在富士康,每一个业务单元都有一个听起来很“带感”的名字,比如说CCPBG事业群(消费电子产事业群)、CMMSG事业群(咨询系统整合与服务产品事业群)、CNSBG事业群(通讯网络产品事业群),以及出产我们最常见到的iPhone或是小米等智能手机的业务单元——IDPBG事业群(Integrated Digital Product Business Group,数位产品事业群)。
在诸多的事业群中,工作压力最大、生产产品最知名、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最快的,恐怕就是IDPBG事业群了——每年一代的苹果iPhone手机、不断推出新产品的小米手机,让这个事业群每年都能成为焦点,甚至于这个事业群的每一个工厂的出货过程,都能登入各大科技媒体和新闻媒体的头条,出现在类似《富士康首批iPhone 7 Plus出货,现场谍照》的文章中。
IDPBG事业群有一个叫做前段加工段的工段,这个工段的工作可谓乏味之极:“用手捏住电动螺丝刀,吸一颗半个米粒大小的螺丝,对准需要固定的位置,按下螺丝刀的启动按钮,准确地打入螺丝孔,把手机放到流水线上继续操作下一部手机”——一名熟练工人一分钟可以锁2-3台iPhone上的马达螺丝,而他和一名工友一天的任务量是大约3300台,这也就是说,一名熟练工人需要在大约10个小时的时间里打上6600个螺丝。
谁也不敢懈怠,一分钟2-3台的压力,意味着大约每20-30秒就要有一台iPhone手机进入到下一个工作环节,如果你去上一次卫生间,6-8分钟的时间里,就要有20多台手机积压在产线上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这个加工段大约130多人,如果发生停电、机械故障等问题,仅仅十分钟,下一个环节就要等待和积压超过数万台手机在前段加工段,没有人能够承担得起这样的责任。
不仅是在富士康,如今的制造业流水线速度已经“快到飞起”:
以国内某款A级车合资品牌的整车组装生产线为例,其生产速度已经高达48JPH(即每小时48台新车下线),
大约每75秒下线一台新车,
在生产高峰期,这一速度更可以达到51JPH(一般不低于47JPH),一辆车总装走完流水线大约只需要90分钟。
假如,仅仅是假如,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IT系统故障、生产线机械故障或是人工出现的意外情况,每条生产线积压的生产产品往往足以造成少则数万,多则数十万、数百万的损失,在某些大型企业(比如钢铁冶炼企业),出现高炉休风、减风或是任何的短时间中断,都会给整个生产流程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1998年7月,首钢动力厂69风机突发叶片断裂事故,造成一座高炉生产被迫中断,减产近一个月时间。
而且,现在有这么一件制造业喜闻乐见的事情,更加剧了“中断”对制造业的影响,也更进一步让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要加快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