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外国人相比,我们更少笑容?图/Unsplash
文/伯鲲、曹吉利
曾经有人在社交网络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很多街头摄影里,相比于热情的老外,国人通常很少露出笑容?”
的确,由房价、雾霾、限行等交织而成的社会现实让国人倍感压力,很多人已经很久没有开怀大笑一次了。即使好不容易想要挤出一丝微笑,也会想起牙齿上烟、酒、槟榔等留下的斑驳痕迹,再也没有了露齿大笑的勇气。
很多时候,牙齿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国人在生活质量上与国外的差距,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牙齿健康的差距。在这种差距的背后,是在对待牙齿健康理念上的差距。
保护牙齿,自信微笑,是中国人急需的一种新时尚。
牙齿不好,便不敢露齿大笑。图/Public Domain Pictures
牙齿差距背后的理念差距
国人的整体牙齿健康水平远低于欧美国家,这是让人尴尬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按照美国牙齿卫生协会的规定,从孩子出生到具备独立护牙的能力期间,美国家长要负责孩子的口腔卫生。一起去诊所进行牙齿护理,是很多美国家庭的集体活动之一。
很多美国人早早就形成了重视牙齿的观念,他们通常认为,牙齿护理不仅是一个健康问题,还是一个社交问题。糟糕的牙齿状况会毁掉一个人微笑的自信。
在美国,大多数人都会定期看牙医。
而在我国,“口腔医师严重缺乏,平均每8000人仅有1名牙医,与欧美发达国家1:500人至600人的比例相差巨大”,这是在去年拜博口腔的一次活动上,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王兴给出的一组数据。
这不禁让人思考:中外之间何以存在如此巨大的差距?
调查发现,我国目前约有六亿八千多万名牙病患者,青少年龋齿率高达80%以上,成年人牙周病患病率超过90%,老年人牙齿保有率低于40%。即使是从小生活条件优渥的90、00一代,在用牙护牙习惯上仍然显得很任性。很多年轻人二十出头就被牙齿疾病困扰,归根结底还是不注意牙齿保护种下的苦果。
虽然客观物质条件很重要,但在牙医数量、就诊频率、消费水平这些硬指标之下,牙齿健康理念的不同恐怕才是造成中外牙齿状况差异的根本原因。
一男子用牙齿咬开椰子。在中国,人们也习惯用牙齿开啤酒盖、咬开火腿肠包装纸、咬核桃。
中国人的牙:矛盾而困惑的结点
中国人有“牙齿观”吗?很多人会含含糊糊地回答有,但要仔细说一说的话,除了“按时刷牙、爱护牙齿”之类的口号外,往往再也说不出什么来。
说到底,还是人们心里没太把牙当回事,随之出现的种种困惑和悖论。
首先,就是在看牙和看病之间画上等号。很多中国人,都是拖着病齿走进口腔医院的。事实上,当病症出现时,某种程度上就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看牙不全意味着看病,规律的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才是最好的爱牙方式。
像电影剪辑师张维华女士,72岁的她说:“我这一生干了两件最靠谱的事,一个是买下我们单位的养老房,有自己的安乐窝了,还有一个就是保护好牙齿。”由于看到母亲晚年时因为牙齿问题耽误了治病,张维华开始意识到牙齿与健康的关系。
张维华。图/李伟/新周刊
如今,张维华拥有一口较健康的牙齿,脱了的牙齿也及时找牙医治疗、补上,不让牙患恶化。她把自己的牙齿健康理念传给下一代,让孙女培养起刷牙要刷够三分钟的好习惯,还让孙女戴塑料牙套,防止牙齿长歪。“保持一口好牙,终身受益,不但能延年益寿,而且会让你拥有漂亮的一生。”这是张维华的切身经验。
其次,中国人看上去有很多重视牙齿的传统,但事实上并没有发自内心地把牙当一回事。著名画家丰子恺在《口中剿匪记》中写道:“我口中所剩十七颗牙齿,不但毫无用处,而且常常作祟,使我受苦不浅,现在索性把它们拔光,犹如把盘踞要害的群匪肃清,从此天下太平。”对待牙齿何其简单粗暴。
年轻的时候没把牙齿当回事,老了很可能会掉牙。图/nilsphotos
知识分子尚且如此,普通群众更可想而知。就在今年,拜博口腔组织了约200名昆明学生,分批次来到拜博口腔新迎分院,接受免费的窝沟封闭治疗。作为指定承接该公益项目的单位,这已经是拜博口腔第三年为适龄儿童进行治疗。
出生在1937年的席小荣小时候并没有这样的机会,她直到上学才开始刷牙,后来遇到牙疼也只用止疼片扛着,晚年糟糕的牙齿状况直接影响她的饮食。如果有拜博这样的儿童免费治疗活动,“我现在也能吃大鱼大肉”,席小荣说。
席小荣。
在很多人心里,“人老了就会掉牙”被认为是自然的牙齿老化现象。其实,即使对于老人,大量掉牙是口腔和牙齿极不健康的表现。在世卫组织倡导的“8020”计划(80岁拥有至少20颗健康牙齿)下,日本老年人的牙齿健康提高到了世界最高水平,这充分说明了,只要护理得当,老人也完全可以保留一口健康的牙齿。
已年过古稀的傅靖生,退休之前是一名电影导演。因为家庭要求严格,傅靖生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他的牙齿也一直保持得很好,退休十多年来,仅掉过半颗牙。“有一口整齐、漂亮的牙齿,是很重要的。”傅靖生说。他的例子足以告诉人们,老年人就要掉牙是一个悖论。
傅靖生。图/李伟/新周刊
中国人有关于牙齿形成的矛盾与困惑,以及以上种种悖论,说到底都是中国人还没有树立起正确的牙齿观,没有形成合理的牙齿健康观念。
以刷牙为例,即便是这种最基础的牙齿护理行为,在中国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也还是近代的事情。对比之下,西方早在18世纪就已经流行刷牙,并且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刷牙观念。
消除这些因牙而生的认知谬误,还中国人一副健康好牙,依旧任重道远。
图/Pixabay
中国人的“国民牙齿健康方案”
中国人急需一张解决牙齿问题的路线图。在这张图上,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节点:
1、定期牙齿护理,规律地进行检查、洗牙等活动;
2、加强国家层面的重视,把牙齿护理适当纳入医保体系;
3、普及牙齿健康教育,从理念上消除中国人在牙齿问题上的纠结和悖论;
4、建立牙齿健康综合体系,形成公立和私立机构全面发展的局面。
据拜博口腔医疗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黎昌仁介绍,中国内地的口腔诊所目前只有16000多家,和英国差不多,但英国人口只有6000万人。所以这个国家口腔保健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刨去质量堪忧的牙科门诊,专业化的口腔医疗机构更稀缺。拜博口腔作为非公医疗行业代表性机构,目前正在填补此类空白,正在让观念变成行动,让悖论变成常识。
拜博口腔的义诊医生免费为民众看牙。
作为专业的口腔健康机构,拜博口腔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了“国民牙齿健康方案”:
1、每天刷牙,最好在三餐后刷牙,每次不少于2分钟。正确的刷牙姿势是上下刷,而不是大力横刷,可减缓牙龈退缩。
2、用牙线不用牙签。牙签会增加牙缝形成,而牙线则减少这种风险,牙线更仔细地清除牙缝残留,是减少口气的重要手段。
3、不要过度刷舌苔,许多人有用牙刷刷舌苔的习惯,拜博口腔告诉大家这是错的,这样做会让味蕾受刺激,造成味觉下降,降低食欲。
左:没做过护理的牙齿;右:定期做护理的牙齿。
4、定期洗牙。洗牙有助于去除牙结石、减轻牙龈炎、牙周炎的炎症状况。拜博口腔建议每年最少做两次洗牙。
5、定期做口腔检查,这是保护牙齿很关键的动作,至少一年要全面口腔检查一次,从而达到将口腔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的效果,实现从护牙到治牙病的转变。
当然,绘制这样一张路线图,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等等各方面力量都参与进来。而这张路线图的终点,就是全体中国人能够牙齿健康、露齿微笑的自信与从容。
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
未来的国民形象也是年轻人定义的。
没有护理牙齿的好习惯——
辛苦奋斗大半生,晚年好吃好喝碰不得;
与别人交际往来,笑得遮遮掩掩不自在;
有优越生活条件,却无优越的生活品质。
岂不遗憾?
于是,我们采访了10位老人,
他们经历了不同的时代,来自不同的行业,
有着各自或辛酸或欣慰的牙齿故事。
倾听他们的牙齿故事,
就是阅读一部中国人的生活史,
一幅中国社会的牙齿众生相尽在眼前。
有道理的“老人言”还是得听。
猛戳下图或点击“阅读原文”,
倾听“老牙的故事”。
自信微笑,从牙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