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毅宝宝总已持续日更 1979天!
陪伴中国年轻创业者一起赚钱!一起成长!
此刻在三番飞往香港的国泰航空上,感慨空乘那种不是自己人的「异样感」,然后突然回忆起我这次三番的 2 天约会,
记录一下,当了一下「小三」,感觉奇妙,每时每刻都在突破新的自我历程。
Z 是一个妙人,相遇在东京,然后再次相遇在东京,然后再次相遇在东京,反复去东京,然后再在西雅图,然后这一次,在三番,喜欢这个台湾人,不热烈但纯粹,不激进但犀利,不亢奋但明确,从未和台湾人约会过,想不到命运给的台湾礼物,是一本台湾人的 S 级供给。
老早就想给 Z 写一篇约会日记,5000 字那种,今天终于有动力了,
约会日记就是给老读者看的,懂的都懂,新读者就来洗洗眼,看看我有多么脏,多么乱,多么疯,多么非主流,恋爱和约会是我人生特别重要的一部分,
我喜欢和世界不同的人约会,恋爱如翻书,越翻越有劲儿。
一、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Z 和我在宝格丽酒店第一次见面,我被一个金主赞助住了宝格丽,帮富婆拍照打卡之外,顺便借花献佛让 Z 和我在东京宝格丽吃早餐,那是阳光明媚的东京夏日,在 8 月的宝格丽远眺下去,东京站的新干线和地铁清晰可见,人们在地下川流不息,地上空无一人。
我是在哪里遇到的 Z 呢,可能是 Tinder,可能是 ins,推荐算法的唯一福利就是让我可以把自己作为一种营销邮件一样,认真介绍、认真发私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社交软件上当客服,我虽然抱怨我疲惫于自我介绍,但是看到我喜欢的美人儿,又总是打字飞快,浏览页面,然后根据其中一个照片的点,迅速私信,回复率不错,
被创业耽误的约会专家,但也是因为,完全不想在这种我特别经营、特别勾搭、特别私信的宝宝身上,实现身体的荷尔蒙,我更期待的是那种大脑性交,从荷尔蒙驱动下的约会开始,但是突然就发现大脑的内啡肽迅速因为这个人能接住你的话,迅速分泌,那种感觉和下半身的感觉差不多,都是对我的滋养。
我天天直播,天天写朋友圈,脑子要吃的好,除了自己看到的文章和书,更重要的养分来自于不同的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书里有不同的路径,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旅程,短兵相接,便胜却人间无数。
Z 一副清秀长相,带着一副太阳镜,在东京某咨询公司 10 年,自称亚细亚太平洋岛链孤儿,租车来接我,吃完早餐,用了 3 个小时,头脑撞击惨烈可见一斑。
Z 来自新竹,硅岛的科技心脏,父母都是台湾清华的工程师,家里有一个姐姐,姐姐已婚已育,是台北个体户老板娘,开着凤梨酥厂面向日本做生意,自己在台湾大学读完文科,试了一下申请日本的咨询公司工作,因为英语好,因为文书好,因为能量强,直接拿到了 Offer,于是一眨眼,就在东京呆 10 年。
买了东京的房子,100 平,谈了好多个男朋友,最近一个前男友非正常死亡,抑郁自杀,还有一个前男友来自四川,能吃到一块去,
但是政治立场不和,我说我可不和你聊政治立场,一个大陆人和台湾人聊这个,必然不和
我跟 Z 说,我其实有一些朋友,他们的婚配对象是台湾人,他们是大陆人,我都觉得他们怎么可能走在一起不干架的,Z 说,那可不一定啊,他们都是蓝的啊,既得利益者联盟都是一样的,有话说啊,我不敢往下追问台湾人怎么想,我心想我总不可能第一次见面就直接在大庭广众面前直接骑脸说 ——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认为呢。
哈哈哈,不过在东京的第一次约会,还真的讨论到了这个层次,我觉得和台湾人保持友谊,就不可能不谈论北京和台北的关系。
二、
很奇妙,Z 足够开放,也足够懂政治,足够懂国际关系的,也足够地在爱台湾,以及开放地看大陆,以及更现实主义看世界与亚太中,没想到我遇到了一个台湾的北大人,真的根据这一点,聊了好久好久。
我说,北京绝对不接受任何台湾的事实独立,以及任何说辞,你们台湾人说日据时期我们都很难接受,你们居然要把它改成「日治」,大陆同胞很难接受啊,
因为台湾,是中国人几百年伤痛的最后一块疤。
Z 说,了解、明白、认同,所以我走了。
我觉得台湾问题无解,我觉得交给时间,保持原状,我觉得两岸人民多多交流,好过讨论立场,Z 在第一次没有跟我说任何台北立场,但又时时明确地展示着立场,我觉得很奇妙。
第一次和一个台湾人可以如此心平气和地讨论两岸关系的拧巴和作为个
体民众的心态纠结之处,并且没有吵架,反而很愉快地觉得彼此更懂得彼此的想法,
我当时就想,Z 真的很妙,以及要是台湾人和大陆人能多一点这样的对话,何来不可以走得更近,
最重要的统一,不是口头说的统一,而是更近更开放更多元地足够了解,了解之后才有联结和善意,然后才有其他的。
Z 跟我说前男友自杀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也让自己感受到了日本巨大的吃人的 SOP 文化,整个社会从语言、从年轻人的路径、从年轻人的职场文化以及收入,各个方面都给年轻人各种规训,作为少数派,日本人比中国人难太多了。
Z 跟我说在东京的 10 年,是平静的孤儿流浪的 10 年,决定继续流浪,日元贬值,这一块岛屿上的 Z,在日本外企用英语对话和工作,在这里以他者生活了 10 年,
想继续向东,飞往华人移民的最终目的地—— 美利坚。
临别和 Z 接吻,在宝格丽的房间里,香香的。
三、
下次见面是在银座下的漫步,东京银座单向街书店,是我最爱的东京自习之地,有很少有的宁静的桌子、咖啡以及中文书以及空调,Z 来单向街书店来接我,开车来带我兜风。
我们去了镰仓的海边,日本真的很适合华人谈恋爱,因为语言不通可以大声说话,但是恋爱的场景确实自己小时候看到过的。我们先去了东京的一个海边可以瞭望夕阳和大海以及机场的高速公路休息区,吃饭聊天,这次 Z 已经开始准备申请了,要去西雅图,已经拿到了 Offer,以及准备出租自己的日本房子,以及在采购用海运 3 个月运送到西雅图的东西。
Z 说,日元在国际上贬值,日本人国内的日常没啥影响,所以基本的吃的用的喝的,还是得在东京买,把锅碗瓢盆以及所有生活用品还有零食饮料耐用品全部买齐,也不到 2000 刀,很难想象在西雅图要多贵(后续是收到了一半,其他的另外一半在西雅图租的房子的门口被偷了,看了监控,被顺走了也没用,这就是美国。
)
在夕阳下的休息区,我们看着雷暴雨在积雨云中产生,落到海对面机的机场,飞机着陆、起飞,Z 说很喜欢这种城市的感觉,在海边,在自由的亚洲边缘,在国际化的西方桥梁机场,随时跑路,随时可以出去,也随时可以万人如海一身藏,然后雨过天晴,我们牵手在丁达尔效应下的阳光彩虹折射场景中,拍了一张自拍。
在车里牵手,然后去镰仓,镰仓的海边与灌篮高手的铁路,还有 15 岁的日本少年少女们放学后的约会,
还有一望无际的镰仓海,当时是废水排放后,还有人在游泳,我们说日本人真他妈勇。
整体感觉,日本真的好适合约会,泛东京都市圈开车即可达,无数个安静的公园、海边、森林,与整洁压抑的日本人为伍,成为一枚游客。
Z 即将离开,一片解脱,但自己也知道自己只是去过渡,
读书不是目的,找到工作,并且留在美国是目的。
Z 是一个绝对的自由主义者,跟我说,觉得可能看来看去,还是只有美国,那种真正的自己的主体性才会彻底释放,我说,哪怕是好山好水好寂寞,你也要满足自己的主体性是吗,Z 说是的。
我不是诶,我当时有了孩子,我当时在不断直播,我当时在不断创业,我好像还在和我的国家一起乘风破浪,我羡慕美国人的主体性自由,但是我更爱中国人的沧海横流,
我就是「方显英雄本色」的那个英雄之一,吾乃英雄。
Z 笑了笑,在镰仓的山峰上,夕阳到傍晚,可观星辰,我们接吻。
卧槽太他妈浪漫了吧,人生剧本怎么可以把电视剧中的约会剧情给我吃啊,吃的这么好的吗????
四、
然后下一次见面,已经是西雅图。
西雅图,美式曼彻斯特,10 月已是深秋,海边的风呼呼地吹,我们在西雅图的市中心漫步,去 ChinaTown 看流浪汉,看着 GMD 当年的牌坊,还有三派华人融合下的坍塌的华人市中心,只有吃的在那里,人们都搬去了郊区,没有人在唐人街了。
Z 说自己特别喜欢城市的生活,哪怕在美国也要在城市生活,因为喜欢便利,西雅图不大,刚好,去哪里不用特别夸张的通勤,流浪汉也不强壮,不必害怕,在城市穿梭,一天可以干很多事儿。
Z 说自己忙于学术,但是也觉得自己举重若轻,因为这个项目的学生都比 Z 小 5 岁,都是愣头青,Z 是一个 Top 级别的项目经理,选了一个超级水的项目过渡,自己一边过渡,一边开始研究工作和美国户口。
Z 说自己可能要谈恋爱了,最近 date 了一个华人男孩,加拿大温哥华来的大陆二代,对北京一无所知,对中国一无所知,上个时代的父母可能和北京有创伤,他无根也无我,如同一个树洞,容纳激烈的大脑休息,而 Z 于他,是一本从未读完的书,一起分享,一起碰撞,很多学习在此产生。
Z 说在美国似乎人人都要找搭子的,93 年的 Z 也需要找搭子,因为美国的生活属于个人主义 Tough,真的十分 Tough,又贵又艰难,若没有搭子,度日如年,有了搭子,就需要学会爱,学会接纳自己的一些主体性被消解,这是必然,Z 很坦然地跟我说,我也很坦然,
我心里奇妙,在西雅图的深秋微风中,觉得很奇怪的是 —— 我竟然从未想过和 Z 在一起。
五、
然后是最近一次见面,在三番。
Z 来看我直播,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每一次的相遇和约会,似乎都没有目的,这种感觉真好,没有告诉 Z 的男朋友的我的存在,Z 说要保护男朋友的感受,我说我在当小三吗。
Z 说,你说呢。
哈哈大笑,开始直播。
三番的冬天是美好温暖的地中海式冬天,有阳光就觉得人生明媚,而因为阴雨天气只有 20%,所以雨季偶然的阴雨天气,也觉得是一种调节。
全世界的阳气在三番是最贵的,一套老破小 100 万刀,住的不开心,要开心,200 万刀起步,不符合华人的习惯,但是无可奈何地是全世界的精英似乎都涌向湾区,这里有 AI,这里有创新,这里有泡沫,这里有无数个能干活儿的华人工程师。
这次我们在斯坦福漫步,阳光只有 2 个小时,因为我每天直播,起来的时候已经是 2 点,3 点到斯坦福,5 点就要日落,幸好周末不直播。我带 Z 从学生活动中心走到斯坦福奢侈的沙丘式的广场,然后到书店,然后到草坪,然后等着 CTO 开车来接我们,去斯坦福附近一个叫宝藏的中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