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语文认定两个目标
学习语文该认定两个目标:培养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
培养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做去,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所以学习国文必须多多阅读,多多写作,并且随时要求阅读得精审,写作得适当。
-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有些人把阅读和写作看作不甚相干的两回事,而且特别着重写作,总是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行,好像语文程度就只看写作程度似的。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
听见有些老师和家长说,现在学生了不起,一部《创业史》 两天就看完了。颇有点儿沾沾自喜。我想,且慢鼓励,最要紧的是查一查读得怎么样,如果只是眼睛在书页上跑过,只知道故事极简略的梗概,那不能不认为只是马马虎虎地读。马马虎虎地读是不值得鼓励的。一部《创业史》没读好,问题不算大,养成了马马虎虎的读书习惯,可要吃一辈子的亏。阅读必须认真,先求认真,次求迅速,这是极重要的基本训练。要在阅读课中训练好。阅读习惯不良,一定会影响到表达,就是说,写作能力不容易提高。
- 如何将文章写得像个样儿
写文章这件事,可以说难,也可以说不难。难不难决定在动笔以前的准备功夫怎么样。谓难。准备功夫一点儿也没有,或者有一点儿,可是太不到家了,拿起笔来样样都得从头做起,那当然很难了。
现在就说说准备功夫:
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不为写文章,这样的习惯本来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太有用处了。你想,咱们常常写些记叙文章,讲到某些东西,叙述某些事情,不是全都依靠观察跟认识吗?人家说咱们的记叙文章写得好,又正确又周到。
推究到根底,不是因为观察跟认识好才写得好吗?
在实际生活里养成推理、判断都有条有理的习惯,又是一种准备功夫。你想,咱们常常写些论说文章,阐明某些道理,表示某些主张,不是全都依靠推理下判断吗?人家说咱们的论说文章写得好,好像一张算草,一个式子一个式子等下去,不由人不信服。推究到根底,不是因为推理下判断好才写得好吗?
以上说的那些准备功夫全都是属于养成习惯的。习惯总得一点一点地养成。临时来一下,过后就扔了,那养不成习惯。写成一篇观察得好认识得好的文章,那根源还在于平时有好习惯,
习惯好,才能够把文章的材料处理好。
- 写任何文章首先要有真意
真意从何而来?来自平常时候的积蓄。
待人,处事,明理,察变,全都是积蓄。要把文章写好,有了真意,还得讲究点儿技巧。写文章的技巧,我想,
最要紧的大致是选择最恰当的语言,正确而又明白地把真意表达出来,绝不是在粉饰、做作、卖弄上瞎费心思。
有些人把这些障眼法当作技巧,着力追求,以为练好了这一手就能把文章写好,这就走到歧路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