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文观止
最大的古文观止研究者和爱好者社区,我们以书交友,以文会友,奇文共赏,不亦快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古文观止

曾国藩40种大智慧,指引当下人生的40味奇药!

古文观止  · 公众号  · 古典文学  · 2017-03-17 00:01

正文

曾国藩,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他进入仕途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成为整个清朝以一介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并在晚清恶劣、剧变的政治环境中全身而退,去世之时获得清廷国葬的最高优待。



考察曾国藩的一生,基本达到了古人“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的最高追求,虽然因镇压太平天国而存在争论,却已堪称圆满。


有人说“中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和王阳明是其中两个,曾国藩则是那半个。正是因为如此,他的人生智慧值得我们特别重视和珍视。


以下摘录,皆精选自多达 30 本、厚达 25000 页的《曾国藩全集》。


1 、行善才能心安


祸福由天主之,善恶由人主之。由天主者无可如何,只得听之;由人主者,尽得一分算一分,撑得一日算一日。 《曾国藩家书》咸丰八年十一月廿三日与诸弟书


大意: 祸福由天主宰,善恶则由人主宰。由天主宰的没有办法,只能顺从;由人主宰的,则能做到一分是一分,能坚持一天是一天。


人生启示: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都是人力所不能控制的事,是要“听其在天”的。但为善还是作恶,是人自己就能决定的,是“尽其在我”的落脚点。善恶是人世间的一大主题。其中很多纠结。


有人抱怨,好人不长命,祸害 万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也有人说,很多乞丐其实都是骗人的。网上还经常爆料一些慈善机构的黑幕。但我们 还是 应当坚定这颗善良的心,怀着善念,多行善事。 如此则心安,心安则是最大的福气。


2 、思路决定出路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曾国藩家书》同治二年七月廿一日与九弟国荃书


大意: 只要是办大事,就以见识为主,以才华为辅;只要是成大事,就人的谋划因素占一半,天意的因素占一半。


人生启示: 后半句就甭解释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前半句貌似也平常,办大事当然要有才识,要能干、会干。但要注意的是,曾国藩强调“识”是主要的。识就是思想、思路。


这是因为,思路是行动的方向,方向错了,努力越多偏离目的地越远。所以做事之前,好好想想,想清楚再去做,是非常必要而重要的。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3 、细节决定成败


古来才人,有成有不成,所争每在“疏密”二字。 《曾文正公全集》【四】批牍卷四同治六年丁卯岁四月起,金陵督辕


大意: 自古有才能的人,有成功的有不成功的,根源就在“疏密”二字上。


人生启示: 疏就是疏忽大意,密就是周密严谨,事之成败往往取决于此。


4 、直面 人生 不完美


君子守缺而不敢求全。小人则时时求全,全者既得,而吝与凶随之矣。 《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与国华国荃书


大意: 君子所固守的是残缺而不敢求完满。小人则时时求完满,而完满实现了,耻辱和不吉也就跟着来了。


人生启示: 人如果过于追求完美,就会疲惫不堪,容易求全责备、苛责于人,把人生的路越走越窄,说到底还是没有明白一切本就不完美、不完美才有前进发展的动力的道理。 随着阅历的增长,才会慢慢化解心中的 完美 情结。


然后 你会发现,世间几乎没有上帝的宠儿,“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人人都有自己的烦恼 。所以,我们 要直面人生的不完美 ,然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心里,少了纠结,多了盼头


5 人生要做减法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 《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与诸弟书


大意: 要求得事业的精深,没有别的办法,只在一个专字。俗话说“技艺多了不养身”就是在说不专的弊处。我挖的井多却没有泉水可以饮用,就是犯了不专的过错。


人生启示: 在人生的早期阶段里,我们教育孩子,可以是多学点东西的,因为他的人生还没有定型,他的兴趣点、兴奋点、擅长点都还没有定数,这时把网撒得大一点,在未来的人生中他选择的面会宽一点。


这个阶段里,人生是在做加法。三十岁应当是一个分水岭 ,这时 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一生的职业和奋斗的方向,不能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蛮干了。这时,你就要做减法了。


6 读书 能改变 气质


读书可变化气质。 《曾国藩家书》同治元年四月廿四日与纪泽纪鸿书


大意: 书读多了,日积月累,可以使人的气质发生变化,气场更足。


人生启示: 所谓“ 腹有诗书气自华 。但这个气质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 这取决于读什么书。今天的读物太多元化了。


有调查说,今天的大学生读物排行榜前十位,几乎都是什么魔幻小说之类的书。读这样的书会 培养怎样的 气质, 就难说了



7 感恩是福


人常怀愧对之意,便是载福之器、入德之门。 《曾文正公全集》【一】求阙斋日记类钞卷上省克


大意: 人如果能常常怀着愧对他人的心,便等于有了承载多福的容器、进入德性的大门。


人生启示: 人怀愧对之意,则必有感恩之心。有感恩之心,则必然对人谦恭有礼、尽心效力。这种处世的态度,体现了一种高明的德行修养,有利于获得他人的投桃报李,赢得信任与帮助。


多想一下别人对自己的爱与帮助,怀着这颗感恩之心,有助于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做出正确的决断,而且冥冥中会有一种力量托着你。感恩是福,其真谛即在于此。


8 人生 的每个阶段都要认真


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 《曾文正公全集》【七】文集卷四国朝先正事略序


大意: 为学的最初贵在有坚定不移的意志,然后贵在有勇猛精进的进取之心,最后贵在有永远牢固保持的能力。


人生启示: 人生第一阶段里,心智幼稚、学识浅薄、人脉稀缺,是小角色、小人物、弱者,这时贵在立志,不甘居人下,做一个想当将军的士兵。经过前期的立志、奋斗、积累;


进入人生第二个阶段,此时心智成熟、世事洞明、掌握的人脉、钱、权等资源丰富, 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放开手脚,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


人生第三个阶段里,要持盈保泰,保持好前面取得的成果,坚持笑到最后,而不能有骄气、暮气,不能虎头蛇尾,甚至崩盘。


9 成功 需要三种品质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与诸弟书


大意: 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就不会甘居下流,有见识就能知道学问无尽而时刻不敢满足,有恒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人生启示: 不光读书, 要做成任何事情,都 必须有这三种品质:有志、有识、有恒。 有志才不会 甘于平庸 ,有识才能 具备做事的本领, 有恒才能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把事情最后干成 三个方面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是千古不易的成功原理。


10 做一个好人 ,才可担当大任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到处人皆敬重。 《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八年六月十七日与诸弟书


大意: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以为了不起,能做到这三点,走到哪都会得到众人的敬重。


人生启示: 长期以来,很多人的人生经验是:贪财得利 失信无害,吹牛唬人。 但这样的人有几个做成大事的?就算坐到了做大事的位子上又有几个坐稳的?古往今来,就算有也是极少数。


所以,我们谈成功,就要有这种见识和眼光; 我们谈修养,先 从“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这三点上下功夫,得被人提及时说:哦,这人还行,是个好人。


11 修身从 安抚好身边人 开始


古来无与宗族乡党为仇之圣贤。 《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八日与诸弟书


大意: 自古以来就没有与周围人或组织为仇的圣贤。


人生启示: 修养的目的无非和谐二字。内在的,身心和谐;外在的,与人和谐、与天地万物和谐。


这种外在的和谐自然是从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邻里乡亲开始。你若是与自己的家人、乡亲都弄得跟仇人似的,连 他们 都“安”不了, 还谈什么 “安 天下


12 怎样才是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曾国藩家书》咸丰六年九月廿九日与纪鸿书


大意: 勤奋节俭自我约束,任劳任怨吃得了苦,处于这种境况中仍觉得快乐,也能够遵守世间的规则,这样的人是君子。


人生启示: 勤奋、节俭 、自制 能够苦中作乐、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体味到 乐趣, 明白并尊重社会人生的种种规则而不感觉被拘束 ,在人生不同的阶段和境遇里,都能这样一以贯之 宠辱不惊 从容淡定,这样的人称得上是君子 ,君子的人生是快乐的人生


13 格局第一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家书》咸丰七年十月初四日与九弟国荃书


大意: 自古以来能成就大事业的人,远大的规划和细节的落实,这两点缺一不可。


人生启示: 格局即 眼界、胸怀、志向的大与小,这是成功的基础 有了这个基础,还要能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好大的规划与设计,并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践行落实出来,这是成功的保证。


有了这两点,想不成功都难。曾国藩的伟大人生功绩,正是对此最好的诠释和说明。


14 、为人处事要“ 内方外圆


腹中虽也怀些不合时宜,却一味浑含,永不发露。 《曾国藩家书》咸丰七年十二月初六日与九弟国荃书


大意: 我肚子里虽然也有些不合时宜,但从来都是藏着,永远不表露出来。


人生启示: 曾国藩同样对于很多官场风气也深恶痛绝,但“势之所处,求退不能”,面上还是要随大溜,一个不字也不讲。这就是内方而外圆。


内方,才能留住自我,有自己的主见,实现自我价值;外圆,才能在为人处事上游刃有余,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两者其实也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自我和主见的人,难成大事;事上的磨练,则可以打磨自己的性情,使之更加圆融浑厚。


15 、人 贵在有恒心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家书》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日与九弟国荃书


大意: 人如果没有恒心,将终生一事无成。


人生启示: 凡事皆有周期。比如人的生长,从孕育、出生,到学吃饭、说话、走路,直到具备生活自理的能力,至少需要几年的周期。道理谁都明白,可现实里,很多事都半途而废,为什么呢?


无非三种情况:一是遇到坎了,感觉过不去了;二是干腻歪了,觉得越做越没劲了,于是见异思迁;三是发现之前的规划和选择有问题,必须做方向调整。


总的来讲,有恒更接近真理和成功 有恒的道路上必然有各种坎 各种“敌人”,有的要强攻,有的要等待, 但总归是 过一个坎, 人才能 强大 一些。


16 奋斗并快乐着


治事之外,此中却须有一段豁达冲融气象。二者并进,则勤劳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 《曾国藩家书》同治二年三月廿四日与九弟国荃书


大意: 做事之外,胸中还要有豁达冲和之气。两者兼顾,就能虽然勤奋做事但是心境恬淡,这其中最有意味。


人生启示: 这确实是一种极有意味的感觉:在繁杂、劳累的工作中,怀着一种淡淡的愉悦。对此,曾国藩还写过一副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苦苦支撑,又怀一派春天般的生机 用央视名嘴白岩松的话说, 就是“ 痛,并快乐着 人生大抵如此,要学会欣赏其中的美感。做不到,不是人生本就是苦,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17 只有偏执狂才能够成功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家书》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与九弟国荃书


大意: 好男儿立于世间,必须有一股倔强之气。


人生启示: 只有偏执狂才能够成功 这是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罗夫的一句名言。偏执者必然倔强 倔强有两层意思:一是主见,我认我的理,别人怎么说,我不管;二是坚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毫无疑问,成功的确需要这两样品质。但要注意,倔强不是 好勇斗狠 ,那是方向错了 曾国藩所说的倔强,显然是以一身正气为基础。



18 要有一颗纯粹淡然的心


灵明无著,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是之谓虚而已矣,是之谓诚而已矣。 《曾文正公全集》【一】求阙斋日记类钞卷上问学


大意: 心中清楚明白却又似乎不着痕迹,事情来了只管顺应,事情没来也不去想它,当时不杂乱,过去了也不留恋,这就是虚,这就是诚。


人生启示: 《呻吟语》把这种心境比作照镜子,照时纤毫俱清,不照时空明无着。我看,这就是一个孩子的心境。


小孩子会专心地用积木垒起一座城堡,你若把它碰倒,他会大哭,稍后则会忘得一干二净,并在另一个游戏里开心大笑。


其实,用佛家的话来说,这就是“ 活在当下 ,专心做好手里的事, 其它的交给时间,心境不受其扰,才能既活得自在,又能有一番成就


19 做事不疏忽,待人要诚实


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常常记此二字,则长履大任,福祚无量矣。 《曾文正公全集》【五】书札卷六与鲍春霆


大意: 做事要能敬,待人要能恕。敬就是小心翼翼,事无巨细全都不敢疏忽;恕就是凡事留有余地,功劳不独占,过错不推诿。


常常记住这两个字,就能长期担当大任,福气享用不尽。


人生启示: 做事要较真,待人不能较真。一个敬字,一个恕字,道理平实简单,以一个平常心坚持做好,就会有一个顺利、顺心的 职业 生涯。


很多人都在这两 字上出 问题。层次低一点的问题出在敬字上,做事潜不下心,吃不了辛苦,敷衍应付;层次高一点的 做事能力很强 ,很多还是管理人员, 但却 在恕字上出 问题


因为过于看重与同事之间的竞争关系而 勾心斗角 、互相倾轧、抢功邀功、文过饰非 这样可能取悦领导一时,但在公司里会逐渐孤立自己,并最终失去领导的信任。


20 读书要 读成自己的


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 《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廿六日与诸弟书


大意: 如果读书不读到心里、消化为自己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修养,读书还有什么用处?就算能写文章能作诗,自认为博学高雅,也只能算识字的放猪的猪倌!


人生启示: 读书体贴到身上去, 就要 真正的消化吸收, 使书上的内容 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人文情怀、内在修养,并切实地改进自己 言谈举止和待人接物 ,以及 处理问题的能力。


否则,就不过 是附庸风雅 充充门面。怎么样才能体贴到身上去呢 ?就是 曾子 的“日三省吾身”,要每天对照 书上 反省。 这修炼的,是知行合一的工夫。


21 天下事皆成于一个专字


凡事皆贵专。 《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四年正月廿六日与诸弟书


大意: 不管做什么事,最重要的就是专一和专注。


人生启示: 专一,持续地深挖下去,才容易精;专注,才易于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不成事。譬如 ,你不盯住一个老师,就学不来真东西;


交友太滥,就不会有知己;为学事业要是已经有所专宗了,然后涉猎些相关的方面,这也不错,但要是没有自己的专长,见异思迁,今天弄这个,明天弄那个,就完蛋了 ……人生种种事,莫不如此。


22 想好了就去做,不要迟疑


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 《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与国华国荃书


大意: 只要仁义之心一发,就要一鼓作气,尽自己的全力去做。一旦有所迟疑,就会生出顾虑,进而生出权衡利弊的私心。


人生启示: 想到一个好主意,或者有了一个好的念头,那就乘着这股心气努力去做。不用想那么多。想得太多,前怕狼后怕虎,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夜里想出千条路,明早依然卖豆腐,最终什么事也做不成。


当断则断,世间哪有百分百有把握的事啊 《傅雷家书》里就讲,不能等到条件完全具备了才去做,那样就晚了。有百分之七十的条件成熟,就可以了。 况且很多条件,是在做之中才逐渐具备的。


23 什么也架不住天天干


步步前行,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 《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七年二月十二日与诸弟书


大意: 一步步往前走,一天天不停止,就自有到达目的地的那一天,不要老是计算还有多远,而只知道发愁焦虑郁闷。


人生启示: 曾国藩还讲过,“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你只要天天做,就像种树或者养小动物一样,你自己天天瞅着可能觉不出什么来,而实际它在一天天的生长。


一天天的累积,时间长了变化是很惊人的,想想中国过去 100 年,经历了怎样的天翻地覆吧!而天天计算路还有多远的人,说到底是心还没踏实下来,心踏实的人,没工夫和心情去计算。


24 不要随便欠人情


若非道义可得者,则不可轻易受此。 《曾国藩家书》道光三十年正月初九日与诸弟书


大意: 能够得到却不合乎道义的东西,不要轻易接受。


人生启示: 为什么呢?因为“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不知道需要为对方做什么之前,千万不要随便 欠人情。


有些人情是一种培养感情的方式,你来我往渐渐热络,但有些却是陷阱,千万要看清,特别是那些来路不明或者过大的人情。


25 让孩子多干活


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曾国藩家书》咸丰四年八月十一日与诸弟书


大意: 子孙后代们除了读书,能够让他们学会打扫房间、擦桌椅板凳、收拾粪便、除草,也是非常好的事,千万不要觉得这样没面子而不去做。


人生启示: 少年时的劳动是非常有益的,好处是多方面的,既培养了责任意识,又 开发智力、提高能力。恩格斯说,劳动使猿进化成人 在劳动中孩子可以获得成长。佛家说,担水劈柴俱是坐禅 让孩子多干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


26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文人不可无手抄夹带小本。 《曾国藩家书》咸丰九年五月初四日与纪泽书


大意: 文化人不能没有随身携带的记事本。


人生启示: 千头万绪的事,有的可能放手就忘记,必须随手记下。曾国藩强调手勤、手到,其重点就是随手做笔记。 这还有助于将做事的计划明晰化、条理化,并保证尽快落实,不耽误后面的事,提高效率和成效。


27 每逢大事有静气


军事变幻无常,每当危疑震撼之际,愈当澄心定虑,不可发之太骤。 《曾国藩家书》咸丰六年十一月初七日与九弟国荃书


大意: 军事本就是变幻无常的,越是到了危急紧张的时刻,越是要心静神定,不可急于决策行动而乱了方寸阵脚。


人生启示: 危险灾难来临之际,要提醒自己冷静,哪怕只有一秒钟,要脑子飞转,想一个大致的处理方案。不能本能地东跑西撞,乱了方寸,要每临大事有静气 。这样才能不使危机失控,使混乱得到遏制而回归有序


曾国藩还说:危中有机,对危机要一面应对,一面发现和把握机会,做到转败为胜。机会无时无处不在,具有这种积极心态的人,是打不倒的。


28 老练 就是稳当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息,既要精到,又要简捷。 《曾国藩家书》咸丰八年正月初四日与九弟国荃书


大意: 打仗最讲究不慌不忙,一开始必须求稳当,然后才可以求灵活变化;办事之时要悄无声息,既要精准恰当,又要直截了当。


人生启示: “稳”字,曾国藩讲过很多,其实就是一个“隐”字,有隐蔽、隐藏、低调之意, 所以人们才将这样的人称赞为“稳重”


高手常常 隐在 幕后,猎手 总是 藏在 隐蔽处 此外,也不要好高骛远,先保证做好基本的,后面就算做不成大事至少不会出大纰漏;


如果能做成大事,则必以前面的稳当为基础,根基不稳就一定立不住。曾国藩行军打仗好用笨法子死守,然后再图进攻,就是求一个稳当,结果建立了不世之功业。


29 、人 得跟自己较劲


强毅之气决不可无。 《曾国藩家书》咸丰八年正月初四日与九弟国荃书


大意: 刚强坚毅的气概绝不可以没有。


人生启示: 这个强毅之气, 是老子所说的“自胜者强”,即自我控制的能力。人的天性中有很多负面的东西,即人性的弱点,比如好逸恶劳、自私、虚荣、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仨月、好色、贪、嗔、痴、慢、疑 等,人要学着 控制它们。


办法,就是克制,跟这些弱点对着干。旧习性的去除,新习性的养成,都是这么来的。


30 最大的财富是自身实力的提升


天下事未有不从艰苦中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 《唐浩明评点梁启超辑曾国藩嘉言钞》日记


大意: 天下之事,能够做大做强且维持长久的,没有一件不是从艰苦中奋斗得来的。


人生启示: 这是因为,艰苦奋斗的过程,培养、锻造出了奋斗者的素质和能力。凭借这种能力,退可以守住已经打拼出的事业,进可以以此为基础开拓更大的事业。


否则,就只能来得快去得也快,因为他没有这份素质能能力,守不住基业,更别提开拓进取。所以,人不能怕苦而不肯奋斗,要将这看作对自己的磨练。总有一天,你会知道所有吃的苦,都是值得的;吃苦的过程,也是必须的。


31 年轻时必须奋斗


少劳而老逸犹可,少甘而老苦则难矣。 《唐浩明评点梁启超辑曾国藩嘉言钞》治家


大意: 年轻时辛苦而老了安逸是可以的,年轻时安逸而老了辛苦那就是苦难了。


人生启示: 曾国藩曾说:有福不可尽享。一个人年轻时因为父辈的福荫,或者因为幸运,而拥有财富、权力、地位 明智者会珍惜,节俭地消受这一切;无知者则会及时行乐、花天酒地,肆无忌惮,甚至为非作歹,这样会把人生的福分挥霍干净,晚年可能就不好过了。


所以, 人生要有规划,有全局观 远虑,时不时想象一下自己的晚年,站在人生的末尾审视当下的状态。



32 放下你的自尊


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曾国藩箴言》处世


大意: 自尊心越大,器量越小。


人生启示: 真正有修养和本事的人,往往都是 低调 、谦和、 平易。 次之的人物,虽然 成功, 需要用一些成功的标签来装饰自己, 世上多数的 成功者 都是 如此。


最次的 人物,是 没什么真能耐,却要摆出一幅臭架子,生怕你小看了他一样。 所以,自尊的本质是不够自信,不够自信的人器量当然太小。


学会放下自尊,并不是不要脸皮,而是在放开我执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自信,打开自己的器量。


33 人要有所寄托


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 《曾国藩箴言》修养


大意: 人的精神不可以没有寄托。


人生启示: 生命不能承受的轻就是空虚、无聊。有个词叫百无聊赖,干什么都没劲,这比很多生活重担更难以承受。年轻人一般要为生活而奔忙,婚姻、事业、情感、子女,千头万绪,每天难得清闲,谈不上精神无所寄。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方面都顺溜了,有房、有车、事业稳定、孩子出去上学了,这时便常会有中年危机,无非是精神 没了 寄托。


所要人要未雨绸缪,尽早为自己培养个爱好,只要不违法背德都可以,当然越有格调越好。最好,这个爱好还能增加你的修养。


34 不要做愤青


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 《曾国藩箴言》为官


大意: 才华高文章写得好,能够好好利用完全可以成名,运用不当就很可能带来灾祸。


人生启示: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没有完美的政治,没有完全公平的社会,那些正直、敏感、理想主义的青年们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无可厚非,但不要做无知者无畏的事。


孔子讲: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你用我,我就好好地干一番;你不用我,我就躲在一边图个清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老实做事,少发牢骚,这才是一个成熟的人。


35 警惕自己无意中的助纣为虐


尖酸语最易传布,正经话却无人称说,即此可知世道恶薄。 《曾国藩格言集锦》


大意: 尖酸刻薄的话最容易传播,反而是正经的好话没人在意,由此可见世道的险恶寡义了。


人生启示: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 丑事传万里 这是人性的弱点聚合成的社会弱点。在这样的社会心理下,以艳照门为极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