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塑料饮料瓶既好看又挺结实,扔了怪可惜,能留下来装水喝吗?
把它倒过来,在瓶子底部,你会看到一个三角符号,中间还印着数字。每一个分别代表一种塑料材质。
是1号塑料,学名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简称PET
这种材质,耐热性差,最高使用温度不超过70摄氏度。一加热或装开水就会变形,还会溶出有害物质。
装矿泉水、果汁、碳酸饮料的塑料瓶,通常就是这种“1”号塑料。
特别要注意的是:
别用这种饮料瓶装热水,也别长期拿来当水杯或储物,最好喝完就扔。
是5号塑料聚丙烯(PP),这是种耐热性最强的塑料。
日常一些塑料的饮水杯,就常常是这种材料,可以放心装热水喝。
你如果平时仔细观察,也会发现,微波炉专用塑料餐具、有些奶瓶,就是用它做的,清洁后可重复利用。
一般来说,这种塑料材质是乳白色、半透明的,色泽均匀,也有些添加了透明剂(对人体无害),使它全透明。
有异味及彩色的则要特别注意:因为纯净的PP塑料无异味,而添加彩色,往往是为掩盖产品材质本身的缺陷。
我们平时用的太空杯、运动水杯就常常是这种材料,也有很多人会用来装热水。
上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PC材质被广泛用于制造塑料(奶)瓶、幼儿用的吸口杯等,但后来因含双酚A而备受争议。
双酚A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如果PC中残留双酚A,温度愈高释放愈多,
因此不能用PC瓶盛热水。
所以快看看你桌子上的塑料瓶塑料杯是什么材料的吧,要是有这些不合适的,请赶紧更换!
除了塑料杯子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外,生活中有很多餐具也有
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们每天都要与餐具亲密接触,一旦选错餐具,细菌、病毒随之而来,轻则恶心呕吐,重则有致癌风险。
想防止“病从口入”,建议大家对下面几种餐具要留心一下。
关键词:不耐热,有害物质多 大家可以发现,在打包食物、点外卖时,一般会用到塑料盒、纸质碗。
这一种材质只能充当“暂时使用”的角色,不能长时间使用,更不宜放进微波炉加热,否则会遇热变形。
更大的安全隐患是——
加热后,这种餐具会产生塑化剂等有害物质,一渗入食物中,对人的器官造成损伤。
纸杯一般会标注是否可以盛装热饮,有些冷饮杯、冰淇淋杯表面涂有食用蜡,当盛装的热饮温度超过70℃时,纸杯表面蜡层容易融化并混入食品中,影响口感和卫生安全。
纸筷子更不用说了,它在制作中很难达到安全卫生标准。
注意:
少用或不用塑料、纸质碗筷;打包回家的食物没吃完,可倒进瓷质或玻璃碗中,再放冰箱保存。
选购塑料材质的碗筷,记得看看标签上的耐热度。(最高可至约140℃)
仿瓷材质的碗筷的最大优势是加上耐摔性强,有小孩、老人的家庭,大多都会选择买这种材质的餐具。它的外形、图案设计较为漂亮,却存在着较大的健康问题。
合格的仿瓷碗筷,主要由三聚氰胺和甲醛树脂制作而成,一般情况下对人体无害,但不要在超高温的情况下使用。
此外,不合格的劣质仿瓷碗筷为了节省成本,价格很低,且用脲醛树脂替代甲醛树脂,更易析出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往往有着高致癌风险,如甲醛、三聚氰胺。
注意:
选购仿瓷碗时,要看看碗上有没有QS的标志(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警惕价格特别便宜、颜色鲜艳的仿瓷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