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的发展或将让飞行成为未来的生活方式。
文丨李佳晅
编辑丨张睿
2024年火热的低空经济,在2025年继续腾飞。
刚刚过去的50天内,又有18家低空经济企业官宣了融资信息。据亿邦动力不完全统计,2024年1月至今国内低空经济及相关领域发生的投融资事件约128起;IT桔子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国内新成立179家低空经济及相关领域企业,其中超半数企业已获得至少一轮融资。
从政策上来看,2024年3月,“低空经济” 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被列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随后,超20个省份政府颁布低空经济发展的具体执行政策及细则。
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摩根士丹利的数据预测,到204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产业将达到1.5万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9.7万亿元)
的规模。
政策与资本的双重加持,加速了低空经济与各种产业形态融合,低空物流、低空游览、短途运输、私人飞行等新业态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未来或许就像电影《第五元素》中描述的那样,城市上空密布着飞行出租车、广告浮空艇,城市的立体交通网络分布在地面和天空,外卖无人机穿梭在摩天大楼之间。人对天空的向往从未停止,低空经济的发展或将让飞行成为未来的生活方式。
eVTOL新星升起 车厂纷纷入局
低空经济是指以距地面1000米以下空域为载体的新型经济形态,通过航空器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以无人机、eVTOL飞行器、轻型飞机等作为载体,应用于物流运输、载人交通、农业作业、应急救援等领域。低空经济的本质是“空域资源产业化”,将原本闲置的低空空域转化为可开发的经济空间。
从2024到2025年,低空经济在投融资市场热度居高不下。据不完全统计,2024全年低空经济领域共发生约110起融资,而在2025年刚刚过去的50天内,又有18家低空经济企业官宣了融资信息。这些获投企业包括飞行器整机厂、核心零部件厂、软件厂商、运营商等。除专业投资机构外,投资方中频现国资基金、新能源车厂、新能源电池厂的身影。
2024年1月至今,低空经济领域单笔超亿元的融资共29起,其中超过半数集中在eVTOL赛道。
eVTOL的中文全称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通俗来讲就是不需要跑道就可垂直起降的电动飞机。这种飞机相比于直升机而言安全性高、乘坐成本低、维护成本低、噪音更低。
2024年获得融资最多的公司“沃兰特航空”也来自eVTOL赛道——一年6轮,总金额达数十亿,投资方包括国投创新、上海科创基金等国资背景基金,蓝驰创投、红杉中国、高瓴资本等知名VC,以及吉利、顺丰等知名大厂。
沃兰特航空成立于2021年6月,是一家专业从事eVTOL研制的高科技公司。沃兰特航空的VE25-100型eVTOL的商载客运飞机,全客布局6座,起飞重量2.5吨,设计航程200-400公里,航速可达235公里/小时,应用场景包括低空观光、培训、短途运输、货运、应急救援、城市出行等。
在2024年进博会期间,沃兰特与南航通航、金鹿公务、中国通航、中国飞龙新签VE25-100意向订单超165架,订单金额逾35亿元人民币。沃兰特官方宣布,到2024年11月,VE25-100型eVTOL签订战略合作及意向订单860余架、意向订单金额达220亿元。
2024年2月27日,全球首条跨海跨城eVTOL航线的首次公开演示飞行在深圳蛇口码头举行。执飞的eVTOL“盛世龙”来自峰飞航空科技。在这趟飞行中将深圳与珠海之间原本需要2个小时以上的车程压缩至短短20分钟,据运营机构测算,这条航线未来投入商业化运营,价格预计为每位乘客200至300元。
eVTOL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国内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供的强大基础。
曾有投资人表示:“这是历史上中国航空产业通过新能源换道超车的最好机会。”
如果说eVTOL有可能会成为取代地面公路交通的“飞行汽车”,在未来城市空中交通产业中占一席之地,那么各大车厂自然会有压力。因此,已经有多家车厂开始积极布局eVTOL领域。
2020年,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及其团队投资控股成立“小鹏汇天”,专注于飞行汽车研发和制造。2024年8月,小鹏汇天获得的1.5亿美金的B轮融资,投资方为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这也是2024年至今披露具体金额的融资事件中单笔获投金额最高的。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沃飞长空”成立于2020年9月,主要从事全球低空智慧交通飞行器研发与商业化运营。沃飞长空分别于2024年6月和7月完成B轮和B+轮融资,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B轮投资方包括中科创星、华控基金、策源资本、空天院和云航资本,B+轮投资方包括成都科创投和成都重产基金。
此外,广汽集团在2024年12月也发布全新飞行汽车品牌“高域/GOVY”,及第二款飞行汽车产品GOVY AirJet。长安汽车在2024年11月宣布,在飞行汽车领域将同步开展低空飞行器和飞行汽车两种形态的产品及其产业,计划2026年前推出飞行汽车产品。
产业初级阶段 无人机配送先行
尽管在一级市场火爆,但低空经济仍处于绝对的早期阶段。从融资事件来看,2024年至今的128起融资中,83起都在B轮之前。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张扬军教授认为,低空经济有些技术需要突破,缺乏行业级的规划和相应的法律法规,链主级的龙头企业也还偏少,全产业链的韧性也还不够,总体来讲还有一系列的挑战。
低空飞行器距离大规模落地尚待时日,比起“载人”的蓝图,更快一步落地的是“载物资”并配送。目前,美团和顺丰率先开启无人机配送业务,京东、邮政等公司已建立无人机配送试点。
美团无人机配送业务在2024年增长迅速。2024国庆假期期间,美团无人机长城航线的日均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100%,累计完成订单超30万单。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上海等城市开通53条航线,为顾客提供3公里半径内的零售物品配送服务。配送商品种类超9万种,覆盖餐饮、美妆、快消、商超等品类。
美团计划在2025年将无人机配送服务扩展至全国50个城市,并推出“空中外卖”服务。
顺丰旗下丰翼科技已在全国开通400多条航线,累计飞行近百万架次,运输货物超420万件。丰翼无人机在深圳、珠海等城市可提供“同城2小时达”和“跨城4小时达”服务:无人机将货物运送至固定点位,再由专人配送至客户手中, 运送的货物包括急救药品、美食等。
2024年,京东在西安与陕西保利合作,在西安建立首个无人机配送智慧社区试点,为业主提供“半小时商超到家”服务。此外,京东在南京、上海、广州等地也建立配送试点。
截至2024年10月,京东无人机配送服务已扩展至全国12个省份的60个县市,订单量同比增长153% 。
中国邮政自2016年启动无人机试点项目,已在西藏、安徽、四川、浙江、江苏等10多个省市的偏远山区、牧区、海岛等地使用无人机运输配送邮件。2025年1月8日,中邮无人机
(北京)
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经营范围含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人工智能硬件销售、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也意味着中国邮政正式进军低空经济领域。
低空经济会极大地提高电商配送效率。同城即时配送、跨城急送,缩短70%的时间;在山区、海岛等交通不便的地方,能够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问题。
在2024年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的“时的科技”,其创始人兼CEO黄雍威表示,低空经济发展的最大重点是如何将“低空”利用起来产生更多社会价值,
十年内,无人机在末端物流的应用会更多,消费级无人机的应用也会增加,出门打空中的士或许也变成大众的生活习惯
。
政策利好 低空基金超1170亿
5G+北斗高精度定位网络、低空通信专网为飞行器解决了实时监控与调度难题;AI算法优化路径规划以降低碰撞风险;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轻量化材料
(碳纤维)
和飞控系统智能化,使得飞行器续航和载重能力大幅提升。
技术突破为低空经济发展创造了可能性,而政策则为低空经济落地按下了加速键。
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低空经济之后,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部分,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正式亮相。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显示,低空经济发展司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协调有关重大问题。
地方层面,低空经济俨然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词。2024年有超20个省市政府颁布低空经济政策。2025开年,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这 30个省
(区、市)
纷纷将低空经济列入重点工作。
细则上,深圳、合肥等试点城市开放600米以下空域,无人机适航审批时间从原来的6个月缩短至30天;武汉市计划开通低空飞行商业航线10条以上、城市治理类航线1000条以上,为低空经济的发展“亮绿灯”。
全国各地也正在积极建设低空经济专项基金。天眼查数据显示,
2024年超15个省市设立24个低空产业基金,总金额超1170亿元
。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的基金规模均超百亿级,以“基金集群”的形式运作,覆盖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条。山西、湖南、江西等省份纷纷成立了低空经济专项基金,规模在20亿到50亿不等。与此同时,四川、贵州、新疆等西部地区也成立了低空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