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业最前线
创业有道·创新中国|中国领先的创投新媒体,提供更好的创投故事。
51好读  ›  专栏  ›  创业最前线

从“市值一哥”到“亏损王”,过去两年隆基绿能经历了什么?

创业最前线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09-06 19:3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隆基绿能公司在光伏行业中的困境。公司陷入巨额亏损,市值和组件出货量被竞争对手超越。文章分析了隆基绿能亏损的原因,包括行业持续下行、经营决策失误、产品价格下跌以及库存积压等问题。此外,公司还面临融资问题,虽然手握超544亿元资金,但仍需向市场募资。文章指出,隆基绿能需要大额资金来重回巅峰,但市场对其持续大额融资持质疑态度。最后,文章强调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隆基绿能需要尽快调整策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隆基绿能陷入巨额亏损,市值和组件出货量被竞争对手超越。

由于光伏全产业链产能过剩,隆基绿能连续三季度亏损,成为光伏“亏损王”。公司最大收入来源的组件出货量被晶科能源等厂商反超,市值也被阳光电源反超。

关键观点2: 隆基绿能经营决策失误和错判形势。

除了行业持续下行,隆基绿能的经营决策失误也是造成亏损的原因之一。公司曾坚持不领先、不扩产的原则,在电池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方面表现较为淡定。然而,这导致公司错失TOPCon电池技术的发展机遇,被竞争对手超越。

关键观点3: 隆基绿能面临融资问题。

尽管隆基绿能货币资金余额超过544亿元,但公司仍宣布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00亿元的公司债券。市场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公司需要大额资金来支持项目建设、运营和权益出资等。然而,市场对隆基绿能的持续大额融资持质疑态度,这可能对公司的股价产生负面影响。


正文


8月31日,宣布中报延期披露的隆基绿能终于在中报披露截止日最后一天交卷。


正如其预报所公告那样,隆基绿能不可避免地陷入巨额亏损当中。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隆基绿能实现营业收入385.29亿元,同比下降40.41%,同期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2.43亿元,由盈转亏。


在光伏全产业链产能过剩的背景下,2024年上半年很难有光伏企业不亏。因此,昔日“光伏一哥”交出这份答卷并不让人意外。


但让投资者关注的是,过去两年的时间,隆基绿能不但丧失了市值“光伏一哥”的宝座,就连其组件出货量也被晶科能源等众多组件厂商反超,短短两年时间,隆基绿能为何沦落至此?


1

连续三季度亏损,隆基绿能成光伏“亏损王”


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隆基绿能已经是连续三个季度都出现亏损,且亏损金额在持续扩大——2023年第四季度亏损9.4亿元,2024年一季度亏损23.5亿元,2024年二季度亏损扩大至28.9亿元。


隆基绿能亏损金额持续扩大,与光伏产业链产能过剩愈演愈烈有很大的关系。 从公司收入来看,公司95%以上的收入来源光伏产品,隆基绿能光伏产品主要由硅片及电池片和组件构成。


不管是硅片还是组件,在2024年上半年价格均出现大幅下跌,以P型G12硅片为例,2024年年初该类型硅片价格为3元/片左右,截至目前该硅片价格在1.7元/片左右,跌幅超40%,其余类型硅片价格跌幅亦是如此。


组件与硅片相比,价格跌幅相对较小,2024年至今双面组件价格跌幅在20%左右。在硅片与组件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形下,2024年上半年隆基绿能亏损52.43亿元也在情理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硅片价格跌破公司现金成本。8月27日,隆基绿能对外宣布旗下硅片涨价。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其中,N-G10L型号的硅片报价定为1.15元/片,而N-G12R型号的硅片报价则为1.3元/片,相较于之前,新报价平均每片上调了5分钱。在该消息刺激下,隆基绿能股价也出现了久违的连续上涨。


对于久跌的硅片行业而言,此次涨价无疑是“久旱甘霖”。不过按照目前硅片的产能情况,隆基绿能的涨价势头能否维持还存在很大疑问。


此前据时代周报报道,目前硅片大厂产能利用率在60%左右,小厂开工率更低。目前,硅片库存较大,整体还是在去库存当中,很难支撑硅片价格持续上涨。


组件情况与硅片情况类似,目前各大主流厂商开工率较低,库存积压,价格短期内很难有较大起色。


作为国内硅片及组件双龙头企业,在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隆基绿能很难独善其身,其亏损有可能持续。


2

痛失组件、市值一哥,隆基绿能经历了啥?


隆基绿能造成如此大的亏损,除行业持续下行外,近几年公司经营决策失误也是一部分原因。


从收入来看,隆基绿能最大收入来源于组件。2024年一季报显示,隆基绿能来自组件及电池的收入为135.2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为76.49%。其中,电池对外销售较小,很多都是自用。


真正为隆基绿能带来收入的还是组件,2024年上半年其组件出货量为31.34GW,出货量排名行业第四,排名第一的晶科能源组件出货量为43.8GW。


由于组件出货量被晶科能源大幅反超,2024年上半年隆基绿能营收也低于晶科能源。


2024年上半年,隆基绿能营业收入为385.3亿元,晶科能源则为472.5亿元。同期,晶科能源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隆基绿能则亏损52.43亿元。


遥想2021年,隆基绿能营收为806亿元,而晶科能源只有406亿元,只有隆基绿能一半左右。由于业绩持续亏损,加之投资者喜好的变化,隆基绿能市值也被阳光电源反超,痛失“光伏市值一哥”宝座。


截至9月6日收盘,隆基绿能股价为13.53元/股,市值为1025亿元,较此前市值已蒸发超4300亿元;而阳光电源当前的市值则超1500亿元。


隆基绿能沦落至此,与公司错判形势有很大关系。 此前,隆基绿能坚持的理念是不领先、不扩产,其董事长钟宝申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阐述这一观点。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2022年,国内光伏电池技术正经历从P型电池升级到更为先进的N型电池 (即TOPCon、HJT、BC类)


由于N型电池种类多样,不同厂商选择了不同的电池路线。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均选择了TOPCon电池技术,而爱旭、隆基绿能则押注BC电池。


2023年,在各大厂商疯狂抢建TOPCon产能背景下,隆基绿能表现的较为淡定,在投资平台上,隆基绿能也表示,公司坚持“不领先,不扩产”的原则,不抢建TOPCon产能并稳妥储备现金。


但不可否认的是,TOPCon已经成为当下N型电池的主流技术。


在该经营理念下,隆基绿能资本开支也远小于晶科能源等一众竞争对手。2022年,晶科能源资本开支为149.05亿元、隆基绿能为50.08亿元。2023年,隆基绿能资本开支则为92亿元,晶科能源则高达203亿元。


在此影响下,2023年隆基绿能组件出货量逐渐被晶科能源反超,下滑至第二名。2024年上半年,隆基绿能组件出货量又被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反超,下滑至行业第四。


痛失“组件老大”的宝座,让隆基绿能显得极为被动。为此,隆基绿能也把宝押在了BC电池上。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2024年7月,隆基绿能宣布投资32亿元扩产BC电池。根据隆基绿能规划,未来3年,隆基绿能BC电池产能将达到100GW。


但BC电池能否让隆基绿能重回“组件老大”的位置还存在较大的疑问,与TOPCon相比,截至目前,BC电池在光电转换效率及成本上并没有太大优势,且根据券商统计,目前BC电池设备投资成本还略高于TOPCon。


这也意味着,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若公开在市场竞争,隆基绿能并不占优势。未来,隆基绿能能否用BC电池取得领先,还需要看BC电池的成本下降情况及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


根据隆基绿能表述,未来两年BC电池将与TOPCon成本相当,想要超越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钙钛矿电池转换效率在实验室的不断刷新,钙钛矿电池规模化也越来越近。


在该背景下,隆基绿能BC电池还需要在未来两年才能实现与TOPCon相当的成本。一旦钙钛矿电池成为市场主流,后发的隆基绿能建设的BC电池产能如何消化又是新的问题。


对于隆基绿能而言,错过了TOPCon发展的浪潮,已经让隆基绿能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公司也因此痛失了组件老大及市值一哥的宝座。面对诸多不利局面,隆基绿能又该如何翻身,是管理层需要重点思考的难题。


3

手握超544亿元资金,仍募资100亿元


错误判断了形势让隆基绿能陷入被动,为此隆基绿能希望让自身现金流保持充裕。


从货币资金储备来看,隆基绿能现金流似乎非常充裕,但其依旧选择向市场募资。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隆基绿能货币资金余额为544.8亿元。即便如此,2024年6月6日,隆基绿能宣布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00亿元公司债券。


所得资金满足公司经营需要、补充流动资金、偿还有息负债、支持项目建设及运营、权益出资及适用的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用途。


手握超544亿货币资金的情况下,仍向市场募资,令许多投资者感到不解。但仔细深究,隆基绿能手握超544亿元的货币资金或有些“水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