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导体行业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国内半导体行业市场发展速度领跑
根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预测2017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2.1%。2016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市场规模达11985.9亿元,同比增长8.7%,规模及增速均继续领跑全球。
半导体行业逐渐向垂直分工模式发展
早期的半导体厂商以IDM为主,逐渐向垂直分工模式发展,其中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的收入约占产业链整体销售收入的27%、 51%和22%。
国内半导体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1) 以封测环节切入半导体产业,带动设计、制造环节的发展:
2010-2016年我国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销售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8.6%、16.8%和16.7%。
2) 国产化需求强烈,进口替代空间大:
集成电路自给率仅为三成,进口额高居不下,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高达2271亿美元。
3) 国家政策大力重点扶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设立。截至2016年,大基金共累计项目实际出资超过560亿元。地方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也已超3000亿。
4) 国内晶圆厂投资建设高峰到来,设备国产化需求强烈:
中国2017-2020年将有26座新晶圆厂投产,占全球的42%。
半导体设备:受益于上游行业爆发,固定资产投资受益
1) 半导体行业资本支出回暖,利好设备制造商:
IC Insights预测2017年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估计成长6%,行业有望走向稳步增长阶段。
2) 中国有望在2018年迎来大爆发,成为全球第二大半导体设备市场,
达到110.4亿美元。
3) 设备投资约占半导体生产线投资的8成:
2017-2020年半导体设备平均每年800亿的市场空间,其中光刻设备160亿元/年、刻蚀设备120亿元/年、镀膜设备120亿元/年、其他晶圆处理设备240亿元/年;测试设备64亿元/年、封装设备56亿元/年、其他前端设备40亿元/年。
4) 半导体设备市场集中度高,美日技术领先:
晶圆制造设备细分市场基本上一家独大,多项设备Top3市占率超90%。
国内半导体设备进步明显,多种设备已被批量采购
1) 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市场份额较低,进口替代空间大:2016年,我国前十强单位占全球半导体设备的市场份额仅约为2%。2017年全年国内半导体厂商销售额有望同比增长33%。
2) 已有部分国产设备的市占率提升明显:
先进封装制程中的高端工艺设备、刻蚀机、PVD、光刻机、清洗机等关键设备已经基本实现国产化,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部分国产12英寸设备在生产线上实现批量应用,部分应用于14nm的国产设备开始进入生产线,步入验证:
重点推荐
北方华创
(国内半导体制造设备龙头)、
长川科技
(国内集成电路测试设备领先者)、
晶盛机电
(国内晶体硅生长设备龙头);关注
至纯股份
(国内高纯工艺系统领先企业)
风险提示:
行业波动风险,技术开发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等。
欢迎关注中泰证券研究所
重要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qlzqyjs)为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泰证券”)依法设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仅面向中泰证券客户,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中泰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均摘自中泰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研究人员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报告的摘编而产生的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中泰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中泰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推送资料涉及的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投资观点,均基于特定的假设、特定的评级体系、相对的市场基准指数得出的中长期价值判断,并非对证券或金融工具的具体买卖时点、买卖价格等的操作建议。订阅者若使用本订阅号所载资料,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而导致投资损失。订阅者如使用本订阅号推送资料,请事先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后续的解读服务。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中泰证券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中泰证券不就本订阅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中泰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版权归中泰证券所有,未经中泰证券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推送信息。如因违法、侵权使用给中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中泰证券保留追求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