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仅凭一个数学公式,让赌场沦为私人提款机,遭赌场封杀后,又将目光投向股市。短短几年,就斩获巨额财富,为加快盈利步伐,他编写自动交易程序,不经意间开创了量化交易这一投资流派。他就是爱德华・索普。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看看被称为
量化投资鼻祖的爱德华
·索普
是怎么走上逆袭之路的。
贫寒少年,天才崛起
索普出身贫寒,却拥有顶级天才般的头脑,学业之路一路顺遂。年仅二十七岁,就担任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系教师。与周围传统古板的研究员不同,他对生活中的数学概率问题兴趣浓厚,这份痴迷如同命运的伏笔,悄然改写着他的人生轨迹。
赌场风云,初露锋芒
一次偶然,听到同事抱怨在赌场输钱,让索普对赌场的二十一点牌赌产生了兴趣。
二十一点规则看似简单,每位玩家先发两张牌,随后依据牌面大小决定是否要第三张,最终输赢取决于牌面数字总和,以二十一点为最大,超过则爆牌出局。
赌场中,庄家胜率本就稍占上风,且这一优势会随着发牌进程不断波动。索普决心利用数学知识打破这一局面,他尝试依据已发牌的情况计算后续发牌的概率,以此决定是否要牌。但这种计算极为复杂,在赌场紧张氛围下,庄家不会给予赌客充裕时间思考。于是,索普将计算过程简化成一种名为 “高低法” 的心算策略:将牌面按大小分为高中低三类,七以下视为低牌,计为 + 1 分;七到九之间为中牌,计 0 分;大于九的牌面计为 -1 分。发牌后计算所得分数越高,表明已出现的小牌越多,剩余牌对玩家越有利。当然,这种有利的胜率优势极为微小,赢钱的关键在于,当牌面形势有利时,果断加大下注频率。
索普钻研出这套理论后,拿着自己的工资踏入赌场验证,结果屡战屡胜。但身为教师的他,并未沉迷于赌博获利,而是将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准备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然而,该期刊只允许院士发表文章,于是索普向同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克劳德・香农求助。
香农不仅热心帮忙,还在审阅中敏锐地指出论文的瑕疵 —— 全文都在研究庄家发牌后的胜率问题,但是没有说出每把牌该压多少。胜率大的时候压少了就错失盈利机会了,押多了又有可能导致一把输光,这是个关于投资比例的问题,索普表示自己也琢磨过这个问题,但是毫无头绪,香农听后,凭借人脉很快联系到凯利公式的研究者,拿到原始数据。借助凯利公式,索普终于研究出了二十一点制胜秘诀,并发表在美科院期刊上。由于赌场人员通常不会关注学术论文,这篇文章起初并未引起关注。直到一位记者好奇为何权威学术期刊会刊登一篇赌博秘诀,于是对索普进行了专访,没想到这一举动引发轩然大波,大量赌徒慕名而来,成为物理老师索普的追随者。
两位颇具势力的黑帮老大,公开表示愿出资十万美元,与索普一同前往赌场验证。短短几天,他们的本金轻松翻了几十倍。这下赌场也开始紧张了,要求发牌手增加洗牌次数,甚至使用作弊手法,但这些手段都无法阻挡索普获胜的步伐。无奈之下,赌场联合起来将索普列入黑名单。索普一气之下将自己的策略整理成书,直截了当取名为《击败庄家》。
这本书于 1962 年出版后,迅速成为赌客们的行动指南,其中关于投资心理和策略的阐述,更是被众多投资人奉为经典。随着书籍畅销,拉斯维加斯赌桌前挤满了前来实践的读者。赌场老板恼羞成怒,甚至买通杀手企图谋害索普,在两位黑帮粉丝的帮助下,才成功摆脱追杀。
转战股市,开启量化交易先河
离开赌场后,面对股市中大量散户被庄家肆意收割的现状,许多股民建议索普将他的智慧运用到股市中。索普经过深思熟虑,发现股市与赌场在本质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都需要精准的数学和概率分析,都要巧妙地平衡风险与收益,也都离不开科学的仓位管理。于是,索普陆续买入几只股票,结果大半股票惨遭套牢。这种结果让他极为不满,他认为将资金单纯押注于股票次日涨跌是极为愚蠢的行为。然而,当时市场上绝大多数散户正是如此操作。索普知道股市与赌场本质相同,既然是博弈场所,必然存在可利用的漏洞。
经过深入研究,他发现了股票权证这一潜在的获利关键。股票权证类似于股票期权,当时主要被投机客炒作,价格定价存在大量错误。索普运用统计原理,构建了一套能够精准判断股票在近期不同涨跌幅度概率的模型。随后,他与一位金融学家携手合作,对市面上所有股票权证展开细致测算,结果发现几乎所有权证定价都不合理。
看到其中的巨大商机,索普果断开始卖空价格虚高的权证。但单方面卖空风险巨大,一旦标的股票短期内大幅上涨,权证价格也会随之飙升,卖空操作将面临巨额亏损。而且权证价格下跌至多归零,上涨空间却无限。为了对冲风险,谨慎的索普在卖空权证后,会从市场买入一定数量的标的股票,这便是可转债套利策略。此时,既有精准的概率计算模型,又有成熟的交易策略,再借助凯利公式解决仓位管理问题,索普和他的伙伴们将整套策略编写成电脑程序,开启了自动化交易。
就这样,世界上第一只量化交易基金雏形诞生。
量化基金,惊艳华尔街
1969 年,索普的一位富豪粉丝找上门来,投入五百万美元作为起始资金。同年 11 月 3 日,索普的量化基金公司正式成立。鉴于对电脑自动化交易的谨慎态度,索普并未辞去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职。事实证明,他的量化交易策略成效惊人。从 1969 年到 1979 年这十年间,标普 500 指数包含分红的年化回报率仅为 4.6%,而索普的对冲基金年化回报率却高达 17.7%。这期间,还爆发了两次中东石油危机,美股在危机期间几近腰斩,索普基金却展现出了惊人的稳定性。
1987 年 “黑色星期一”,道琼斯指数单日暴跌 23%,整个华尔街哀鸿遍野。索普却在这危机中展现出非凡的洞察力,他认为此次暴跌源于自动止损机制:周五美股收盘暴跌 4%,致使大量止损盘在 “黑色星期一” 开盘集中卖出,指数持续下跌又引发更多止损盘涌出,形成负向反馈。于是,次日索普迅速采取行动,通过做多低估值的标普股权期货远期价格,同时做空标普股指期货现货价格进行套利。由于市场恐慌情绪蔓延,两者差价一度从通常的 1% - 2% 扩大至 30%。凭借对时机的精准把握,索普的对冲基金在 1987 年 10 月后的半年内斩获 10% 的盈利,而同期标普指数跌幅近 30%。从 1969 年索普正式成立基金,到 1988 年因诉讼意外停业,这二十年间,基金平均年化回报率达 19.1%,仅有三个月出现回撤,且回撤幅度均小于 1%。
人生智慧,启迪后人
索普对赚钱秉持着独特的态度,“趁兴而起,兴尽而归”。晚年的他,不再执着于财富的积累,而是更加注重享受生活,钻研养生之道。他将自己传奇的一生撰写成《战胜一切市场的人》一书,书中并非炫耀自己的成就,而是以亲身经历告诫世人,不要被前人的经验主义束缚。对于投资,他劝导人们摒弃赌博心态,深入研究并寻找适合自己的确定性套利模式。
索普一生始终践行 “风险控制” 理念,并将其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他提出三条做事原则以警醒世人:
1、避免无谓的风险增加;2、亲自评估并管理风险;3、远离一切成瘾之物。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投资领域,更适用于人生的方方面面。
免责声明
文章封面图来源于全景网,以上观点来自相关机构,不代表天天基金的观点,不对观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任何保证。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转引的相关观点均来自相关机构或公开媒体渠道,不代表天天基金的观点。天天基金不对观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任何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定投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文中涉及个股的,不构成股票推荐和投资建议,股票市场波动大,购买前请审慎操作。
我国基金运作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盈利及最低收益,其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的保证。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完整业绩见产品详情页。基金产品存在收益波动风险,投资者在做出基金投资决策时,应认同“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基金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导致的投资风险及亏损,由基金投资者自行承担。投资人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确认已知晓并理解产品特征及相关风险,具备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不预示未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