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剑圣喵大师
愿得我心如明月,独映寒夜迷途人。这里有一个你未知的心理学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简单心理  ·  你是真的爱美,还是「被迫」爱美? ·  3 天前  
简单心理  ·  你有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潜质吗? ·  4 天前  
壹心理  ·  身体有这些症状,说明你心理出问题了! ·  6 天前  
武志红  ·  “我也能做咨询师吗” |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剑圣喵大师

榆林产妇丈夫微表情分析:是人是狗?真相全在脸上

剑圣喵大师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9-07 21:06

正文


点击“蓝色字体”关注,

剑圣喵大师  春暖花开



文:剑圣喵大师



>>>01<<<

今天,榆林孕妇跳楼事件得到了国家卫计委的回应。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表示,关于社会关注的榆林产妇事件,出现这样的情况让人非常痛心,在此对家属表示深切慰问。我委对此高度重视,已责成当地卫生计生部门认真调查核实,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然而对于这次悲剧,如果你从现有渠道去梳理这件事时,你会发现,事件的双方都在闪烁其词,想要了解事件的真相,恐怕很难。


双方都一口咬定,是对方不同意进行剖腹产。那么这件事有人说了谎,可能是孕妇家属,也可能医院,也可能是两者。


有人戏称,女性要努力工作,不然是要结婚的哦!


有人说,当今社会人心难测,只能不孕不育保平安了!


可见,这件事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广大女性的焦虑。除了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我相信有一些东西能帮助我们了解事实,那就是微表情。


微表情技术自美剧《Lie to me》开始走入人们视野,所谓微表情就是在人际交流中,  可以从面部信息准确而直接地推测他人的心理状态(Porter & ten Brinke, 2008)。


因为个体差异等原因,这项技术也被人质疑,甚至有人认为它“没卵用”,但美国全国科学委员会仍然把微表情看作是欺骗检索的有效手段之一,准确度高于测谎仪。


面孔是情绪的主要表达部位,通过面孔表达的情绪即为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面部信息中最主要的部分。那么是否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来反映个体欺骗与否呢?


答案是肯定的。


早在1872年,达尔文在其《人与动物的表情》一书中),提 出 一 个 抑 制 假 说 (Inhibition hypothesis),认为一些面部表情是无法抑制的,即便有极大的主观努力也无法做到,  这种无法抑制的情绪会快速的泄露出来,从而反映个体的真实情绪感受,进而反映个体欺骗与否(试图压抑内心真实体验到的情绪即为情绪欺骗),这可成为欺骗的情绪线索(Ekman & Friesen, 1969; Svetieva, 2014; ten Brinke & Porter, 2012)。



>>>02<<<

近日产妇丈夫接受了记者采访,我们使用采访视频作为微表情分析的依据。另外,我也希望尽快看到医院负责人的采访视频,毕竟遮遮掩掩,本身就有问题。


考虑到在了解事实过程中,我个人的观点受到了一定影响,即我倾向于认为在这件事中,丈夫和家属有重大责任,原因来自知情人的爆料。

从语言中可以看出知情人似乎是公安机关人士,另外媒体第一时间公布的当天视频就是这位知情人@话说黄土地 提供,这让他的话有了一定真实性。


如果情况为真,那孕妇跳楼前所说的“看来我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那这句话多半指向她的家人。


知情人的话尚未得到证实,不可全信。但这件事影响了我的观点,因此在之后的分析中,我可能会潜意识搜索不利于家属的微表情动作,这是不对的。


为了得到较为客观的答案,因此在后面我的每个判断里,我都要尽量为丈夫本人辩解,这并非洗地。也希望大家在观看视频分析时,尽量消除原本的情绪,从技术角度探讨问题。


>>>03<<<

在看了数十篇视频,甚至一帧帧对比,我觉得丈夫在本次采访中,有以下表现值得我们关注。



(1)丈夫整体接受采访的信心缺乏。

整体采访中,丈夫表现出了压力紧张反应,包括“不自觉地用手在扶椅上摩擦”,“说话语速过快”,“手势和身体动作过于频繁等”。似乎还缺乏一点,大难过后,人该有的情绪伤痛。


毕竟一尸两命,这种过于淡定的表现,可能是心理素质好吧!


大家可以对比《局面》里,杭州保姆纵火事件的受害者林先生接受采访的表现。



显然林先生的底气就十足的多,还多次使用“这简直是疯了!”“我一个人要什么钱?”之类语气坚定的语句。而且能清晰地看出,林先生很疲惫,但整体表达清晰而有逻辑。


最重要地是,看得出这事给他打击很大。


这个表现不能简单地说明延先生“心中有鬼”。可能,他和林先生的个人气质和经历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也可能延先生清楚,网上对他的不信任声音占大多数,这与林先生能得到网友的大力支持是有区别的,因此他说话缺乏自信。

 

(2)“我一直是同意的”这句话大概率不真实


微表情认为,人在说真话和说谎话时,眼珠移动的方向是不一致的。因为大脑负责“回忆”和负责“虚构”的区域是不同的。


那么眼珠往左边移动,这是“回忆”还是“虚构”呢?这因人而异,所以微表情技术上要求我们先定一个“基线”,即说出确定事实时,人的眼珠往左移,那往右移便是虚构。


有趣地是整个采访,延先生的眼神一直是游移的,这是他眼珠不移动时的基准。

 

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大部分描述经过时,眼珠都是向右移的。比如他刚说到“出来一个护士时”大约有半秒的时间,眼珠向右移动,我们可以认为此时他在回忆。

 

那么延先生什么时候眼珠往左边移动呢,整个采访出现了两次。一次是记者问他们是否同意剖腹产时,延先生说“没有拒绝过剖宫产要求,我们一直是同意的。”

 

显然,延先生说的这句话和前面说的话,提取方式是不一样的。

第二次出现眼珠左移时,是他说医院一直没有对家属有个交待。

 

双方十次回应,舆论争议连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说医院一直没有交代,说法肯定是不正确的,应该说医院没给出过,他们想要的交待吧!


这里我假设,延先生可能考虑过剖宫产,但由于一些影响,可能他没把这个想法确实传递到妻子那里。


但这仍然不能作为他说谎的实锤,有大概五分之一的人,虚构和回忆时,眼珠的方向并不会不同,只能说是一个疑点。



>>>04<<<

虚构的经历,在多次回忆下,会出现细节的差异。


关于产妇进入待产室,家属见过几次面这个问题上,延先生给出的回答非常不一致。


在视频中,延先生说从8月31日上午进入产房,医院“见都不让见”,所以他一直没见过妻子。 


知乎知名医学答主丁香医生,在他的回答下已经对这件事产生了质疑,即丈夫“他是否见过产妇,见过几次? ”这个表述有很多答案。

 

一次申明说一次,一次采访说两次,现在视频里又说没见过,我真不知道他的说法,哪次为准?


事情过去还没一周,他就可以记错这肯定不成立。这里我帮他找个他没有说谎的原因,可能是——记者记错了吧!

 

至于延先生,说话语调上扬,嘴角上扬,右肩微耸这样的细节就不贴出来了。原因一个是需要放慢视频速度去看,不方便展示。其次缺乏参照系,说服力较弱。


综上所述,延先生在本次采访中所呈现的说谎线索实在太多,让人很难相信他在妻子去世后,依旧对这件事保持着一种善心。


当然,我相信医院方也肯定有所隐瞒。


虽说微表情技术的实证性还不能得到完全的证实,原因是研究者艾克曼及其团队的回应是,他们有意不发表同行评议的论文,以免微表情的一些技术细节被中国、伊朗这些被美国视为潜在威胁的国家所知悉(Weinberger,  2010)。


但微表情是存在的,今后加入微表情的计算机自动识别研究,将是未来研究者努力的重要方向(申寻兵,  吴奇, 2016)。


美剧《lie to me》说:“当你在你的配偶脸上发现蔑视的表情时,你的婚姻就走到了终点。”


我想,这就是孕妇所说“看来我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的原因。因为在她最危难的时候,那张脸和那个当初说“要呵护她一辈子,要爱她一辈子”的脸是不一样的,如此的熟悉又如此的陌生。


请千万别说“不到生孩子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他是人是狗?”


因为这样会侮辱狗,毕竟忠诚这件事,人很多情况下真的不如狗,至少狗不会骗你的。



参考文献:

申寻兵,吴奇.(2016).情绪的外部表现及识别.见傅小兰 (主编),情绪心理学(pp. 100–141).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Ekman, P. (2009). Lie catching and microexpressions. In C. Martin (Ed.), 

The philosophy of deception (pp. 118–13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rochette, A. C.,Chambers,C.T., & Craig,K.D.(2006). Genuine, suppressed and faked facial expressions of pain in children. Pain, 126(1), 64–71. 


Svetieva, E. (2014). Seeing the unseen: Explicit and implicit communication effects of naturally occuring emotion microexpressions(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Weinberger, S. (2010). Airport security: Intent to deceive? 

Nature, 465(7297), 412–415. 



点击“阅读原文

”购买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