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scanning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在特定运动或认知任务期间相互作用的两个或更多个受试者中的大脑活动的同时记录。不论是在EEG、fNIRS以及fMRI设备中均会有使用,从多个受试者中同时记录数据的可用性不仅仅是为了分析每个受试者的大脑活动与其特定行为状态相关,而且是为分析不同受试者间大脑活动的相关连通性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所以说超扫描技术是比较难掌握的技术,不论是在数据采集时还是在数据分析时均是比较复杂的技术。
fNIRS设备中的超扫描设置,可参考先前推送的一篇文章
《NIRX超扫描》
今天我们来谈谈EEG设备中的超扫描设置,以Brain Products公司的两款脑电产品为主要示例。
1.antichamp采集
antichamp有一个重要的特性,这是一个无在线参考的EEG设备,而且并不像brainamp以及
SynAmps 2可以单台的扩展,它只需要增加卡槽就可以实现通道数的增加,所以在单台的放大器下,我们需要分离GND接地电极,所以当你想要使用超扫描采集时,必备的是GND的一分为二的分离接口。
实验过程:
当我们以每个受试者32导联进行数据采集时,你所需要准备的设备是一台64通道的放大器。
首先,你需要
分别检查
两个被试的32导联的电极阻抗。
这背后的技术原因是因为1号通道需要始终测试被试上。
因此,将1号受试者连接到模块1并执行阻抗测量,然后将2号受试者连接到模块1并执行相同操作,同时请
不要忘记始终将接地电极连接到antiCHamp基本模块。
然后,关闭PyCorder采集并将1号受试者连接到模块1,将2号受试者连接到模块2,每个受试者的每个接地将连接到GND一分为二的分离接地转换头。然后将分离接地转换头连接到ActiCHamp的GND,然后重新启动PyCorder。单击“configuration”,然后选择所需的采样率。
仍然在设置中,并选择“放大器”功能区,相应地命名通道名称。两个受试者都有32通道EEG-cap,那么在该配置窗口中您将共有64个通道。最好的方法是使用与其对应的受试者名称“命名”每个通道,即如果将1号通道连接到第一个受试者名称的FP1为“FP1_1”,对于第33号通道,则连接到2号受试者,名称它“FP1_2”。对所有其他通道执行相同操作。重要的是,物理通道(1,2 ... 32)与通道名称的分配必须与上限位置匹配。
最后,你可以正常开始超扫描数据。
***您可以应用所需的滤波器和陷波滤波器,这可能有助于在录制时可视化您的EEG信号。
对于这款设备来说,是非常适合做多被试采集的。正如你看到的上面的示意图来说,这是非常容易设置的。
这里是仅仅是需要2个分别的32通道的放大器和一个64导联的转换器。
实验过程:
分别进行阻抗测量:在这款设备的电极帽中,是采用固定的GND和REF,所以相对的,分别进行阻抗测量,就跟普通做单人的实验时完全一致的,并无特别注意。正如上面antichamp的阻抗一样,需要先进行1号受试者的测量,然后再进行2号受试者的测量。
数据采集:
在数据采集中,在实际的测量中,你需要把两个放大器的光纤全部连接到同一个转换器上,然后传导到采集软件Recorder采集中,打开Recorder采集软件,你所需要重新配置workspace,正如上面通道排布的一样,我们需要将1号受试者的1-32号通道添加后缀“_1”,2号受试者的1-32号通道添加后缀“_2”,然后我们就可以正常进行采集了。
诸如neuroscan的设备,也是非常容易进行超扫描采集的,因为在scan设备的扩展性也是非常容易实现的,在放大器的控制器中,可以连接多个放大器
其它的数据设置,理应也是非常一样的。
这是意大利品牌EB-neuro进行超扫描的示意图。
EEG hyperscanning的文章目录,来源参考文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