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纸上建筑
有趣的时事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李光满说  ·  中国对美反击,直击美国命门! ·  3 天前  
人民日报评论  ·  干净清爽 化风成俗 | 今日谈 ·  4 天前  
求是网  ·  海报 | 注重家风 ·  4 天前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孙立平:中国房地产,走的不是周期性波动,而是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纸上建筑

纵然情有可原,打老师也不能点赞

纸上建筑  · 公众号  · 时评  · 2018-12-21 11:32

正文

一个事件,除了就事论事,还有其象征意义,我们必须要厘清,究竟是在为什么点赞?

自古以来, “欺师灭祖”被视为大逆不道,即便在今天,也会引发人们近乎本能的反感。

我们的传统中,糟粕很多,但精华也是有的,尊师重教就是其中之一,迄今仍在给华人族群带来收益。在基础教育层面,以及移居海外的华裔,都是世界教育的传奇,这一套文化传承是一体的。

当然,今天也正在面临挑战,并不是因为坏老师的出现。自古以来都有坏老师的存在,但古时并没有动摇尊师的根本,但现代人已经抛弃了很多的敬畏,这才是根源。

20 年后,学生拦路打老师,打完之后上网发帖,揭露当年体罚恶行,所以 33 岁的青年,要为曾经 13 岁的少年复仇……评论版下,压倒性的点赞,令人汗颜。

打老师不仅是一个事件,还是一个情结,就像弑父一样,甚至是一种革命口号,就像打土豪一样。当你为它点赞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点,是否准备认同这一切?

诚然,很多人都曾遇上过坏老师,给自己幼小的心灵投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但是平心而论,坏老师比例是多少?一生中经历了那么多老师,作为一个总体,是否报仇的情绪盖过了报恩?

我们要承认,我们的心理是有缺陷的,那就是记仇容易,念恩太难。很多帮助过你的好人,很多兢兢业业的好老师,你都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一两个对你不好的老师,刻骨铭心,一说起打老师的冲动,你兴奋莫名。

最亲近的人譬如父母,即便最烂的父母也有养育之恩,而如今不念亲恩、反目成仇的越来越多,网上成天都是批判原生家庭,现实中理直气壮要房要彩礼要帮带孩子,少年人为了买高档手机和父母当街大打出手 ……

直到一个弑母案才把大众惊醒,没错,这种事不仅是个案,更是一个象征。网上瞬间兴起讨伐浪潮, 12 岁少年不容于学校乃至乡村,最后只能由政府收容教养。网友瞬间就恢复了传统,弑母弑父绝不能允许。

即便,即便这父母就是各位成天在讨伐的不合格的父母、粗暴体罚的父母、不着家的父母。

父母、恩师,这都是传统中最为神圣的符号,它们所代表的秩序,安稳着人心,保障着后浪推前浪,传承有序,无私付出,这是人类社会的基石。

动物界怎样?很多动物群体中不存在长幼有序,幼兽长大之后就是父母的敌人,赶他们走,从此死活与我无干,再相见便是你死我活。残酷的丛林规则之下,只有强大的个体,但是没有强大的种群。只有人类建立起了扶老携幼的社会秩序,最大化地保障了文化和科技的延续,最终站在了生物链的顶端。

如果毁灭了这种秩序,人与禽兽无异,自然也没有未来。

千万不要糊涂,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如果法律也不能认可的事情,道德也很难成立。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是二十年,真的晚了。即便杀人放火的顶天重罪,法律最长的追溯期也不超过 20 年。二十年后去报复当年的体罚,即便事实存在,法律也不会认可。施暴者必须 100% 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而不是当事人自以为的 50% ,有证人也不行。

有些事,你自己想想可以,但是千万不要误导他人去实施。就好比你脑中经常闪过 “摔死那个熊孩子”的念头。无论他们多么讨厌,多么困扰到你,伤害儿童、手刃父母、欺师灭祖,这等事都不能被允许、被鼓励。

因为体力的不对等性, 30 岁的人去殴打五六十岁的人,和当年 30 岁的老师殴打 13 岁的学生,有何不同?不同的是他今天已经没有力量再当畜生,而你却变成了畜生。

如果有其它实现正义的途径,暴力绝不可取,更不能优先鼓励。虐待学生的坏老师,今天还可能有,最好的方式是举报,让他停止伤害,让他无法伤害更多的人。现实中有很多例子,基本上被家长捅出来,都会被严肃对待,违规的老师都会被法办,毕竟一个普通教师,能有多大背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