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原产于印度及马来西亚,有“热带果王”之美誉,含有维生素C、钾、胡萝卜素、镁、硒、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不同品种的芒果营养成分含量有所差异。芒果的香味主要来自于其中的挥发性成分,如酯类和萜类物质。芒果的成熟度越高,香味越浓郁。
我国芒果品种众多,如金煌芒、凯特芒、台芒、贵妃芒、象牙芒等,各有特点。如金煌芒口感甜,有特殊的木香气味;凯特芒糖含量高,口感较甜;台芒口感甜中带酸等。
吃芒果时,可以先将芒果清洗干净,用刀将其切开,取出果肉。可以将芒果肉划成十字花,削出来吃;也可以直接勺子挖着吃。注意避免弄脏衣服。
一部分人在接触或食用芒果后会出现过敏情况。芒果过敏一般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种。速发型一般在食用后30分钟出现症状,迟发型一般在食用后48小时或72小时出现症状。芒果中的蛋白分子、蒎烯、漆酚、柠檬烯等成分都可能导致过敏。如果过敏,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
芒果属于热带水果,不适合放在冰箱里保存。最适宜的贮藏温度是13~15℃。在贮藏温度低于10℃时,会产生冷害,导致果皮表面变色、麻点或凹陷等。因此,买回来的芒果最好放在阴凉通风处保存。
吃芒果的季节到啦!芒果风味独特,香气浓郁,除了洗干净后直接吃,还能做成很多美食,比如芒果布丁、芒果班戟、芒果西米露、芒果慕斯、芒果冰沙……光看名字就要流口水了吧!
虽然芒果很受欢迎,但在“吃芒果”这件事上存在的“问题”也不少。这篇文章我们就来盘点下大家关心芒果相关问题,并给大家提供一份吃芒果的小妙招。
芒果原产于印度及马来西亚,
素有“热带果王”之美誉,
为世界五大水果之一,
因其独特的香味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芒果的气味主要来自于其中的挥发性成分,研究发现,芒果中有超过 270 种挥发性物质,不同的挥发性物质可让芒果拥有不同的风味特点,最主要的是酯类和萜类物质,其中酯类物质会赋予某些芒果类似于桃子的气味;萜烯类物质则会令芒果果实带有一种类似于紫罗兰花的香味。并且,成熟度越高的芒果,香味越浓郁。
果香迷人的芒果,营养也很丰富,
含有维生素 C、钾、胡萝卜素、镁、硒、膳食纤维等营养,
其中前三者的含量还算不错。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显示,芒果的维生素 C 含量为 23 毫克/100 克,虽说比不上橙子,但却是苹果的 7.7 倍。不过,不同品种的芒果维生素 C 含量上存在差异,有文献对比了大黄芒、大青芒、鹰嘴芒和台芒,发现它们的维生素 C 含量都低于 10 毫克/100 克,最高的大黄芒为 9.66 毫克/100 克,最低的大青芒为 4.29 毫克/100 克。另外有研究提到,成熟的凯特芒维生素 C 含量为 26 毫克/100 克。
芒果的钾含量为 138 毫克/100 克,
1 个大个头的芒果其可食部可达到 400 克左右,吃掉一半就能为我们补充 276 毫克钾,
同时也能
补充 28 毫克镁,
可满足一般成年人每天钾需求量的近 14%、镁需求量的近 8%,这对维持血压健康较为友好。
图:1 个大芒果,可食部约 400 克 作者拍摄
芒果的果肉颜色偏黄,很多朋友一看就猜到了它富含胡萝卜素成分。《中国食物成分表》中显示,
芒果的胡萝卜素含量高达 897 微克/100 克,
比很多常见的其他黄果肉水果都高,
是木瓜的 1.1 倍、杏的 2 倍、橙子的 5.6 倍、柿子的 7.5 倍,更是菠萝的 45 倍。
另外,有文献对比了大黄芒、大青芒、鹰嘴芒和台芒,其中的数据显示这 4 种芒果的 β-胡萝卜素含量都非常高。
最高的是大黄芒果,高达 4060 微克/100 克;
最低的是大青芒,为 2670 微克/100 克,鹰嘴芒和台芒的 β-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是 4010 微克/100 克、3870 微克/100 克。
平时工作和生活上用眼比较多的人,建议常吃芒果,因为
胡萝卜素是保护眼睛健康的“卫士”,能帮我们抵御蓝光对视网膜的伤害,预防夜盲症、干眼症等疾病,
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至于
芒果的热量,
“芒果控”们不用太担心,
只有 35 千卡/100 克,都没有苹果高,
也仅为荔枝的 1/2 而已,别狂炫就不用害怕长肉。
即便芒果的营养还不错,
也别吃太多了,否则可能会让你逐渐“变黄”
。
这事儿得归咎于芒果中的胡萝卜素, 在一段时间内摄入的胡萝卜素太多,会导致过量的胡萝卜素进入体内,身体一时代谢不掉,就会沉积在皮肤里把皮肤染黄,出现高胡萝卜素血症。
不过咱们不用担心,
这种症状对健康并没有什么影响。只要停止摄入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一周左右的时间就能自行恢复,
皮肤就可以慢慢变回原来的颜色。
适量吃芒果
不仅能避免皮肤变黄,还能让人皮肤更好、减少皱纹。
一项发表在《营养素》的研究,研究人员评估了每天食用吃 85 克或 250 克芒果,经过 16 周后对绝经后女性皮肤的影响。研究招募了 50~70 岁,体质指数
(BMI)
在 18.5~35kg/m2 之间的健康绝经后女性。在排除了一部分不能参与的人之后,参与者被分为两组,分别是 85 克/250 克阿塔夫芒果,每周 4 次,持续 16 周。
结果发现,
摄入 85 克芒果 2~4 个月后,可减少面部皱纹,
可能是由于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芒果苷这些有益成分。而摄入 250 克会增加皱纹,这可能是因为总糖摄入量增加,导致胶原纤维糖基化,破坏了胶原结构。
所以,根据这个研究,平时经常适量摄入芒果,对皮肤有益,可能有助于帮你改善皮肤皱纹,但如果每天狂吃芒果,可能会让皮肤变糟糕。
常吃芒果对身体有好处,但
有一部分人在接触或食用芒果之后会出现过敏情况。
芒果过敏一般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种,速发型一般在食用芒果后 30 分钟就会出现水肿、红疹、荨麻疹和口腔过敏综合症状,还有人在食用少量的芒果后会出现眼睛和嘴的瘙痒、眼皮的肿胀、大量流汗甚至带有休克特点的胸闷;迟发型一般在食用芒果后 48 小时或 72 小时出现症状,比如有接触性皮肤炎、眶骨膜水肿的疾病、湿疹的皮疹和水疱形成。
这可能是因为芒果中含有蒎烯、漆酚、柠檬烯等成分,这些过敏原物质都能导致不同人群的接触性过敏皮疹;另外,芒果中的蛋白分子也是过敏原之一。
研究提到:如果对芒果过敏,也可能会对桦树花粉、桃、荔枝、柑橘、腰果有反应。并且,
即便芒果经过了加热、罐装、打成果汁、做水果沙拉等加工,也仍然会导致人体过敏。
如果你接触或品尝芒果后出现了咳嗽、瘙痒、嘴唇和舌头灼烧刺痛、咽喉肿胀等症状,那可能是对芒果过敏,别再尝试啦。
如果吃芒果出现了严重过敏现象,一定要及时看医生!
为了保鲜,买回来的水果统统塞入冰箱,这是很多人的统一操作。但芒果属于热带水果,它可不喜欢待在冰箱里。
虽然低温可以抑制芒果采后呼吸作用以及后熟作用,但它对于贮藏温度比较敏感,
温度太低会导致芒果产生生理冷害。
芒果的最适宜贮藏温度是 13~15℃,在贮藏温度低于 10℃ 的时候就会产生冷害,表现为外果皮表面变色出现深褐色斑点、麻点或凹陷病变,果皮成熟不均匀等现象。
另外,如果在 15℃~20℃ 条件下贮藏芒果,还有利于促进芒果中单萜、倍半萜烯和芳烃这几类风味物质的合成;如果贮藏温度高于 25℃,会使得这些风味物质含量显著下降,果实中醇和酯类含量的上升,风味品质降低。
所以,买回来的芒果别直接塞入冰箱,
放在家里阴凉通风处即可。
我国芒果品种众多,比如金煌芒、大青芒、鹰嘴芒、台芒、凯特芒、贵妃芒、象牙芒等。
金煌芒总糖含量较高为 24%,且糖酸比也较高,吃起来口感比较甜,并且闻着还有特殊的木香气味,很适合鲜食。
凯特芒属于晚熟品种,成熟后果皮为粉红色,皮薄果核小,外形呈椭圆形,果实很大,单果重量可达 800 多克,最大的甚至能长到 1400 多克。成熟后糖含量接近 7%,口感较甜。
芒果中好吃不贵的典型品种,深受大家喜爱,成熟时果皮呈深黄色,果肉细腻,香味浓郁,糖含量 13%~22%,口感甜中带酸。
成熟时果皮呈深紫色,有些会带有一点黄色,果肉为黄色,果核较小,糖含量一般为 12% 左右,糖酸比较高,口感甜。
果实圆长肥大,因果形如幼年象牙而得名,有白象牙芒和红象牙芒两种,前者果皮呈黄色或浅黄色,后者果皮浅绿而向阳处为粉红色。糖含量为 17% 左右,味道清甜。
还没熟透的大青芒表皮青色,熟了以后虽然还是以青绿色为主,但已经开始略有微黄了,肉质软嫩,糖含量约为 14%,口感甜。
果皮为淡绿色,果肉橙红色,呈弯象牙形,尖端的地方长得很像老鹰的嘴。糖含量为 21%,但糖酸比较低为 10%,大青芒的糖酸比为 16%呢。相比之下,鹰嘴芒口感会略带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