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学术
「丁香学术」是丁香园旗下科研类公众号,致力于传播有价值的学术报道,解读有深度的学术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昨天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昨天  
南方能源观察  ·  eo封面 | 省级能源规划的三套平衡术 ·  昨天  
南方能源观察  ·  新能源全面入市新政出炉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丁香学术

Circulation:复旦大学团队合作降低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

丁香学术  · 公众号  ·  · 2024-12-09 16:57

正文

急性肾损伤作为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在住院患者的发病率达 12% 左右,尤其在心脏手术后,发病率可高达 30% 至 50%,成为患者术后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该并发症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肾脏病尿毒症,增加心脏病的复发概率,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然而,长期以来,急性肾损伤的防治主要依赖昂贵的血液净化和支持治疗,缺乏有效、安全且经济的预防手段。


2024 年 10 月 22 日 (当地时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主任丁小强教授、贾平副教授,与心外科主任王春生教授、心脏重症监护中心主任罗哲教授合作,于国际知名期刊 Circulation (IF:35.5)  发表题为《晚期远程缺血预适应预防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 (Effect of Delayed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on Acute Kidney Injury and Outcome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的论文。该研究创新性地利用晚期远程缺血预适应技术,成功降低了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为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预防开辟了一条简便、经济、安全的全新路径。



远程缺血预适应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RIPC) 是一种通过预先给予远端组织短暂的缺血来激发人体组织器官对缺血的耐受性,从而保护远隔器官的方法。RIPC 的器官保护作用有两个时间窗口:早期 (2-4 小时内发挥作用,维持时间短暂) 和晚期 (18-24 小时后发挥作用,可维持 48-72 小时)。既往大部分研究关注早期 RIPC,显示其对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预防作用存在争议。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团队通过一系列临床前研究,证实了远程缺血预适应可以显著降低包括缺血、感染等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并通过系列基础研究,提出免疫和能量代谢模式转换介导了远程缺血预适应的肾保护作用这一创新理论。基于原创性研究成果,创新性建立晚期远程缺血预适应技术,应用于急性肾损伤的预防。研究者联合心外科和心脏重症监护中心团队,开展了远程缺血预适应预防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图 1. 患者的筛选、随机化和随访流程图


为了验证该技术的有效性,团队设计了大样本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共纳入了 509 例心脏手术患者。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远程缺血预适应的患者,其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病率降低了 22.9%,而且对于老年和高血压等发病高危患者效果更为明显。该发现不仅为急性肾损伤的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广大心脏手术患者带来了福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