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ONE文艺生活
ONE·文艺生活,每天都将在这里为您推荐一篇文章。它或许是一个故事、一段经历;也可能是一个观点、一种态度。我们希望这里会成为「一个」App和您文艺生活的延伸——文艺路上,有你不孤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一家公司怎么样,请个假就知道 ·  3 天前  
青年文摘  ·  登昆仑,念英雄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ONE文艺生活

如果改变所受的教育,人生的变化会有多大?丨ONE问答

ONE文艺生活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6-30 20:00

正文

“若你这一辈子只会说‘本可以’,那你真的是个懦夫。”

桃园子问:


最近又是高考出分,又是高校毕业的,我突然也有些感慨,如果当初我没有考上那所大学,现在的我推开窗,看到的又是怎么样的景象呢?


庄晓答:


Z有时候也会蹲在老家门口,看着连成一片的绿油油的麦田说:“如果本可以,我不会找你,我该留在家里,找份安逸的工作,守着三亩薄田当个农夫,找个本土姑娘,天天看夕阳日落,不也挺好。


我知道他说的是真心话,发自肺腑,字字句句都不假。虽然这不假背后的另一层假设是,同样的场景同样的夕阳下,他看着农田对身边的本土姑娘说:“如果本可以,我不会找你,世界那么大,精彩那么多,我该去外面看看,找一个叫庄晓的姑娘。”


得不到的都是最好,人总喜欢在已有的层面上假设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个幻想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本可以”。Z一直随我漂泊,他母亲就曾感慨过:“若他没有出去读书,他本可以留在家里,这三层小楼可不就是为了他娶妻成婚才新盖的。”他出去读书固然与我无关,而自私地留他在其它城市是我之过。


但像我和Z,还有许多离开故乡的人,会离开,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外出读书的缘故。教育对一个人的改变有多大?中国现在城市之间的知识层次如此分明,差别如此之大,教育是很大的原因。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留在大城市?无非还是因为它集中了最好的政策、教育、医疗等资源。而因为这些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被吸引过来的人,又因为这样的资源而选择留下。农村空了,大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越来越膨胀,直到某些被挤压的本土居民开始叫嚣“外地人口滚出去”;直到有这样的一种学者开始发表这样的一种言论:“本就不应该让农村人读大学,社会需要两极分化,而农村人当然应该留在农村。”


我也是来自农村的孩子,生于江南水乡,物质倒不算匮乏,若你非要说农村与城里孩子的区别?那是有的:见识、学识,尤其是自信。我从小爱看书,大约是否受了书里某些“知识分子”的荼毒,儿时对农村一向有些诟病。我对某文中这样一个场景尤为印象深刻:“村里来了新教师,大家欢乐地一起上学,亲密无间没有差别。多年后作者归乡再见,当年的女同学已经是几个孩子的母亲,一副中年妇女状,河边洗着衣服,大声说话,与作者已然是两个世界的人了。”不知为何,这段话总叫我心有余悸,而每天骑车上学路上,我总能见到那样的妇女,大清早用盆装着全家人的衣服,卖力地洗着,大声呵斥还不肯起床的孩子,与左右邻居讨论着前村后巷的八卦传闻……从小我最不喜的就是跟在母亲后面,听着三姑六婆讨论自家事外家事,觉得好生无趣。久而久之,基本就只肯躲在家里。而每一天我在这上学的路上,无数次地在脑海里对自己说:“如果可以,我将来绝对不要成为这样的人,绝对不要。”


其实我也从没想过自己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但说真的,我“本以为”自己可以更“好”一些。并不是说我对现状有多不满,说不满也正常,谁会一辈子就甘于现状呢?当不甘的结果建立在对未来的不可预知下,还是“如果”和“本可以”。从小我成绩不差,如果我能读一个更好的大学,是否本可以过得更轻松一点?如果我没有选择机电专业,是否现在本可以从事自己更喜欢的工作?如果我没有经历那一年的祖父去世、成绩滑坡,那么这些年是否本可以过得更快乐一点?


我父亲很聪明,曾经也是班上的学霸型人物。他参加高考时分,正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那时候的大学生可比现在要珍贵和难得太多,他们班最后一共就两人读了大学,两人都当了医生,做到主任专家级。父亲最终成了手艺人,他曾经是一名出色的木匠;父亲的另一位高中同学成了屠夫,在菜场上贩卖猪肉。我读书时因为车祸住院还有幸碰到了他,他妻子阑尾炎手术住院,他悉心照料没有半分怨言。


父亲的“本可以”,是如果他读了大学,是否他就可以过得更好,功成名就?至少不是这般辛苦谋着生计。“天下风去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曾经的少年如今已是银霜染鬓。


教育到了母亲这里,那不只是一句“本可以”了。母亲只读得小学二年级,外祖父重男轻女,唯一坚持的就是儿子一定要读书而女儿大可不必。而家中亲属,我唯独与祖父和二舅最为投缘,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学识和交流有关。祖父虽没有上过几年学,但极爱看书,三国、水浒、各类武侠我都是跟着祖父习得。他爱听书,爱讲故事,写得一手好字,打得一手好算盘,是我心里的老辈知识分子,他一遍一遍耐心教我珠算的场景我到现在还历历在目。二舅,是我母亲家族中唯一读到大学,自个儿改名“清照”,胜任过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的文人,他算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了。我与二舅交流最多,电话还没有普及的时候,我小小年纪便由母亲口述,与他对信交流。而他与我祖父早年的一段书信也一直被我母亲笑传。母亲初来,二舅不放心,时时来信问候,祖父便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鱼米之乡。一切都好,不用担忧。”而二舅则回信道:“天堂再好,鱼米再香,也要一双手耕耘,勤劳才能致富。”生生地便是给祖父挡了回去。我从小听着这些故事长大,所以后来有事没事喜欢胡诌几句,大概也是受了两位“知识分子”的影响罢。


母亲的“本可以”,是她没有接受教育的心结,这心结多年来一直困惑着她。母亲与父亲不同,父亲性子谦卑,母亲却有她的强势和心高气傲。母亲也常说:“若我当年读了书”,我通常连连打断,一句话给她噎回去,“那你指定看不上父亲,也就没有我了。”


当年高考失利,择校受限。父亲同事劝他:“女孩儿,又是家中老大,不读了,早些出来工作。”母亲一直到后来才敢与我提起这事,她知道我性子虽弱,但自尊心却极强。但若是我当年早听到这番话,若“本可以”,我估计也会追着骂过去。


母亲偶尔也会略带浅薄地笑着与我说:“那人家的女孩早出来工作,没几年和一个小保安好上了,家境不说,人品差,现今离了婚,带着孩子又嫁,新找的人看着比她爸还老。还是你乖,读书看来很有必要。”我知,母亲在读书的事上,大概由于自身原因,还是一直很支持我们的。而我这么多年来最感激父母的一点其实也是,他们永远都会支持我去做我想做的事,因为我微不足道的成就而为我感到骄傲,也许我不过是这凡世中的一粒沙,他们却始终把我当成瑰宝。


我也会打断母亲说:“不要妄自评论人家家事,你怎知人家过得就不好?不读书早些出来,那也是一种生活。”话是如此,前几年表弟中考,亲戚问我读什么中专好,我劝他,高中总要读罢,能读大学最好,将来也好多些路子。我在电子厂做过HR,也写过有关“流水线上的青春”,我是不愿意表弟也与那些厂花厂妹们一样,十几岁的青春还没有开始,就被埋葬在机器的隆隆声中。我若劝他读书,也不过是想他将来踏足社会能有更多的一些选择,有机会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东西当然更好。


我总说高考决定人生命运,其实更多的孩子已经被分化在了中考之后,高中的录取比例比大学要低得多。而那些早早就踏入社会的孩子,在选择权利相对少些的份上,多数是更辛苦的谋生。我以前也总说读书苦,入了世才觉得,“读书不觉已春深”,象牙塔外面的世界远比学校要复杂得多,而最怀念的,其实也是烂漫天真的读书时光啊。


我有同学,大学毕业后一天专业没做过,接了家里电缆生意,也是做得有声有色。他也说,早知如此读书干吗,早点出来不好?话是如此,可他当然也知道,书其实还是要读的。教育并不能带给人生命之光,却能在无形之中增加你生命的厚度。它赋予你的,其实更多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和思考的能力。


所以回归到: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借用龙应台写给她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到现在,我已经很不能理解我当初诟病农村的理由。每当我回到从小长大的村庄,一砖一瓦,一树一木都是我眼中最美的景致;那绿野蓝天,清新空气,篱笆围起来的菜园子,家中老屋,都是我心中最美好的向往。包括儿时一直抵触的乡音,听起来也是觉得亲切又朗朗。教育让我离开了故乡,但成长让我学会铭记。虽有时我也会想,若“本可以”,少接受一些教育,若我不是一个这么喜欢文字和幻想的人,现在的我是否就是一个更单纯的载体?没有故事里的风花雪月,踏踏实实地嫁给我们家后面的竹马小胖,安逸地待在我们家小镇上,是否也不见得不是好时光?


人生若有“本可以”,几番风雨几番晴。可生命从来不是一场“本可以”。“若你这一辈子只会说‘本可以’,那你真的是个懦夫。”可是我啊,我当然不是懦夫,因为我连“夫”都算不上,充其量最多也就是一个流泪也流血的小女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