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讲述了一个关于百万保险客服诈骗的真实案例,分析了诈骗分子的套路,并提供了警方提示和紧急通告。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诈骗案例介绍
文章介绍了一起涉及百万保险客服的诈骗案例,骗子通过精准报出个人信息和伪造的扣费通知,骗取受害者的信任,最终通过屏幕共享功能获取受害者的支付密码,远程控制手机转账。
关键观点2: 诈骗套路分析
诈骗分子通过伪造身份、引起恐慌、骗取信任、屏幕共享等步骤完成诈骗。他们利用受害者的恐慌情绪,让其点击安全链接下载涉诈APP,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从而获取手机权限和敏感信息。
关键观点3: 警方提示和紧急通告
警方提醒公众不点击陌生链接、不下载不明APP、不开启屏幕共享功能,接到客服电话要通过官方渠道二次核实。同时,发布紧急通告,全县人员非必要不得前往涉诈涉赌国家,如有紧急情况需提前报备审批。滞留国外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人员将受到严厉惩戒。
正文
你好,我是**百万保险客服",您在平台上开通了“某音百万保险”服务,若不及时取消,您的账户将在30分钟后自动扣款8000元!"
2025年3月10日,金水区居民孙女士接到自称“某音百万保险客服”的连环电话,对方精准报出其个人信息,称其
开通
“某
音百万保险”
服务,若不及时取消将每月扣费8000元,并声称可以
“协助取消”
该项服务。为骗取孙女士信任,骗子发送仿冒系统通知的虚假扣费截图,还要求孙女士点击其发来的链接,下载了两款APP。
随后,孙女士按指引逐步关闭抖音、微信、支付宝等平台的免密支付功能,期间诈骗分子通过APP的录屏功能,完整记录其输入的支付密码。
接着骗子以“协助操作”为由,远程控制其手机,利用已窃取的密码直接登录银行账户。
操作中孙女士的手机突然黑屏,仅1分钟后,账户内95万元便被转至陌生账户。
孙女士这时察觉异常立即报了警,警方紧急冻结资金,最终成功将钱款拦截。
“微信百万保障”
“支付宝百万保障”
“抖音百万保障”
“某某会员到期”
伪造身份 引起恐慌
诈骗分子首先假扮平台客服,用精准的个人信息和伪造的“扣费通知”攻破受害者心理防线。
骗取信任 屏幕共享
当骗取受害者信任后,再让受害者点击所谓“安全链接”下载涉诈APP并开启屏幕共享。最后说一句“我们帮您远程操作”,便让受害者的手机权限彻底沦陷,银行卡密码、个人身份信息、验证码通通泄露,最终将钱款全部转出,完成诈骗。
转款完成 真相大白
最致命的杀招藏在黑屏的60秒里:骗子将95万元拆成两笔跨行转账,既绕开大额风控提示,又利用时间差启动洗钱程序。等受害人惊醒时,部分资金已通过虚拟货币流向境外暗网。整个骗局如同一台精密齿轮,从伪造身份到资金消失,20分钟内完成所有咬合——而最初那个“关闭扣费服务”的善意提醒,正是启动齿轮的第一枚钥匙。
1、牢记
“三不”原则
:不点击陌生链接、不下载不明APP、不开启屏幕共享功能;
2、
接到“客服电话”务必通过
官方渠道
二次核实,凡是接到称不取消“百万医疗保险”“抖音会员服务”等业务将自动扣款并影响个人征信,再要求“远程协助注销账户”的行为都是诈骗;
3、
发现账户异常立即拨打110,并同步通过银行APP一键冻结账户
(黄金拦截期为转账后30分钟)。
为坚决贯彻省、市、县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和跨境突出犯罪工作,坚决遏制我县人员非法出入境从事涉诈、涉赌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现发布紧急通告如下:
一、全县人员
非必要不得
前往
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阿联酋、菲律宾、马来西亚、土耳其、印度尼西
亚
等国。
如有紧急情况确需前往上述国家的,应至少
提前3日
向户籍所在地社区(村)及派出所同步报备,并提供营业执照、房产证明(购房合同)、租房合同、有效劳动合同、公派出差文件等相应证明材料,经派出所将证明材料上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审核批准后方可前往。
三、若因未提前报备、审批被边境公安机关和国家移民管理部门拦截、通报、劝返的,将参照滞留缅北人员相关处置措施予以
严厉惩戒
。
警方正告旅居在上述国家的本国籍相关人员,严禁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同时请无正当理由滞留在上述国家的本国籍人员抓紧时间回国,向户籍所在地社区(村)及派出所说明前往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