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愤怒对别人有害,但愤怒时受害最深者乃是本人。”
多少人就此以为发怒可以惩罚激怒自己的人。
这可真是天大的误会。
托尔斯泰只说对了一半。
只是后一半。
当一个人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就算他怒火冲天,也没有人畏惧,更没人在意。
发脾气,是要看资格的;发脾气,也是要看实力的。
小时候,生活在偏远小镇上的我,有一种离奇的恶趣味,就是喜欢看泼妇骂街。
倒不是因为镇上特产泼妇,或者泼妇特别漂亮。
其实镇上的泼妇并不多。
可是,镇上的泼妇倒是特别活跃。每隔一阵,在街头就有一次轰轰烈烈的骂街表演,如同露天的戏剧演出一样精彩。
而且从不用担心缺少围观群众,虽然围观的大部分人都看不到演出的开头。
那年头,乡镇上娱乐活动少得可怜,毕竟乡下人没有现在的城里人会玩。
泼妇骂街,起因往往是各种清官难断的家庭琐事,不知道怎么就激发起来,从家庭内部辗转吵到街头,终于扩大成公众事件。
而所骂的对象,多半是长相老实、看起来怯懦少语的家庭成员,比如她老公。
骂街不棋逢对手是不是有点不光彩,她倒不考虑,因为老公老实,反而容易越骂越起劲,越骂越难听。
于是她胸中积攒了多年的怨气怒火,可以毫无顾忌地倾泻出来。同时嘴巴蹦出难听话,也是在向围观群众努力证明她发怒是合理的、正当的。
可惜,她错了。
兔子急了也咬人。
她老公终于忍无可忍,冲上去往她脸上狠狠抽了一巴掌。
泼妇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嚎啕大哭起来,哭得天旋地转、撕心裂肺,甚至就地躺下,开始撒泼打滚。围观群众当然更是哄笑起来,乐得不可开支。
打人当然不对。
但这一巴掌,把泼妇的怒气,抽了回去。怒气攻心,让她丧失理智,徒增笑柄。
发怒,很没品。
更糟糕的是,没有实力的发怒,伤害不了别人,除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愚蠢,折磨的是自己,羞辱的也是自己。
她的错误在于,过高估计了自身的实力,把别人暂时的忍让,当成了永久的懦弱。
那一巴掌,是个狠狠地教训。虽然她不会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