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农业守望者
除你以外,皆是他人。别人的故事,你的参照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观三农  ·  “桂字号”农业品牌 | 容县沙田柚 ... ·  11 小时前  
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  ·  春节后全国生猪价格连续两周下降,后市如何展望 ... ·  昨天  
CFC农产品研究  ·  【妙笔花生】22年行情能否复刻? ·  昨天  
CFC农产品研究  ·  特朗普继续挥舞关税大棒,巴西加入OPEC+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农业守望者

玉米涨价只会迟到,不会缺席!更大的行情在后面!2024年11月13日玉米价格行情

农业守望者  · 公众号  · 农业  · 2024-11-13 00:33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玉米价格的变化趋势以及背后的原因。自从玉米价格上涨至3000元后,每年都在递减下跌,但地租并未随之下降,给农民带来了新的思考课题。近期,东北港口玉米价格出现波动,期货市场注入强心针,但市场关注焦点仍在玉米质量上。文章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玉米价格下跌的原因,包括收购主体减少、谨慎悲观的情绪、生猪价格的影响等。此外,文章还提醒农民和贸易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卖粮,并强调玉米涨价与天气没有直接关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玉米价格变化趋势及地租问题

玉米价格虽然下跌,但地租并未下降,农民面临继续种植或降低地租的问题。

关键观点2: 近期东北港口玉米价格波动

东北港口玉米价格出现下跌后反弹的情况,市场关注焦点仍在玉米质量上。

关键观点3: 玉米价格下跌的多元原因分析

文章从收购主体减少、谨慎悲观的情绪、生猪价格的影响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玉米价格下跌的原因。

关键观点4: 农民和贸易商如何应对玉米价格变化

文章提醒农民和贸易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卖粮,并提出了在低点中找到高点卖粮的思考课题。

关键观点5: 玉米涨价与天气的无关性

文章强调玉米涨价与天气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生猪价格等密切相关。


正文

大家回忆一下,自从玉米价格涨至3000元之后,每年都在以200~300元的递减方式下跌,但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让人既“头疼”又“尴尬”的事情—— 只见粮价跌,不见地租降

这就给所有农民提出 新的思考课题 :“如果明年粮价如同老太太上炕,一年不如一年”,您该怎么办?是继续种植,还是努力把地租价格降下来?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24年11月12日,东北港口三天的时间跌了50元,玉米再次重新回到了价格低点, 然而就在昨晚,玉米期货突然翻红上涨,瞬间上涨了20元

给当前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效果如何,我们边走边看。

当下东北玉米价格下跌,大多数人的关注焦点仍旧放在“ 玉米质量 ”上,认为是玉米质量引发价格下跌。

但,我们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会发现新的问题:

以吉林地区为例

现在能收购的主要以基层烘干塔为主,但这些烘干塔因为市场压力之大,要么停收,要么拒收。



①停收的原因是仓容已经满负荷,同时粮源出口要么不顺价,要么卖不动。

②拒收的原因是农民积极出售玉米,但烘干能力有限,无法及时烘干。

③基层很多粮商害怕价格还会继续下跌,都在谨慎收购,害怕成本过高。

从这几种现象就可以说明, 一个 是收购主体较少, 一个 是谨慎悲观情绪做主导。换言之, 没有看涨预期之时 自然不会大张旗鼓的收购,人人都是惊弓之鸟

以东北港口为例

虽然大船小船一排排,但今年最盛行“ 签合同 ”,说明什么?说明不论是贸易环节还是饲料养殖, 收购的意愿都不是特别强烈 ,期货则成为采购标尺。



①生猪价格6、7、8这三个月,给了养殖户和企业回血机会,但从9月份开始,猪价直线的下跌,也让很多人在预判市场之时受到了伤害。


②生猪养殖恢复不及预期,在这种情况之下,散户为了降低成本,都在饲料上下功夫,就这给饲料企业提前了考验,如果在竞争之中脱颖而出,或者说是存活下来。

这就导致大家收购不积极,建立库存的意愿更是慎之又慎! 都害怕建立高成本让自己举步维艰,或者是现金流受到冲击!

以东北深加工为例

当下的东北深加工也是“泰山压于头顶”,为什么?



①前期华北玉米的超跌,使得东北深加工就压力山大。特别是山东深加工,对于原料成本的控制手段不是“二班”企业能效仿出来,前期东北深加工就倍感压力。


②后期随着东北玉米价格下跌,使得企业有了转机,也就是产品的盈利,但万万没有想到,山东深加工的收购价格再次回到了“原点”,使得东北企业更是头疼。

所以,当山东深加工每天数钱数到手抽筋之际,东北的深加工还在成本线上走钢丝。为了应对这种行情,也只能灵活调整收购标准和价格。

也正是这几个最主要原因,导致玉米一直在下挫。而天气导致水分大、霉变多、毒素高、集中卖粮都是“ 无稽之谈 ”或者是市场“ 炒作 ”的成分更大。

说难听些, 不排除 有基层粮商以此拿此来进行“ 压价 ”的嫌疑。

正是如此,即使12月份以后有涨价行情,也会因为情绪和卖粮节奏,抑制涨价的幅度。

这就给农民和贸易商朋友提出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