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Vlinkage
数据解读娱乐产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Vlinkage  ·  Vlinkage指数 | 1月30日剧综网播指数 ·  11 小时前  
我要WhatYouNeed  ·  当我向DeepSeek提问:女性主义者应当是 ... ·  昨天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注意!事关深圳燃放烟花爆竹→ ·  4 天前  
犀牛娱乐  ·  春节前芒果给湖南文旅添了几把火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Vlinkage

《射雕英雄传》局势逆转,徐克是老骥伏枥,还是江郎才尽?

Vlinkage  · 公众号  · 娱乐  · 2025-01-31 22:12

正文

据网络平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1月31日),2025年春节档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破40亿,单日票房突破10亿的话题也冲上热搜。《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六部热门电影各具燃力,在 2024年整年院线低迷的情况下,2025春节档的市场爆发力点燃了观众的观影热情,也提振了行业信心。

其中徐克导演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作为多年未在春节档发力的武侠电影,从预售期就引人关注,预售票房以3亿+排名第一。但上映以来,票房排名和排片比已降至第四名,对金庸武侠大IP的改编话题也在行业内外不断发酵,口碑两极分化严重,本文将聚焦该片改编的几个核心争议点,逐一进行剖析。

徐克武侠“重出江湖”,大场面磅礴震撼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属于重磅IP,金庸武侠原著小说以及83版TVB电视剧深入人心,是该片的先天优势,加上主演郭靖的演员肖战庞大的粉丝号召力,梁家辉、胡军、蔡少芬等老戏骨的主演阵容护体,使该片在预售期获得了极大关注,成为2025年春节档预售票房冠军。

该片的导演徐克曾执导过《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青蛇》等影史上赫赫有名的经典电影。在拍摄《笑傲江湖》和《东方不败》时,他大刀阔斧的改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他打造的林青霞版的“东方不败”,其亦男亦女的形象颠覆了观众对这一角色的既往认知,成为影史美谈。

观众对他此次是否能把金庸这部最有代表性的武侠小说拍好,自然怀有很高的期待。从影片效果来看,以“怪奇变”著称的徐克导演在这部《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中,首先在场景上融入了独特的武侠理解,电影中出现的屋顶打斗、桃花岛、大漠草原等一系列场景,突破了传统武侠江湖片的场景格局,赋予了别具一格的画面奇观,跳出江湖之“边缘”,显出了历史之“宏大”。

同时,徐克的武侠片既承袭了传统武侠片对武术真实性的追求,又在《蜀山剑侠传》等电影中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赋予动作戏奇幻色彩。此次在《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动作戏中,徐克也将武侠动作与“飞天遁地”的视觉奇观融合,展现了武侠动作戏的独特风格。特别是郭靖与欧阳锋的两次对弈,都带有强烈的玄幻甚至魔幻色彩。

如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在徐克的镜头下被赋予了隔山打牛的能量感,西毒欧阳锋的蛤蟆功则以黑气为特殊视觉符号,两者交手,御气而行,体现了正义与邪恶的对决,展示了人物的正邪属性。这种凸显玄幻感的武侠处理,也是徐克的一大特色。

在如今武侠电影式微的市场形势下,年过七十的徐克改编金庸武侠的确勇气可嘉。但在“合家欢”电影成为刚需的春节档,徐克想要凭借此片燃起观众的江湖热血,唤醒人们心底的侠义精神,还是很难。

旁白备受争议,人物瑕瑜互见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故事主要改编自金庸先生的同名原著《射雕英雄传》的第34章至40章,展现郭靖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代大侠,寻找因误会而分离的黄蓉,最后二人合力保护襄阳的故事。

在剧情的紧凑度上,影片长达146分钟,时间过长,想表达的内容也过多。有些地方稍显拖沓,节奏不够紧凑,重点不突出,加以郭靖的的画外音来连接故事,导致电影剧情略像拼图。

尤其是影片开篇,以郭靖旁白讲述和交代背景。走马观花式的剧情介绍,对于不了解原著的人来说,固然能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但很难从这种PPT式的介绍里感受到故事的魅力。

对于熟悉《射雕》人来说,前期大量旁白的开场,则有画蛇添足之感。故事开篇抓不住观众,即便后期重场戏出彩,也会折损该片留给观众的初印象。在高手如云的春节档,前期叙事上的硬伤,直接削弱了这部影片的市场竞争力。

影片聚焦于表达“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一主题,郭靖身怀绝世武功,却并未将武力用于个人称霸武林,面对国家的危亡、百姓的苦难,他挺身而出与黄蓉联手守护襄阳。这是该片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家国天下这一观念的继承和发扬,符合原著的表达和国人对武侠精神的向往,突破了以往武侠电影仅限于“情义”的格局。

很多观众表示,看完后的确让人感动,但也有观众质疑,“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本是中年郭靖在《神雕侠侣》中劝后辈杨过所说。而射雕中的青年郭靖人物设定笨嘴拙舌,由他最后说出一番“大道理”,有硬控的说教嫌疑,故事最后一番话令蒙古大汗成吉思汗退兵的大结局,也值得推敲。

83版射雕之所以深入人心,最重要的是以人物见长,每个人物都极具特点,活灵活现。那时候流行一段儿歌“傻郭靖娶黄蓉,蹦蹦跳跳的老顽童”。

反观这版射雕,肖战演出了原著中郭靖的淳朴与正直,扮相俊朗,表演中规中矩。庄达菲饰演的黄蓉英气十足,却与观众心目中活泼灵动、亦正亦邪的黄蓉有较大差距,大部分评论认为她难以比肩翁美玲版黄蓉,扮相也不够出彩。郭靖不够傻,黄蓉不够俏,两个主要人物塑造扁平,成长也稍显程式化。包括郭靖修炼武功的过程也略显平顺,个性展现不够鲜活立体。

相比之下,华筝公主这一角色虽然改动很多,却性格鲜明,敢爱敢恨,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观众正面反馈居多。反角大boss欧阳锋的塑造也颇为出彩,造型、台词各方面都有不一样的表现。这两个角色也表明,即使改编幅度大,只要人物够鲜明出彩,一样能被观众所接受和赞赏,一如《东方不败》的颠覆性改编带来的惊喜一样。

当然,影片的这些瑕疵并不影响它成为春节档一部吸引人走进影院的电影,特别是对于多年未在银幕上看到武侠片的影迷来说,该片依然别具吸引力。

结语: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主角由肖战这样的顶流演员主演,在预售票房上确实打赢了一仗,一路领跑成为预售冠军。但开画后,随着首播口碑反馈出炉,票房预测和排片迅速下降为第四。票房预测数据也很悬殊,从最高18亿到最低6亿。该片目前票房为4.5亿,比起稳居第一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仅为三分之一。

当下的电影市场日趋理性,IP流量和粉圈号召力都只能在前期吸引观众,后续能否真正在票房上持续发力,还得看路人观众是否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