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听到父母在家里很认真的交谈,时不时提及几所熟能详的初中,我才意识到表弟也即将小学毕业,面临初中择校这一难题。
五六年的我站在同样的人生十字路口时,迫不得已的做出的进入国际学校的选择,现在看来已然成为我人生中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跌跌撞撞进入国际体系,
一开始是有些恐惧的
我小学就读于浙江衢州,后因母亲工作原因,家庭分居两地。小学毕业后,我渴望去杭州与母亲团聚,于是放弃了直接升入小学连带的初中部,决定前往杭州求学。
然而,在体制内重点初中的选拔中,我屡遭拒绝,最终,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国际部成为了我唯一的选择。
英特国际部给我的感觉其实和我的体制内小学没有很大的不同。
最大的改变就是英语课变多了、难度变高了。
我还首次听说了以前从来没听过的托福考试。
初中第一个好朋友常常拿着一本新课堂的“托福基础3500词”在背。
在这样氛围的影响下,我稀里糊涂就在杭州某个机构报了托福课。我第一次接触托福的过程很崎岖,只考了54分。那个时候我对国际学校就产生了一定的恐惧,但更多的是想要学习英语、战胜这场考试的胜负。
就这样在英特待了两年,我发现我很喜欢国际部的氛围,于是更加坚定了自己出国的想法。
本来以为已经安稳的求学经历,又一次在初二即将结束的时候发生了转折。
初二快结束的时候我的机构跟我科普了很多上海的国际学校。在无数次对比英特和上海国际学校升学结果之后,我又产生了去上海的想法。当时我自己在小红书上做了很多搜索,也听了各种各样的升学讲座,最后确定自己想要读AP体系。
选择AP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二是我想读一个相对于IB来说灵活度更高的课程体系,
这样我可以有时间发展我的兴趣和课余爱好。
最后我锁定了上海的两所AP学校:WLSA和西南位育。
我的决定比较突然,好在爸爸妈妈一直对我的想法比较支持。确定要考上海的国际学校之后,我就参加了一些额外的“国高备考课程”--
准备的差不多后父母立即带我去参加了西南位育和WLS最近的招生考试。那一年我很幸运,两所学校都拿到了录取Offer。加上初一初二的两年我一直在进行课外的英语补习,我也很顺利的达到了两所学校的多邻国标化考试要求。
整体来说我的备考国高过程可以用“无痛”来形容,非常顺利。
最后在西南位育和WLSA之间选择WLSA原因其实非常简单,西南位育AP是体制内学校的国际部,而WLSA是一所纯粹的国际学校。
我很想体验一下纯纯的国际学校是什么感觉,于是就选择了WLSA。
我首先进入的是WLSA的初中部WLSA-XZY(新竹园)。刚进的时候其实挺不适应的,
WLSA
的课业压力和难度都比英特要大很多。
对于突然提升的课程难度我主要有两个应对方法。
在XZY的时候老师发给了我们很多非常厚、文字很多的英文原版教材。
一开始我很抗拒阅读里面大段的文字,后来慢慢发现其实英文的教材很厚是因为其内容细致完整,仔细阅读可以帮我对课堂内容产生连贯的、有逻辑的深度理解。
所以我开始主动在课前通过阅读课本预习,遇到不会的知识点也优先阅读课本,看看文字是不是能帮我理清思路。
在考前复习期间,我也会按照教材的编写逻辑整理我一个学期所有的笔记,制作针对学科的study guide,这总是让我的复习过程非常高效。
针对理科科目的学习,
我加入了
XZY
的
Peer Tutoring
(同伴辅导)活动
。我报名成为了Tutor,带着我的Tutee一起学习和复习知识点。这个过程帮助我认识了更多新同学,对知识点的阐述也让我对学习的内容更加熟悉。我可以非常有逻辑的整理自己所学并进行有效输出。
后来这种讲课式的学习也成为了我常用的自学方式,
我会对着手机录音自己给自己讲解题目。
我认为找到自己喜欢的自学方式也是适应国际学校环境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
现在我在WLSA ZX校区,已经算一名WLSA“老人”了。我现在常常觉得国际课程学起来对我非常得心应手,我也很享受这种比较多元、丰富的课程。
学习AP到底难不难?
WLSA提供开放了非常多的AP课程。在高二我选了在课内选了AP环境科学,AP英语语言与写作,AP化学,AP微积分,同时在课外自学了AP统计。
我认为一年考
5
门
AP
压力相对来说压力还是不小的,提前做好规划非常重要。
我首先了解了5门科目的难度和5分率,结合自身情况判断了自己要花更多时间在备考化学和统计上。
最开始学习这些AP课程时我主要还是通过
阅读
The Princeton Review, Five Steps to a Five
这些原版书
对知识点进行学习和整理,辅助课内的教学,保持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和连贯性。
在考前的一个月,我每周都会尽量每个科目各做一套模拟卷,保证自己的手感,并及时查漏补缺。在我考的5门ap中,很多同学可能觉得AP英语语言与写作是一门比较难的科目。
我认为
AP
文科确实难度比理科高,
并且这不是一门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的科目,非常依赖平时积累。我认为所有想考AP英语语言与写作的同学都应该在确认自己要考之后
立即开始进行大量课外阅读。
如
果觉得没有时间读整本的书,可以读一些Short Stories,加快阅读速度,增强语感,并且为写essay积累素材。
我的转轨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每一步都无比正确。感谢当年坚定且勇敢的我,让我有了今天的成长和收获。希望我的经历能给正在择校的你们一些启示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