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大学堂
与传统严肃的讲历史的不同,这里有最新鲜有趣又有料的历史秘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历史大学堂  ·  公元618年,隋炀帝到江都后,常将毒酒带身边 ... ·  11 小时前  
六神磊磊读金庸  ·  ​最近看烂片的痛,被《哗变》一把治愈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大学堂

公元618年,隋炀帝到江都后,常将毒酒带身边,对宠幸妃子说:贼人来了,你们先喝,然后我喝。真到那天,杨广没找到毒酒被缢杀

历史大学堂  · 公众号  · 历史  · 2025-02-23 08:00

正文

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坐在江都行宫的龙椅上,手中握着一杯酒,眼神空洞地望着殿外的火光。


他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仿佛已经预见了自己的结局。


曾经不可一世的帝王,如今却成了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


隋炀帝的暴政早已让天下民不聊生。


从611年起,各地民众纷纷揭竿而起,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


杨广逃到江都后,整日借酒浇愁,精神极度紧张。


他常常对着镜子喃喃自语:“好头颅,谁当砍之?”


他的恐惧并非没有道理。


江都的粮食即将耗尽,随他而来的御林军大多是关中人,思乡心切,纷纷逃亡。


杨广的宠臣司马德戡也动了叛变的心思。


一天夜里,司马德戡与部将裴虔通密谋:“将士们都想逃,我若如实禀报,陛下定会杀我泄愤;若不报,事情闹大,我也难逃灭族之祸。不如我们干脆反了!”


裴虔通点头同意,两人随即开始策划叛变。


与此同时,杨广在宫中却浑然不觉。


他早已失去了对朝政的控制,整日沉溺于酒色之中。


为了应对可能的叛乱,他甚至准备了一缸毒酒,对宠妃们说:“贼兵若来,你们先喝,然后我也喝。”


然而,当叛军真正攻入宫中时,毒酒却不见了踪影。


叛军攻入宫中的那一夜,火光冲天,喊杀声震耳欲聋。


杨广从梦中惊醒,急忙问身边的太监:“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太监战战兢兢地回答:“陛下,草料房失火了,大家正在救火。”


杨广信以为真,继续躺下休息。


然而,没过多久,叛军便冲进了他的寝宫。


杨广见势不妙,试图乔装逃往西阁,却被校尉令狐行达拦住。


令狐行达手持利刃,冷冷地说道:“陛下,请随臣西归。”


杨广无奈,只得跟随他下楼。


走到一半,他看到了裴虔通,顿时怒火中烧:“裴虔通,你也要造反吗?”


裴虔通面无表情地回答:“臣不敢造反,只是将士们想回关中,侍奉陛下回京师罢了。”


杨广被强行拉上马,叛军将他押往庙堂。


一路上,叛军的喊杀声震天动地,杨广的脸色越来越苍白。


他忍不住问道:“朕究竟犯了什么罪,竟落得如此下场?”


叛军首领马文举冷笑道:“陛下在外征伐,在内奢侈无度,致使壮丁丧生,百姓流离失所,盗贼遍地。你还敢说自己无罪?”


杨广无言以对,心中满是悔恨。


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


叛军将他押到庙堂前,准备处决。


杨广怕被杀头,便解下腰带,递给叛军首领:“用这个吧,给朕一个体面的死法。”


叛军首领接过腰带,冷冷一笑,随即将其勒死。


杨广死时,年仅49岁。


这位曾经雄心勃勃的皇帝,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他的宠妃们早已逃散,毒酒也不知去向。


萧皇后和宫人用床板做成棺材,草草将他埋葬在江都。


后来,唐朝将他迁葬至雷塘,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扬州城北。


杨广的死,标志着隋朝的终结。


这个短命的王朝,仅仅存在了38年。


杨广的苛政和荒淫,不仅毁了自己,也毁了整个国 家。


本期封面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