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师范大学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交通918  ·  太心痛!九胞胎一个都没保住 ·  23 小时前  
钱江晚报  ·  已停业!立案调查! ·  昨天  
浙江日报有风来  ·  2025年首场“高考”今天开考 ·  4 天前  
杭州交通918  ·  需求猛增!涨价至300元一盒,很多地方断货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师范大学

北师大“数字教育小院”!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北京师范大学  · 公众号  ·  · 2025-01-06 17:30

正文

近日,人民网发布《2024年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情况分析报告》,北京师范大学“数字教育小院”入选2024年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北师大已连续三年入选人民网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典型案例,2022年入选项目为“电影下乡——新时代大学生美育支教行”活动,2023年入选项目为“青春讲师团”朋辈思政育人平台。


人民网发布《2024年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情况分析报告》


“数字教育小院”

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践行教育家精神


自2023年起,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在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试点建设“数字教育小院”,开展“强师赋能”乡村振兴主题实践,将教育质量监测优势、数字化技术应用、师范报国人才培养相结合,组织“五育”学科特色夏令营、AIGC乡村教师研修工作坊等活动,探索数字化助推教育精准帮扶新路径,面向乡村教育振兴提供“造血”式服务。两年来,该项目辐射当地中小学校59所、乡村教师300余名、中小学生1000余名,产出覆盖语文、数学、英语、心理等全学科的优质AI应用教案50余例,获评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二等奖,包括该项目在内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梦·强师行”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北京师范大学“数字教育小院”具有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一是通过创新校地合作模式建立“长期挂牌、定期派驻、集中实践”长效多维帮扶机制,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在乡村课堂改革中的应用落地,创设“手把手”实操型、体验式的“小院研修”,助力脱贫摘帽县教师数字化教学水平提升;二是加强职前职后贯通衔接,为“优师计划”师范生搭建实习就业交流平台,鼓励师范学子“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培育“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储备力量。


数字教育小院建设剪影:AR技术赋能乡村英语课堂和乡村教师小院研修“照片墙”


北京师范大学建设“数字教育小院”赋能乡村教育振兴


北京师范大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优师计划”师范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及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结合学科专业优势和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教育发展实际,依托“数字教育小院”建设,建立“长期挂牌、定期派驻、集中实践”的长效多维帮扶机制,探索数字化助推教育精准帮扶新路径。


依托数字教育小院,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建设并围绕“数字教育小院”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助力紫云县教师数字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长效提升。一是建设“数字教育小院”。以紫云县印山书院为试点建设“数字教育小院”,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型教育技术为研修主题开展“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作坊”,参与教师近300名。挖掘并树立“数字化卓越教师”典型,整理本土化生涯发展经验,邀请优秀教师入驻“数字教育小院”,充分激发当地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性。二是提升教育教学数字化水平。推动数字化资源融入,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三个课堂”拓展优质教学资源应用面,提供相关培训,帮助教师会用能用、用对用好平台上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围绕优质课比赛帮助当地教师打造数字素养示范课,鼓励教师将先进教育理念和数字化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提升数字化资源应用成效,两年间共回收问卷500余份、开展访谈百余场、整理文本资料近百万字,收集紫云县教师多维数据并构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参与的内外因互动整合模型”,发掘县域教育的重点和痛点,设计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的精准帮扶方案。


创新校地合作模式,建立长效多维帮扶机制。开展结对共建并常态化推动校地之间的教育协作与资源互补,为紫云县教育数字化建设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撑。一是完善教育帮扶举措。发挥学校优势特长,全力支持紫云县各项教育改革,推动形成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等领域的帮扶举措。通过线下研修、线上直播等方式,开展校长、班主任、骨干教师、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教师数字素养、心理健康育人能力提升系列活动。二是选派学生挂职锻炼。选派3位研究生在紫云县进行为期3个月的挂职锻炼,组织开展教师素养提升等活动,推动学生将所学所思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切实行动。聚焦教育大数据、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县域高中办学质量等现实中的真问题,细致观察、扎实取证、科学分析,把课题研究和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三是组织暑期社会实践。联合北京东城区优秀教师打造涵盖德育、科学教育、体育、美育、劳育等多学科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包,现场开展新型教学示范课,服务县域十余所学校、累计支教200余学时,在知识建构、体验、实践中帮助当地学生拓宽视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优化队伍培养过程,推动“优师计划”走实走远。通过加强职前职后贯通衔接,大力培养“乐教、适教、善教”乡村卓越好老师,增强服务欠发达地区教育振兴的主动性、适应度与胜任力。2024年,紫云县教育局签约6名“优师计划”师范生入职紫云县民族高级中学。一是厚植优师生报国情怀。组织9名贵州籍“优师计划”师范生参与暑期实践,帮助优师生坚定从教初心,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师德养成教育。通过生涯规划团日、地方文化寻访、红色遗迹研学等活动,增进优师生对国情、省情、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了解。二是提升优师生数字素养。组织优师生参与建设“数字教育小院”,通过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作坊,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开展培训,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帮助优师生掌握大数据分析技术,着力培养面向未来的具有较高数字素养的乡村教师。三是搭建优师生交流平台。主动对接贵州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师资需求,及时掌握优师生就业动态和职业发展诉求,帮助优师生提前做好学涯和职涯规划,将优师生的个人职业成长融入区域教育质量提升,为培育“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储备力量。


相关链接:


【人民网】北师大学生实践团:让教育之光照亮更多未来


【中国教育新闻网】“数字教育小院”助力乡村振兴


【北京师范大学】走进中国乡土深处,讲述“小院”里的故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赋能乡村教育紫云实践纪实


-bnuweixin-


来源:人民网、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排版:付舒颖 王子依

责任编辑:谢羚 姜思宇


投稿/加入我们:[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