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晴朗,世界好像在逐日恢复常态。但近来那些每天都在上演的异象刻在了我们眼睛里。崇高的、温情的、残酷的、悲恸的、可耻的,时代的一粒灰落在这些异象中的当事人头上,最终变成一座永恒的大山。
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大年初一,一个武汉女孩因为得了冠状肺炎的父亲没有得到及时的救助,在网上发帖求助,但是因为把“吸氧机”说成了“呼吸器”,在微博上遭到了评论里无尽的辱骂和质疑。
微博截图
她为了证明身份贴出了父亲的诊断书、处方和各种医院信息,网络上的谩骂却更加恶毒(这些不堪的字眼在这里就不贴出来了)。
直到她在微博上写下“过世了”三个字,下面的两万多条评论变成了心痛和安慰。不知道在那两万多条的评论里,有没有之前恶言相向的人的愧疚和不安?
在别人的灾难面前,真相和善良谁更重要?
无论是网络暴力,还是现实中的暴力,人们时常被迫进入一种情绪激动的状态。而且并不需要太多的代价,“绝大多数人多多少少都有着想要受到别人赞赏的诉求。但是做好事,做惊天动地的事太难了。那么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谴责做坏事的人。”
这个世界的运转与我们每个个体都息息相关,怎样最大程度地保有善良?怎样甄别信息、明断是非?怎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避免伤害无辜的人?也是这场疫情带给我们的思考题。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误伤了善良的人,应该感到抱歉,但是就因此放过那些本就该被谴责的人吗?
最早大家对于网络暴力的印象是高圆圆主演的电影《搜索》,然而并不是只有成人才会施加暴力。在很多人熟悉的根据湊佳苗的小说拍摄的电影《告白》里,那些充当帮凶的施暴者,是那群在学校无忧无虑、自以为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孩子。
故事里一位单亲女老师的四岁女儿意外溺毙在水池中,警察判定为失足溺水时,老师知道另有端倪,她的女儿其实是被班上的两位学生杀害的,却并没有选择和警察翻案,因为她知道现在的少年法使得即使是杀人犯,在14岁以下也仅仅是写几篇忏悔书,就会被放回去。所以她决定以自己方式去复仇:当着全班同学面告诉大家,直树和修哉两位同学就是凶手。
后来这两位同学一位在家休学,而另一位继续上学,而在全班同学知道这两位同学是杀害老师女儿的凶手时,开始不断地欺凌还在继续上学的修哉,把牛奶砸向他的书包,不再有任何一个人和他说话。而对于不断受到欺凌的修哉饱有同情之心的班长美月,因为没有加入到制裁修哉的行列,而被质疑没良心站在杀人犯的一边,被逼着在众目睽睽之下和修哉亲吻。美月在心里默默发问:如果直树和修哉是杀人犯的话,那这些人又是什么?
电影《告白》剧照
人很容易站在正义的立场上去谴责非正义,哪怕“非正义”还没有被证实。在“非正义”被明确“恶”的名号之时,狂欢的人会更多。有时候“明确”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善良需要被张扬,世界才会更美好;恶意需要被制裁,世界才会更加公正。希望我们保持清醒,不要轻易用善良的刀鞘指向别人。以暴制暴,究竟是对善的维护,还是对恶的张扬?
在《告白》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率先发难的人,站在谴责最前线的人还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因为很可能只是自己孤军奋战。而跟着带头的人去做就简单了。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只要一句“我也同意”就足够了。这样既当了好人,还能发泄日常的压力,岂不是可以获得无法形容的快慰吗?一旦尝到了甜头,当一次制裁结束后,为了获得新的快感就会找寻下一个制裁对象吧。一开始的目的是要谴责罪大恶极之人,渐渐就会变成想方设法去制造能够制裁的对象了。到了这个地步,就和中世纪欧洲的女巫审判没什么两样了。愚蠢的庸人们忘记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自己并没有制裁他人的权力……”
英雄与坏蛋、善与恶在和平年代里不容易被凸显出来,但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涌现了无数勇敢伟大的平凡之人和令人发指的暴戾之徒,我们既能感受得到前所未有的爱心与善良,也目睹了倍于往日的形形色色的恶。
但在一些扑朔迷离的特殊事件中,我们总以为自己站在真相的那一边,挥舞着真相的大旗高喊正义。这时候,真与假、善与恶的分野,真的有那么清晰吗?自认善良的我们实际上与恶的距离有多远呢?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图片购买
《告白》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链接也可购买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