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4楼影院
一样的电影,不一样的影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网信江苏  ·  2024年江苏13市GDP出炉!苏州领跑5座 ... ·  昨天  
无锡博报生活  ·  2024年江苏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炉! ·  3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2024年江苏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炉! ·  3 天前  
现代快报  ·  江苏气象最新发布:-8℃!有冰冻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24楼影院

今天,我们为何还需要诗歌?

24楼影院  · 公众号  ·  · 2024-02-28 14:25

正文

从牙牙学语开始,学堂先生就教我们读诗。哪怕那时阅历尚浅,读不懂其中含义,也不妨碍我们感受字里行间的意蕴和美感。

每个中国人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


自古以来,诗歌在文学中都处于极高的地位。所有文学体裁中,诗歌是离语言最近的。


去年凭借小说《本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刘亮程,常常被问到,为何他的语言总是富有诗意?


他坦言,早年写诗对他后来的小说创作有很大影响,“可能我跟其他作家的不同之处就是,把诗歌意象经营成了小说故事,用诗歌的语言写小说。我对语言有自己的追求,我希望自己写的每一个句子都有无数的远方。”



事实上, 很多语言很棒的小说家和散文家,通常早年都写过诗。 知名当代作家苏童、阿来,外国作家纳博科夫、博尔赫斯、波拉尼奥、冯内古特、卡佛等,概莫能外。


他们的小说与散文中,诗化的语言,让读者在阅读时,一字一词都不愿跳过。


比如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开头一段,充满音乐性的诗意语言,一度被奉为写作教科书。


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得由上颚向下移动三次,到第三次再轻轻贴在牙齿上:洛——丽——塔。


好的诗歌,会开辟语言的疆界。


“不管你想写什么,都应该从写诗开始,因为诗歌是一切写作的起点和终点。” 诗人黄梵如是说。


这个春天,为了帮助更多文学爱好者进入诗歌殿堂,锤炼语言表达,我们找到国内7位著名诗人,历时半年打磨《南方周末诗歌写作课》,终于首发上线!


再过3天就要正式开课了!这几天购买了训练营版的小伙伴已经陆续入群。他们中有许多是已在专业文学期刊发表多篇诗作,甚至出版了个人诗集的专业诗人,希望在这里跟随前辈取经,继续精进写作。



也不乏各行各业的诗歌爱好者,在繁忙的工作之外,渴望用诗歌更好地表达生活、表达自我。


接下来一个多月,他们将跟随7位国内著名诗人,一起进入诗歌写作的殿堂。


你几乎在市面上看不到这样的顶级讲师阵容, 这些都是谈论当代诗歌绕不开的名字,是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诗人:欧阳江河、于坚、张执浩、张桃洲、黄梵、西渡、陈先发。


我们的讲师几乎揽获了 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文学奖等诗歌领域大大小小的重要奖项。


并且还 兼有诗人、教师、批评家等多重身份,所以他们比一般诗人更懂得要如何设计课程,大家才听得懂、学得透。


他们将从诗歌观念、审美到写作技巧,为你倾心讲述诗歌写作的秘密。


开课倒计时3天!

点击上图,立即加入学习↑


0 1

为什么要学习写作现代诗?



在我的理解里,最好的诗歌总是包含了人类心智最成熟的部分。而诗歌的奇异之处,还在于它给心智之成熟添加了一点不可知,不可说,以及一点迷惑。


布罗茨基说过, 读诗的人,生命一定比不读诗的人要靠幸福更近一些。 我深以为然……


诗歌的领域何其广阔,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的、媒体的活力,包括短信语言、微博语言,还有受翻译影响的文字等都包括进来。让人反感的东西,也可以在诗歌中作为一种矛盾、刺眼的东西而存在。我用诗歌的胃来消化钢铁、砖块和石头。


——欧阳江河

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得主


0 2

如何阅读和理解诗歌?



我们之所以需要诗,是因为我们自身还不够好。 诗歌一定是对人生的额外弥补,它存在的前提来自于我们对善意的渴望。 一切优秀的诗歌都无一例外地充满了类似的渴望。


现代诗和古体诗一样,只是人类传递情感的一种方式,类似于陌生人之间的“接头暗号”,如同我们在嘈杂陌生的人潮中蓦然听见了自己的乡音,而随之在内心深处泛起的阵阵涟漪。


诗歌和音乐有什么关系?它们都是一种声音,只是制造声音的材质不一样,二者在结构、音色、音高、调性等方面保持着高度一致。 从这个角度来讲,诗歌并不适合放在整体的文学范畴内来谈论,她更接近艺术——声音的艺术。


——张执浩

鲁迅文学奖得主


0 3

如何找到诗歌写作素材?



我们生活中那些再熟悉不过的经验,在经过诗的表达之后如果能够唤起一种陌生的其至别样的感觉,那么这首诗就算是成功了。


诗是对经验的更新,它会提示我们留意那些司空见惯、或者被磨损殆尽的经验,让我们一次次返回到那些经验中,沉思、品味、感动。


一种具有“实感”的经验,才能够保证诗歌文本的效力,也就是一首诗跨越时间、地域、语言的有效性。 一首远古的、别种文字的诗篇为何打动了我们? 那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具有“实感”的经验。


——张桃洲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研究员


0 4

如何用丰富意象写诗?



我在南京理工大学教授文学,因校外来蹭课的人较多,也受邀去各地开课。我写诗三十多年,教普通人写诗十几年,可以说一直在从事诗歌写作和诗歌写作教学。在我看来,普通人应该都学会写现代诗,诗应该成为常人精神交流的工具之一。


对于具体的诗作,所有诗歌其实只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直抒胸臆,二是意象。我一直强调新诗应该主要使用意象,原因在于意象表达充满歧义。 珍贵的文学表达,恰恰不百分之百仰仗字典含义,对含义采取适度的放任。让含义通过形象事物去长途跋涉,抵达意味无穷的世界。


——黄梵

钟山文学奖

紫金山文学奖得主


0 5

诗在语言中发生



我开始写诗很早,大概是在上初中的时候,翻看弟弟的新版语文教材,读到一些唐诗宋词,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振聋发聩的事情,我发现原来文字还能创造这么美好的东西。


在我看来, 诗在语言中发生,但语言的根在诗人的生命体验,词语和存在之间有一种严格的对应关系,它们为了生存而被说出。


精确是诗歌语言的本质要求,它既包括观察的精确,也包括感情的精确、感觉的精确、想象的精确,还包括声音的精确。 诗的技艺不是单纯的技巧,而是让题材转变为诗的能力,它所关涉的不是匠人的手感,也不是一般的语感,而是一种心感。 一流的诗总是与我们垂直相见。


——西渡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昌耀诗歌奖得主


0 6

怎样修改打磨诗歌?



修改和打磨诗歌,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千锤百炼,时而不如灵光一闪的妙手偶得。精益求精,时而不如暂时弃置一旁。


诗歌修改不是修补,而是再造。 我们在诗歌写作中都曾非常珍惜既有的创作成果,这种“想护住”的心态,决定了修改只是缝缝补补、敲敲边鼓,不大可能有突破性的修改结果,更不可能改出来一种全新的面貌。


当然,不是说所有诗歌的修改都需要“大拆大建”。我的意思是,在修改之前,要有“舍”的胆气。 有舍得之心在,哪怕一字未改,也是大大有益的。


——陈先发

鲁迅文学奖得主


0 7

我们为什么需要诗?



写诗是一种神启。1966年,我看着大街上在烧书。当时我12岁,心里疑惑,这些如此美丽的书本为什么要烧掉?几千年了,自从人类开始写诗以来,许多抽象之事都烟消云散了,只有诗穿越时间。


通过诗,人类一次次在语言中觉悟。 “修辞立其诚”。语言的工具性令生命成为陈词滥调的隐喻,令人麻木不仁,被物异化,堕落于蒙昧。诗是一种语言的复活、勾引,通过这种诗性的梦呓,兴观群怨,迩远,多识,人重新理解自身的处境,处于万物有灵的感激、喜悦、居敬、超越中。沉思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最终得以实现易经所谓的君子生命。


世界永远焦虑,诗却是一种定力。


——于坚

“第三代诗歌”代表人物

鲁迅文学奖得主


与市面上普通的诗歌赏析课不同,我们特邀7位杰出诗人,带你从 阅读、选材、意象、语言、修改 5个方面出发,系统搭建现代诗写作体系。


开课倒计时3天!

点击上图,立即加入学习↑


他们不仅会从思维层面,更从实操层面,教给你真正用得上的诗歌写作技法。


比如黄梵老师,有着十几年教普通人写诗的经验, 他的学生中,有不少从零基础一跃成为专业的写诗者,在《诗刊》《草堂》等专业文学期刊发表诗作。有的出版了个人诗集,甚至获得诗歌奖项。


他曾应邀赴台湾开办新诗写作课。班上有个中学语文教师,认为自己不能写新诗,但结业两年左右,就获得台湾某诗歌奖,也被台湾诗坛推为80后新秀,联合文学也出版了她的诗集。


黄梵老师深知普通人写诗的痛点难点。 很多人困扰“为什么自己写出来的句子总缺少诗意?”,黄梵老师会告诉你用一招“错搭”破局。


所谓“错搭”,就是将两个常人熟悉的旧事物,通过硬性搭配,创造出一个新事物,这样就产生了诗意——熟悉中的陌生。


举个例子,穆旦有首诗叫《野外演习》,第一节是这样写的:


我们看见的是一片风景:

多姿的树,富有哲理的坟墓

那风吹的草香也不能伸入他们的匆忙

他们由永恒躲入刹那的掩护


“多姿的树”是常见搭配,诗意寡淡,但“富有哲理的坟墓”是错搭,“哲理”与“坟墓”完全不搭界,就给人强烈陌生感,令诗意浓烈。

黄梵老师试听片段


再比如陈先发老师会通过拆解案例,讲解一首好诗是如何诞生的,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为什么很多诗歌看起来漂亮却打动不了人?


在陈先发老师看来,往往是缺乏细节。他认为, 诗歌本质上是对个人生命体验的忠实书写,越有细节就越真实、越有感染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