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认为我们的研究成果对您有帮助,请酌情在佣金派点上支持东吴军工团队(陈显帆、刘中玉),感谢万分。
【东吴军工】陈显帆18616532999/刘中玉18801026093
航天领域重大航天工程稳步推进,十四五有望继续较快发展。
近期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实现月面采样返回,面向商业市场的长征八号中型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专项顺利收官,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航天领域多项重大工程稳步推进。十四五期间载人航天工程、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卫星互联网等重大航天工程将进入实施高峰,载人月球探测、探月工程四期、深空探测专项等有望持续推进,有助于带动行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规模的增加。此外,国内商业航天有望继续快速发展,多型商业运载火箭进入商业化应用,商业卫星发射需求大幅增加,有望为航天领域带来新的增量业务,中国卫星、康拓红外、航天电器、航天电子等产业链核心供应商有望受益。
外部压力凸显国防建设紧迫性,国产替代与装备发展有望加速。
近两周美国相继公布最新的实体清单和首份军事最终用户清单,分别将近60家中国企业和机构列入限制名单。美国持续在南海和东海推动FONOP行动,本周两架美国B-1B战略轰炸机进入南海海域,2020年美国在南海FONOP活动次数创历史新高。随着对华政策的转向,美国对中国科技、军事等领域加强封锁,不断通过南海、东海、台湾等主权问题向中国施加军事压力。外部压力凸显了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以及国防建设的紧迫性,预计未来国防科技领域关键技术、核心产品的国产化进程有望继续加速,新型武器装备交付、列装的进度有望加快,军工产业的发展将迎来“装备放量+单位价值增加+渗透率提高”三重驱动。
聚焦行业高景气主航道,精选竞争优势突出的核心标的。
十四五将是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窗口,新型武器装备列装、换装步伐将明显加快,产业链各环节的业绩有望逐步释放,其中上游原材料、元器件是最早受益于行业景气提升的环节,且相对于分系统配套、主机厂而言上游环节盈利能力更强。军工产品对性能、稳定性要求较高,行业的进入壁垒高,各细分领域的大部分市场由少数供应商控制,且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在产能、交期面临更大压力的情况下,供应商面对下游用户仍有一定的议价能力。此外,规模效应带来盈利能力的提升,以及交付、回款改善带来周转效率的提升,将缓解潜在的价格波动产生的压力,因此在武器装备快速放量的背景下,上游竞争格局稳定细分领域中,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供应商仍将表现出较强的业绩弹性。
在下游重点装备集中批量列装,行业景气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我们看好军工板块的投资机会,投资主线上建议重点把握:
(1)军用新材料:碳纤维复材等新材料的需求有望受益于渗透率的提高和武器装备采购数量的增加,推荐
光威复材
,关注
中航高科、菲利华
。
(2)军用电子元器件:随着武器装备信息水平以及国产化率的提高,市场需求将快速增加,建议优选产品和技术具有竞争优势的标的,推荐
火炬电子、鸿远电子
,关注
宏达电子
;
(3)主机厂:下游主机厂具有景气度风向标意义,建议优选核心产品进入集中服役阶段的行业龙头,推荐
中航沈飞
,关注
洪都航空
;
基于军工行业景气度持续提高、核心军工企业业绩增长确定性强,我们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军品交付及收入确认进度不及预期;行业改革不及预期。
光威复材:
公司是国内军工碳纤维龙头,随着我国先进军机的持续列装和碳纤维复合材料使用率提升,公司在军工领域长期成长确定;公司开拓的风电碳梁业务正处于快速放量期,随着大功率风机占比提升以及碳梁使用率提升,也将实现持续增长;近年来公司不断提升管理效率,实现规模效应,盈利水平也稳步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6.66亿元,8.40亿元,11.31亿元,对应PE为69倍、55倍、4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军品订单交付进度不及预期;
碳梁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鸿远电子:
未来公司一方面能够受益于军工元件行业的景气,收入利润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公司是军工板块中少有的高ROE标的,未来随着募投项目开始贡献收益,公司凭借优秀的生产管理能力,ROE水平将继续上升。因此我们认为当前估值水平下,鸿远电子能够带来稳健的投资回报。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3.48亿元,4.33亿元,5.28亿元,对应PE为84倍、67倍、5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风险;
自产军用产品降价的风险。
火炬电子:
公司是国内军工MLCC 主流供应商之一,受益于行业景气自产元器件业务快速增长,代理元器件业务维持稳定,同时特种陶瓷材料业务经过多年产业化投入和市场拓展,目前正处于业绩拐点,预计材料板块2019年将首次实现盈利,2020年起成为增量利润来源。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为5.01亿元、6.13亿元、7.72亿元,对应PE 为58倍、47倍、3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立亚化学产线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新材料项目进度不及预
期。
中航沈飞:
公司是战斗机领域唯一上市平台,J-15、J-16等主要产品是空军列装/换装的主力机型,有望带动公司业绩较快增长。作为首家完成股权激励的军工总装企业,公司经营效率显著提高。此外,公司作为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总装企业,将受益于军品定价改革和采购模式的变化。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12.48亿元、14.23亿元、16.37亿元,对应PE为84倍、73倍、6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军用飞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军工主机厂现金流波动较大。
本期(2020年12月14日-2020年12月25日)上证综指涨幅1.48%,创业板指数涨幅5.69%,申万国防军工指数涨幅8.87%。
表1:军工板块本周行情总结
美国国会研究局提交关于战略核武器的报告。
据美国海军研究协会网站报道,美国国会研究局提交了《美国战略核力量:背景、发展和问题》报告,认为美国部署在远程导弹和轰炸机上的核弹头数量符合新《削减战略武器新条约》的规定,目前美国正在开发新的运载系统,以便在未来10~30年内部署。美国空军已启动“陆基战略威慑系统”项目,计划从2029年左右开始用新的导弹系统取代“民兵”Ⅲ洲际弹道导弹。美国海军已设计并开始生产新型“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将从2031年开始服役。美国空军计划在本世纪20年代采购新型B-21远程轰炸机及新型远程防区外巡航导弹。美国能源部还在对B61重力核弹和W80核弹头进行现代化改造和延长寿命。
(新闻来源:核信息院)
美国海军发布新版《30年造舰计划》。
据美国海上力量网报道,美国海军发布新版《30年造舰计划》,计划在2031~2033年达到国会规定的355艘舰艇规模,在2045年实现406艘有人舰艇,以及119艘无人水面舰艇和24艘无人潜航器的海军规模,2022~2051年的造舰计划将优先确保国防部和海军的战略威慑,继续建造“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并提高对“杀伤性/现代化”的投资,以形成对主要对手的非对称作战优势。
(新闻来源: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中俄关于相互通报发射弹道导弹和航天运载火箭的协定顺利实现延期。
据新华社12月15日报道,经中俄两国元首批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同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签署了《关于延长2009年10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相互通报发射弹道导弹和航天运载火箭的协定〉有效期的议定书》,有效期延长10年,自2020年12月15日生效。
(新闻来源:新华社)
美国海军审查40亿美元的信息产品系统。
据C4ISRNET网站2020年12月15日报道,在SolarWinds公司曝出旗下的Orion基础设施管理平台遭到黑客组织入侵后,美国海军决定对其下的40亿美元信息产品系统进行审查,审查将主要在四个领域进行,包括海军部用于传输、存储、计算、认证和操作的信息基础设施,为改造和升级提供支撑,以应对越来越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
(新闻来源:中国船舶信息中心)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发布新修订的《军队计量条例》。
据新华社12月17日报道,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发布新修订的《军队计量条例》,该条例共9章44条,明确了军队计量工作的主要任务、基本原则、管理分工等,以优化运行机制并保证军队计量工作在新体制下顺利开展,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新闻来源:人民网)
NASA火星采样返回计划进入下一阶段开发工作。
NASA 12月17日宣布,已批准将火星采样返回计划(MSR)推进到开发的第一阶段(阶段A),致力于任务和关键技术的初步设计, 这些任务包括一个由NASA牵头的样品返回着陆器和一个由ESA牵头的轨道器。
(新闻来源: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嫦娥五号探测器圆满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
12月17日,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在此次任务中嫦娥五号探测器连续实现我国航天史上首次月面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带样返回等多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画上了圆满句号。
(新闻来源:国家航天局)
SpaceX公司“猎鹰“-9火箭发射美国国家侦察局机密卫星。
美国东部时间12月19日9点整,SpaceX公司的“猎鹰”9-1.2型运载火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39号发射场点火起飞,为美国国家侦察局(NRO)发射机密卫星,该任务编号为NROL-108,是SpaceX公司2020年第26次暨最后一次发射,标志着SpaceX第70次成功回收一级助推器。
(新闻来源:国防科技信息网)
洛克希德-马丁以44亿美元收购火箭发动机制造商。
据财联社12月21日报道,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0日表示,同意斥资44亿美元收购美国火箭发动机制造商——洛克达因航太控股公司,在获得美国监管部门和洛克达因航太控股公司股东的批准后,该交易预计将于2021年下半年完成。
(新闻来源:财联社)
国产大飞机C919首降武汉天河机场。
据新京报报道,2020年12月21日15时32分,国产大型运输机C919在武汉天河机场圆满完成验证试飞,这意味着它向取得适航许可交付用户使用又迈近了一步。
(新闻来源:新京报)
美国批准2021财年核能拨款。
据世界核新闻网站报道,2020年12月21日,美国国会批准了2021财年《综合拨款法案》,为2021财年政府开支拨款1.4万亿美元,其中为能源部拨款420.4亿美元,这包括为核能办公室拨款15亿美元,用于核能研究、开发和示范活动,该拨款标志着核能在美国不断发展脱碳经济中的重要性。
(新闻来源:
核信息院)
美国继续订购“海军多波段终端”。
据军事宇航电子网2020年12月22日报道,美国海军信息战系统司令部与雷声公司情报与太空分部签订4880万美元合同,继续生产“海军多波段终端”及相关备件,这是美国及其盟友国家海军使用的新一代卫星通信系统,可支持水面舰、潜艇计算机网与全球信息栅格之前的无缝连接,计划于2022年5月完成。
(新闻来源:中国船舶信息中心)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据新华社报道,12月22日12时37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首次飞行试验,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实施,火箭飞行正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新闻来源:新华社)
美军将为其六代机配备人工智能副驾驶。
据美国《大众机械》杂志网站12月23日报道美国空军正在秘密研制的新型战斗机将在一年内开展设计、制造和相关测试工作,而这款战斗机将配备人工智能(AI)副驾驶,可以让人类飞行员更专注于那些为人类保留的任务,比如批准发射武器、更改飞行计划以及与基地分担部分,将相对简单的任务,如通信、威胁监控、网络安全和导航等交给AI副驾驶。
(新闻来源:环球网)
【新光光电】关于自愿披露日常经营重要合同的公告。
公司近日与某单位签订了关于XX长波红外成像光学镜头的产品生产合同,合同金额为 7,425.00万元人民币,合同自双方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合同章(公章)之日起生效。
【江龙船艇】关于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
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分公司自2020年1月1日至本公告披露日,累计获得的政府补助共计482.42万元人民币,其中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资金为107万元,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资金为375.42万元,上述补助均以现金形式补助,截至本公告日,补助资金已全部到账。
【新研股份】创业板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
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424,028,268股(含本数),不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30%,最终发行数量由董事会根据股东大会的授权、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及最终发行价格与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协商确定,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20,000.00万元,由控股股东嘉兴华控以现金人民币方式全额认购并构成关联交易。
【北斗星通】关于收购控股子公司股权的关联交易完成公告。
公司于2020年9月24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四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收购导航产品事业部核心员工持有子公司股权暨关联交易议案》。2020年12月15日,上述交易已完成股权过户及相关的工商变更手续,现北斗星通持有北京北斗星通定位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海特高新】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协议转让部分股份暨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
公司于2020年12月15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李飚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LIZAICHUN先生的通知,获悉李飚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LIZAICHUN先生与青岛金水海特投资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14日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拟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合计持有的公司股份63,456,100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8.3849%)转让给金水海特。
【新光光电】关于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关联交易公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拟委托新光光电研究开发《红外、可见光导引头工程样机研制》、《便携式班组激光防御系统样机研制》、《激光单像素成像雷达样机研制》项目,上述合同将在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后生效,合同金额累计为217.7万元人民币,本次关联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亚光科技】关于控股子公司收到特殊机构客户产品订货通知的公告。
公司控股子公司成都亚光近日收到与特殊机构客户签订的订货通知,由于其型号任务要求,向成都亚光订购一批限幅器、延迟线等元器件、模块和组件产品,总金额为50,754,988元人民币,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2.30%,并保证该批产品于2021年8月底前分批次按期全部交付,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
【中航机电】关于子公司所属西安庆安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公司于2020年12月23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子公司所属西安庆安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同意子公司庆安集团拟将控股的庆安制冷与机电三洋进行整合重组,重组方式为“新设合并”,本次重组对手方机电三洋的控股股东为北京航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其为公司控股股东中航机载系统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本次重组构成关联交易。本次重组完成后,预计庆安制冷不再纳入庆安集团合并报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