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金融深度
深度关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艾邦高分子  ·  【邀请函】2025年第五届先进尼龙材料产业论 ... ·  9 小时前  
艾邦高分子  ·  【邀请函】2025可持续环保材料论坛(5月2 ... ·  昨天  
艾邦高分子  ·  DOMO化学中国工厂取得GRS证书,可持续发 ...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突发!北京知名高校发生高坠事故!当场死亡!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上海交大窦红静团队/长征医院曲乐丰、职康康团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金融深度

第三方支付迎利好,将按0.35%年利率获央行付息

新金融深度  · 公众号  ·  · 2020-01-07 18:32

正文

文/小新

编辑/初九


据财新网1月7日消息,第三方支付备付金相关政策有所调整,从原来的不计利息,变成三年内央行按0.35%年利率按季结息,并用其中的10%作为行业保障金。 据报道,该政策的实施时间为2019年8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后续将根据评估情况进行调整。
此次备付金计息对于支付机构而言可谓一项久违的利好。 0.35%的年利率收入对于支付宝、财付通等头部机构来说虽然影响不大,对于中小机构虽说数额不大,但“苍蝇再小也是肉”,特别是在最近趋严的监管态势下。
据了解,所谓备付金,是指“支付机构为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而实际收到的预收待付货币资金”。 简单来说,就是预备支付的资金。 最常见的场景即在淘宝购物时,都会先把钱打到支付宝的平台,收到东西确认收货之后支付宝再把钱转到商家账户里。 从买东西到收货期间,这笔钱就是备付金。
也就是说,这些资金所有权属于客户,但实际操作中,控制权包括利息受益均属于支付机构。 而挪用备付金已经成为行业明规则,甚至卷款跑路事件时有发生。 2016年,上海畅购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就挪用客户备付金,造成资金风险缺口达7.8亿元,涉及持卡人超过5万人。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曾指出,很多第三方支付机构说是要搞支付,通过科技提供更好的支付,但是有的支付机构实际上眼睛就瞄着备付金。 “来了以后可以有利息收入,也可以做其他的投资从中获取收益。
2018年6月29日,央行发布《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即“114号文”),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 2019年1月14日,114号文要求的备付金100%集中交存大限,交存之后,备付金不再计算利息。
移动支付网专栏作家乐天曾表示,预计全行业备付金总额约在1.17万亿元,以支付宝和微信的市场份额估算,两家机构产生的备付金应该分别在6000亿元、4000亿元左右。 按照年化1.265%左右的协议存款利率计算(最高上浮10%),实现100%交存后,支付机构利息收入较之前将减少约148亿元。
而今央行再次计算备付金利息,或与前两日的消息有关。 据21世纪经济报道,银联和财付通双方已经实现银联二维码网络与微信支付网络的全面贯通,二维码支付将从试点地区陆续扩大到更多地区,最终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转账、消费等场景的全面互扫互认。 网联也正在推进跨机构扫码支付。
0.35%的利息对于盈利方式多样的腾讯与蚂蚁金服来说,备付金上收影响有限。 但是对于营收模式较为单一的中小型支付机构来说,是不小的利好。 按照当前市场占来看,即使仅有10%左右的备付金收益可以让200多家中小支付机构获益。 虽然少,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支付机构的经营情况。


--END--


【转载、合作请联系】

XINLANDANG521


延伸阅读
世间再无P2P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