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园区)位于防城区文昌大道(北部湾大道-环城路)路段,该路段限速60km/h,沿线涉及北部湾大道路口、行人过街路口、环城路路口三个路口。该路段是连接防城区与港口区的交通节点之一,通行需求旺盛,日均车流量高达10000辆,其中货车流量占比约30%。
图1 路段位置示意图
北部湾大道-环城路路段东往西方向存在3个主辅道绿化带开口,由于3处开口的功能指示牌设置模糊,导致部分货车从这3处开口转入辅道行驶,与辅道内非机动车形成机非混行局面,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图2 沿线绿化带开口位置示意图
图3 货车通过开口进入辅道行驶
环城路路口货车流量占比大,东进口部分右转货车不按右转车道行驶,而是占用辅道右转且不按右转信号灯指示通行。由于货车右转盲区较大,对辅道内直行或等待信号灯放行的非机动车构成较大威胁,极易引发碰撞事故。
图4 货车占用辅道右转
医院门口处的行人过街信号灯线路早前由于修路时电缆被压断而发生故障,导致该行人过街信号灯及电警监控等设施缺失。加之此路段车速较快,行人过街时,存在安全隐患。
图5 行人过街路口车辆通行速度快
(1)标线磨损严重
由于大量货车途径环城路路口及西往东方向路段,导致路面磨损严重、坑洼较多。同时,货车飘洒或携带的泥沙、碎石污染及遮挡路面标线,使车道分界线、减速标线、行人横道线磨损较快,对规范行车路线、行人过街安全存在较大影响。
图6 路面磨损及坑洼导致交通标线磨灭
(2)护栏缺少维护
路段中央分隔护栏不连续且有缺口,侧分带护栏部分损坏,从而导致行人通过护栏缺口横穿过街的风险增大。
图7 中央分隔护栏不连续及护栏损坏示意图
为改善沿线路口的通行秩序,提升通行安全性,缓解交通拥堵问题,防城港交警依据“路口与路段一体化、时间与空间一体化、设施与信号一体化”的原则,实施了一系列改造措施,包括降速管理、优化主辅道开口、保障行人过街路权、强化路面管理、完善隔离护栏等,以减少交通安全隐患,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
在进入北部湾大道至环城路路段(医院路段)前实施限速管理措施,将该路段北部湾大道路口西出口原限速标志由“60km/h”调整为“40km/h”,并增设辅助标志“医院路段”,以减缓车辆行驶速度,降低安全风险。
图8 限速标志更改
进一步明确路段3个开口的功能,以分离车流冲突。
(1)将各开口处的绿化带端部进行延伸,设计成便于车辆单向通行的楔形出入口,并在这些出入口处增设反光防撞桶。
(2)第一开口端部及北部湾大道路口北进口右转车道渠化岛端部,各增设一块“辅道内禁行货车”提示标志;第二、第三开口处端部,增设“分隔带左侧行驶”标志,并增设辅助标志“货车”。
(3)主路汇入辅道进入医院的开口端部增设“医院入口”标志,指示前往医院的车辆从该开口驶入。
(4)行人过街前方辅道转入主道的开口地面,增加“向左合流”标线。
图9 各处开口优化措施示意图
(1)启用行人过街信号灯,与北部湾大道路口、环城路路口进行联控。信号灯启用前期,由辖区大队安排警力到现场维持秩序,劝导过街行人按照行人过街信号灯指示通行。
(2)加大该行人过街信号灯启用的宣传力度,科普行人过街知识。
(3)增加行人过街信号灯配套的电警抓拍及交通监控电子设备设施,以减少交通违法行为。
图10 行人过街路口启用信号灯
(1)协调道路主管部门加强路面维护和卫生环保工作,及时修补损坏路面,持续加强路面扬尘及货车渣土掉落路面治理,确保路面干净整洁。
图11 路面修复
(2)协调城管部门定期管理绿化植被,若出现绿化植被遮挡交通标志现象,应及时修剪,保障交通标志视认性。
对原中断的中央分隔护栏进行连续设置,及时修复已损坏的护栏,避免行人通过护栏缺口横穿过街。
图12 中央分隔带护栏修复
各项治理措施实施后,北部湾大道-环城路路段通行秩序、通行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路段货车、非机动车各行其道,混行情况消除,非机动车通行安全以及行人过街安全均得以保障。该路段2024年交通事故较2023年同期相比下降31.25%。
本案例聚焦医院周边路段存在的主辅道绿化带开口指示不清晰、车型混杂混行、行人过街隐患大、交安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因地制宜实施治理措施,有效保障了交通安全和秩序,极大地减少了交通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