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情人节,反正也是一个人过,学习正当时!
欢迎大家翻开小腾老师的第一篇“学习周
记”,年初立下博学 Flag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本期小腾战“疫”之“加
油战”,根据
技能提升、行业洞察、职业发展
三方面的在线学习计划,小腾老师一共学习了9门鹅厂人都在学的精品课程,一起来看看我第一周“勤练内功”的学习情况吧!你是否和小腾一样get到了这些收获?
学习时间:
星期一 7:00-9:00
学习课程:
《运营越来越难?看丁香医生如何逆袭涨粉》
内容总结:
健康界网红、丁香园副总裁、丁香医生品牌创始人初洋谈及做丁香医生的初心,分享用户增长逻辑的
4条黄金法则
,首次回溯权健事件,了解
新媒体借势营销的运营之道
。
收获
:新型冠状肺炎爆发期间,丁香医生快速响应,科学辟谣。腾讯大学《临厂发挥》节目,邀请到丁香医生创始人初洋,分享
运营之道及4条用户增长法则
。疫情下各个产业有所滞后的时候,新媒体却正是快进之时。
学习时间:
星期一 12:30-14:00
学习课程:
《做产品怎能不懂用户研究》
内容总结:
腾讯用户研究中心总监黄利贤,分享最实用的有效且高效的
用户研究知识
,讲解了如何在研究设计上杜绝风险、如何在
研究执行上保证高效
、如何在
研究总结上把控质量
。
收获
:互联网产品,是满足用户各类需求的工具。要想提供准确的用户洞察,用研知识必不可少。这门课程彻底全面地学习了无论是在
产品功能的设计、产品活动的运营还是市场营销的策略
都能用上的用户研究方法!
学习时间:
星期一 19:00-21:00
学习课程:
《哔哩哔哩陈睿:做社区,数据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感觉》
内容总结:
在极客公园总裁张鹏对话哔哩哔哩董事长兼CEO陈睿的这段对话里,陈睿回顾了过去十年,有他对
社区产品的深度思考
,有他
探索 B 站商业模式
的心路历程,还有他本人对 B 站下一个十年的期待。
收获
:
B站是我们这代年轻人都不陌生的社区,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它背后的故事,创业路上坚定向前走时梦想就会闪闪发光。陈睿说“
社区和其他互联网产品一样,必须要变化,要与时俱进
",小腾也在期待下一个与时俱进的十年会发生些什么,拭目以待。
学习时间:
星期二 19:00-21:00
学习课程:
《陈铭:工作与生活中的思维与表达》
内容总结:
陈铭老师在《奇葩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程里老师解读了说话背后的
思辨精神
,分享了工作与生活中的思维与表达。演讲中指出了大家沟通时的最大问题,并介绍了
两种表达框架
,分析了
语言魔化的核心
,最后还分享了
演讲台上的9个最实用的小技巧
。
收获
:
陈铭老师是“全世界最会说话的年轻人之一”、“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的谦谦君子”,全程演讲幽默风趣,接触到一些
反以往认知的知识
,意犹未尽的一门表达课,多多实践终将成就说话的艺术。
学习时间:
星期二 13:00-14:30
学习课程:
《
董如峰:如何与职场焦虑做朋友》
内容总结:
知名心理咨询师董如峰关于“如何与职场焦虑做朋友”的主题演讲,董如峰谈到了职场上如何
建立人际安全感、如何获得价值回馈以及解决职场焦虑
的最佳方法。
收获
:
职场焦虑是每个人都要攻克的职场难题,掌握正确的方法能够早日走出困境。
疫情的特殊时期更需要面对这个问题,
听了董老师的分享豁然开朗,
多把精力放在自己职场目标相关的事上,职场焦虑将逐渐消除
。
学习时间:
星期三 12:00-14:00
学习课程:
《金牌公关李国威:拒绝中年危机,忠于专业是离开平台的底气》
内容总结:
闻远达诚管理咨询总裁李国威分享了他
关于危机公关以及职场、中年危机等
的看法。他认为,职场生涯主要有三个阶段,摆脱工作压力的方式就是不停去变化,
不断地去校准自己的位置
。
收获
:
对职业生涯进行整体思考,
一步步价值的升华就是解决职场中年危机的最好方法
,不断校准自己的位置能摆脱很多工作压力。避免出现或即将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都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对自己目前和以后的职业发展有一个预判。
学习时间:
星期三 20:00-22:30
学习课程:
《陈春花:共生-未来组织的进化路径》
内容总结:
北大国发院的管理学教授陈春花做分享。面对时代带来的企业组织变化的三大挑战,举例海尔、华为、温氏集团、云南白药四个企业的四种企业改革模型,提出了
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共生型组织
。阐述了何为
共生型组织
,回答了
如何构建共生型组织
。
收获
:
陈春花老师是一个优秀的管理思想家,带来的课程干货满满。企业组织的发展紧跟时代特征,
当下疫情给企业带来的严峻挑战也终将促使各个企业组织快速找到一条进化路径
。持续的探索下未来企业组织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
学习时间:
星期四 19:00-21:00
学习课程:
《吴晓波:互联网下一个20年,如何开启新商业文明?》
内容总结:
著名财经作家、《腾讯传》作者吴晓波带来的主题演讲,分享了“科技向善”提出的背景以及对“科技向善”的理解,同时进行了关于“善”基础层面上的三个讨论:第一个问题是共识的机制以及共识前提下的
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