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物
最好的中文人物报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人物周刊  ·  代购围困胖东来 ·  昨天  
人物  ·  张信哲还在唱情歌 ·  2 天前  
环球人物  ·  “真香哥”年入百万 ,讨厌做网红 ·  3 天前  
南方人物周刊  ·  鸟击疑云下的韩国最大空难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物

陪特朗普和习近平夫妇游故宫的「看门人」

人物  · 公众号  · 人物  · 2017-11-10 09:00

正文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中国之行第一站定在故宫博物院即使在故宫停止接待游客的当日,特朗普的专车也没能进入紫禁城——两国元首夫妇坐着电瓶车游览了约72万平方米的故宫。


外宾车辆不准进入紫禁城的提议,正来自此次全程陪同游览的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身为政协委员的他递交了一份提案,建议任何来宾的机动车都不能再穿行紫禁城开放区,即使是国家元首。因为外宾车辆驶进紫禁城,经常引发观众不满,车队穿过门洞时又要组织观众避让,容易发生拥堵踩踏事故。在他的坚持下,即使面对81岁的印度总理辛格,故宫也没有破例,而是从钓鱼台调来电瓶车,解决了问题。


故宫博物院院长是副部级职位,但对外,单霁翔总说自己就是给故宫「看门」的。每天早上不到8点,单霁翔就出现在紫禁城里。他是少有的走遍了故宫近一万间房舍的人,光鞋就走坏20多双。


《人物》曾在2015年末专访过这位「看门人」,单霁翔每天迎接的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博物馆观众群体。古老的故宫经历着怎么样的新变化,在故宫里工作的人和这座近600年历史的宫殿又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不妨再重温一次





文 | 王晶晶

编辑 | 季艺

摄影 | 黎晓亮




《清明上河图》在故宫武英殿展出的最后一天,晚上8点,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突然出现在殿外的广场上,61岁的他向依然排在长队中的观众承诺,一定等到每个人看完展览,绝不提前闭馆。


「你们还有什么要求?」单霁翔问。


「白天买的水都已经喝完了,能不能给我们烧一些水?」有人试探性地问。


当时气温已经开始下降。单霁翔赶紧和几个同事去厨房烧水,沏了2500杯茶送到队伍中。


几个小时后,单霁翔回到武英殿外时,等待观展的长队依然缓慢前行。有的观众在队伍里开玩笑地嚷嚷着:「有没有饭啊,都饿了。」单霁翔赶紧说「行!」他让员工准备800盒泡面送来,「管够」。


那天夜里,直到最后一位观众离开,武英殿才关上大门,当时已经是次日的凌晨3点45分,「我想,这在中国,在我们各个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历史上,还是很少见的。」时隔一个多月,单霁翔向《人物》记者回忆起当天晚上的情景时这样说。


201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为了这个特别的时刻,故宫历时两年筹备「石渠宝笈特展」,《伯远帖》、《兰亭序》、《洛神赋图》等283件珍贵书画藏品首次集中展出,《清明上河图》更是近10年来首次展开全卷。每天清晨,人们一进宫门,就一路小跑到武英殿外排队,最长时要等10个小时。媒体将这个现象称为「故宫跑」,已经很久没有一个艺术展能够制造这样的影响了,「石渠宝笈特展」两个展期共接待观众约17万人次,是今年最受瞩目的文化事件。


拥有着近600年历史的故宫,面对着全世界最为复杂的博物馆观众群体。10年之间,故宫的观众从700万增加到1500万,「世界没有一个博物馆每年要接待1000万以上观众。」单霁翔说。故宫的观众来自世界各地,来自不同阶层,单霁翔经常看到,一些从边远地区来的劳动群众,自己带着水,带着干粮,「他也要来故宫,他也要来看,他认为这是一个中华传统文化,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


面对特殊国情,单霁翔选择站在「观众」这边。他服务的「观众」不仅仅是中产阶层,还包括环卫工人、公交司乘人员这些看上去与艺术没什么关系的群体,他们甚至获得了在淡季免费开放日参观的许可。「我不是摆老资格,我当过两年农民,10年工人,农民想什么,工人想什么,我相对来说知道一些。」他笑着说。


这位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向公众承诺,绝不会通过提高门票价格来限流,「我们提高票价,颐和园、天坛都会跟着涨,这就成了文化事件了,甚至有可能影响全国的旅游景点。」在他看来,故宫不属于某个阶层,而属于所有公众。


这样的立场也给单霁翔带来了麻烦。刚上任的那个冬季,环卫工人曾从故宫外的护城河里捞出1万多根吃过的玉米芯。在故宫里,他弯着腰捡垃圾至少上千次,「非常锻炼身体」。2008年,故宫博物院公布限流措施,每天限售8万张门票,可在黄金周第二天宫门就「失守」了。「到了8万人的时候,后面队还排着呢。中午人最多,上千个旅游团的小旗子。我们关了卖票窗口,观众就拍玻璃、几百个人喊。怕出事,最后限流失败了。」单霁翔说。那一天,故宫观众人数超过12万,午门的三扇大门全部打开缓解客流。后来,故宫博物院决定选择「更智慧的做法」,对旅游团队采取预约制,对御花园这种狭窄区域实行分流限流,不断采取措施鼓励网上预约购票,加大网上购票比例,3年后才终于有了一些成效。


故宫博物院院长是副部级职位,但对外,单霁翔总说自己就是给故宫「看门」的。每天早上不到8点,单霁翔就出现在紫禁城里。他是少有的走遍了故宫近一万间房舍的人,光鞋就走坏20多双。


采访这天,《人物》记者带来一张1997年的老报纸,上面有一篇关于单霁翔的采访。那时他43岁,是北京市文物局局长,负责故宫周边的筒子河整治工程,「要把壮美的紫禁城交给下一个世纪」,他立下了这样的目标,那时他未曾想过日后会成为故宫博物院的院长。


18年后,看到这张当年的报纸,单霁翔喃喃自语:「犯了一个大错误!」他向记者解释,当时治理筒子河,附近的住户和单位搬迁,但是围房没有保护下来,有关部门一夜之间就把树种上了。清华大学的陈志华教授当时就说,故宫外面绝对不能种树,会有危险。结果2011年故宫发生失窃事件,小偷就是借助这排树逃跑的。单霁翔至今都很懊悔,所以他希望恢复围房,把树移走,弥补自己当年的失误。


2012年,单霁翔来到故宫工作时,这座古老的紫禁城刚刚经历了备受争议的事件。他迅速在紫禁城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59栋办公彩钢房、1980年代以来添建的现代建筑,都要逐步拆掉;14年没有更新的安防系统进行完全更新;他向公众承诺,故宫的开放面积将不断扩大,并在每个区域增设展览,让故宫真正成为故宫博物院,而不仅仅是旅游景点。「故宫应该是有尊严的故宫。」他反复强调这句话。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身为政协委员的他递交了一份提案,建议任何来宾的机动车都不能再穿行紫禁城开放区,即使是国家元首。因为外宾车辆驶进紫禁城,经常引发观众不满,车队穿过门洞时又要组织观众避让,容易发生拥堵踩踏事故。在他的坚持下,即使面对81岁的印度总理辛格,故宫也没有破例,而是从钓鱼台调来电瓶车,解决了问题。


单霁翔被媒体称为学者型官员,他曾写过,《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提升」》《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这两本书的标题是他对博物馆的理解。「你要办出真正的博物馆,不是追求数量。」在他看来,更重要的应该是每座博物馆都提高自己的质量,不能关起门来想当然,要让观众愿意走进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的定位不要只是说,我做了什么,就够了,而是要大家要求你做什么。」单霁翔说。他深知时代变了,必须从以管理者为中心转向观众为中心,「比如冯摹《兰亭序》,过去我们就是出成套的书,你买不买都行,但绝对是高大上的。现在我们就多研究观众喜欢什么,人们生活中需要什么,人们的碎片化时间是怎么过的。这个转变以后,文化创意产品一下子,就变得亲切了。」2013年开始,故宫博物院推出文创产品,单霁翔的黑色手机壳就是故宫出品,《胤禛美人图》、《皇帝的一天》等APP陆续上线,有网友评论,这回故宫真的是「脑洞大开」,单霁翔没听过这个网络用语,问周围年轻的员工才知道,哦,不是负面的。


今年是单霁翔在故宫的第4年,他说不知道自己能当几年院长,但希望2020年这座皇宫建成600周年时,能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他始终记得儿时和小伙伴一起登上景山看到的情景,四下望去,四合院成片成片的灰色屋顶,烘托着故宫红墙黄瓦的古建筑群,极为壮观。如今,他喜欢在故宫闭馆的时候,一个人走在紫禁城里,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拥有了生命,「你要呵护它,你要尊重它,它不是死的。每一块瓦、每一块砖,其实它都不是一个时代,它都是历年的积淀,就像树木有年轮一样,每一座建筑都有年轮,只是你看不到这个年轮,你可能就认为它静止了。」他用有些沙哑的声音,深情地对《人物》记者说。




人物 PORTRAIT = P

单霁翔 = S


2000枚胸牌,2500杯茶,800盒方便面



P: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一般这种周年纪念都会搞庆典,故宫为什么用展览替代?


S:我们希望90年院庆能够是一个向社会公众汇报、介绍故宫现在状况的,贯穿全年的过程,所以我们没有搞庆典活动,而是通过扩大开放,展示新修复的古建筑和以前没有开放的区域,使社会公众能够感受到故宫。同时我们举办18个展览贯穿全年,以此来回报长期以来对故宫关心的我们的观众。


「石渠宝笈特展」我们是精心策划的,用了两年多时间,对于石渠著录过去的历史状况和它所揭示的文化内涵,做了一个精心的策划。我们每年都有书画展,《石渠宝笈》很多著录的书画,每年都可以看到一些,这次把它相对集中起来,比如《伯远帖》、《游春图》啊,顾恺之的《列女图卷》、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冯摹《兰亭序》、赵孟頫的《洛神赋》,还有《听琴图》,这样一些重要的藏品,能够在一个展览里呈现,在故宫的历史上也是没有的。


P:之前是否预计到「石渠宝笈特展」会有这么大规模的观众?故宫做了哪些应对措施?


S:我们也没预计到会有这么大社会反响。10年前《清明上河图》展出,当时也是络绎不绝,人来人往的,但是没有排起队来。


这次的观众从四面八方,从国内外,从全国各地来看展览,两天以后就出了媒体所说的「故宫跑」。我们注意到这个现象,我就去看观众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什么促使他们都来。很多人都说,我们知道这次展出是非常震撼的一个阵容,所以一定要看。有一个老人,70岁了,他说你们故宫办一个展览,怎么跟运动会似的?我很早来了,排在前面,我跑不过那些年轻人,结果他们都跑在前面。我们是200个人进去以后,第二批就要等他们出来一部分进一部分,控制在展厅里200人,所以说他第一批就没进去。「运动会」这给我启发很大。


办「运动会」呢,就应该有序入场,所以我们连夜做了20组牌子,2000个胸牌,每一组100个人,这样我们早上6点多就开始在广场列队,最早观众有的4点多就来了,这样的观众就挂起胸牌,001号、002号,然后我们就开始列队,7点多钟,已经十几个队伍了。从那天我们每天提前开馆,然后就是每一组有序地都举着牌子,后面001号、002号跟着,一直往前走,这样呢就像运动员入场式一样了,那么老人也不用跑了,年轻人也不能太着急,也得排好队,有序入场,就这样一直坚持到最后。


人们排队确实等得时间很长,一开始要等三四个小时,后来增加到五六个小时,我们就要告诉观众,你排这个位置,还要等多长时间。这个时间怎么度过,我们就开始把队伍调整到树荫底下,然后设了50个凳子,这样能够有150人坐在凳子上休息休息。我们筹备大量的图书,特别是跟《石渠宝笈》、跟故宫书画藏品有关的图书,事先制作了我们的册页,用手机扫描册页上面的条形码,里面有展品的详细情况,他可以先阅读,先做做功课。然后我们组织了30名志愿者,每天交替上岗和我们员工一起,给排队的观众讲解里面都在展出的是什么样的藏品,用什么样的角度来欣赏这些藏品最好。


但是展期快一个月时,也就是第一期要结束的时候(《清明上河图》仅在第一期展览中展出),就开始出现了大量观众来参观「石渠宝笈特展」的现象——从来没有过,在武英殿的队居然一直排到了太和门广场,队伍非常长。始料未及,我们对社会宣布,坚持要看「石渠宝笈特展」的观众,任何一个人我们都会让他一定看到,不会提前闭馆,所以我们闭馆时间就一再拖延。


有一天晚上8点,我们去看观众,那个时候还有2000多人。我们问,你们有什么要求,他们说白天买的水都已经喝完了,能不能给我们烧一些水?我们赶快动员,沏了2500杯茶,管够,大家都可以免费来喝茶,也暖和暖和,那时候晚上已经冷了。


后来到12点我再去,观众他们就开玩笑说,有没有饭啊,都饿了,我说行,我们就准备了800盒方便面,然后给观众们说,管饱,大家饿了都可以吃。这样呢,到了夜里3点多钟,4点钟,最后一批观众才离去。我想这在中国,在我们各个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历史上,还是很少见的。



院长什么时候出差啊?出差我们歇两天


P:今年故宫开放了慈宁宫等四个区域,但观众还是会觉得故宫的开放面积不够,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S:过去故宫呢,在2002年的时候,我们开放面积只有30%,到了去年我们已经开放了52%,今年我们把开放的区域一下跨越到65%,明年我们希望能开放到76%,2020年我们要达到80%。到2025年,故宫实现开放的范围要达到85%,这可能是最终的目标了。因为博物馆毕竟要有一些库房,有一些基本办公的条件,还有我们施工设施的用房。


同时我们的工作部门,37个工作机构1500名员工,我们要搬出去50%,除了我们一些跟可移动文物有关的部门,要集中在西南,跟古建筑修缮保护研究有关的机构,集中在东面,然后和保卫开放有关的部门,集中在北面,除此以外,包括院长、副院长,包括我们的行政部门、后勤部门都要搬到紫禁城外面去。


P:你的意思是,你日后也要在故宫外工作?


S:我也要在故宫外面,要带头。因为作为院长也不一定要在故宫里面,所以我们要搬到筒子河和紫禁城城墙中间的区域。同时要搬迁的就是我们职工的800辆左右机动车。故宫里面不能再有停车场,因为停车对古建筑群来说,特别对修缮好的、密集的古建筑群是很危险的,我们要把所有的停车场搬出去。这个目标实现以后,才能实现我所说的,扩大开放到85%。


P:这些数字听起来都特别令人振奋,但过程是不是挺难实现?


S:我们很艰苦,用了5个月的时间,对于紫禁城里面所有房间,一万多间房子,无一遗漏的,每间房子都进行了调查。我可能是近几百年来,第一个走过故宫所有房间的人。我和我的秘书,我们两个人进一间房子标注一下,这一间房子应该做什么,都留了影像资料。这样才能知道,我们的空间利用的潜力和目前存在的危险。


我们在这个基础上申请「平安故宫」工程,因为所有都是一线调查,大量的数据和大量的实物的图片,都以文本编辑以后进行呈报,很快得到国务院的批准。


那么要实施它,大量的都是鲜为人知的、内部的工作。我们在室内做了10项清理工作,室外做了12项清理工作。比如室内清理散落在各处的织绣品,散落在几百个房间里面的柜子,还有古建筑的门窗,还有一些室内堆积的建筑材料。室外清理就更多了,清理杂草,清理垃圾,清理易燃品这些。做了两年左右,室内十清理,室外十二清理,即将结束了。


然后就开始更多的,比如对我们院内各式各样的井盖,凸出来或者凹进去的,要给它做平,进而引发我们开始对紫禁城里的水泥地面、沥青地面都要改造成传统建筑材料的地面,明年基本上80%的地面都将改造完成。然后拆除彩钢房和临时建筑8500平方米,59栋彩钢房现在已经拆除了49栋,还剩最后10栋,我都调查了,明年要基本拆光,要全部拆完。


还有5000平方米临时建筑,花房、临时停车库、浴室等,都要拆除,已经拆除了4500平方米。明年一年还是攻坚战,要把它们拆除。我们希望经过明年、后年的努力,紫禁城里面只有古建筑,还有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恢复的一些古建筑,没有现代建筑。这样才能说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P:你的管理方式特别注重细节,而且一定要到一线去看,有没有人说,故宫的一把手需要对这些细节这么过问吗?


S:有说过,还有人说故宫博物院院长应该抓一些大的事情,但我觉得安全问题也好,环境问题都是天大的事情,在博物馆里面都是很大的事。但是当然不是说,作为院长每天就做这些事,但示范作用很重要,就是院长在提倡抓什么,大家都知道,院长要对垃圾宣战了,要对杂草宣战了,要对抽烟宣战了。这些具体行动,比说的话要更加能够引领方向。


包括今天,我们见到垃圾就要捡,为什么?见着垃圾就捡,别人就认为,原来院长说保洁要常态化,不是突击的大扫除,什么时候都要保持。我认为抓细节呢,积少成多,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就是从各个方面的细节,比如室内清理10个方面的内容,室外清理12个方面的内容,室内外完全就干净了。


一个个井盖,看来很小,但故宫一共1750个井盖,现在已经改造400多个,这样几年改造下来,就会形成最后的成果。你从小处着眼,但是要有整体的规划,才能取得最后完整的一个效果。


P:你要求这么细,大家会不会觉得压力很大?


S:压力是挺大,他们有时候都说,院长什么时候出差啊,出差我们歇两天。这个压力是会很大,但是当人们看到自己工作的成果以后,都会很欣慰,都觉得这个干得值,尤其听到观众赞誉的声音以后,他们觉得原来我们做这些事情,取得这些效果,人们都感受到了,能够使他们的参观更愉快,能够对故宫的印象更好,我们员工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他们觉得还是很欣慰的。



故宫的观众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博物馆观众群体


P:之前你想过会到故宫工作吗?


S:没有,我是突然间调到故宫来,原来是做好退休的准备了。原来领导都说故宫应该来一个,不是我这样的,应该来一个学者,在世界有一些知名度的学者。当时故宫面临舆情危机,就说要找一个管理型的,就给我调过来了。一干就是4年。


P:2012年接到任命时,内心会不会有一些顾虑?


S:当时到故宫博物院确实是事先没有准备,因为我在国家文物局的工作还有很多愿景,有很多想干的事,最后还有两年,我想能够把很多工作继续搞下去,包括跟媒体我也一直说,这是我最后一站了。到故宫工作来了以后并不是很陌生,故宫过去来得也多,无论在北京市文物局,还是国家文物局工作都接触很多,但是对于故宫,搞好故宫的工作,压力确实很大。


因为故宫专家学者太多,你在这些专家学者面前就是小学生,但你一定要脑筋急转弯地来处理各种事情,我们文物藏品就是25个大的类别,数百个细的类别,每一个类别都可以开研讨会。


再有就是故宫观众太多了。故宫的观众是这个世界最复杂的博物馆观众群体,来自世界各地,包括我经常看到,一瞧就是从西部的、边远的地区来的劳动群众,自己带着水,带着干粮,他要来故宫,他也要来看,他认为这是一个中华传统文化,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各国的总统、总理到中国,他也要看看故宫。


所以来故宫有的是博物馆的观众,有的就是看古建筑群来的,有的是来感受文化空间的,有的是来摄影,各方面的诉求太多。再有就是观众量增长的幅度太大,10年间我们由700万观众,增长到1500万观众,世界没有一个博物馆每年要接待1000万以上观众,故宫博物院压力很大。


还有就是媒体对故宫的关注。我这几年工作感觉,就是对媒体的朋友们一定要坦诚,自己怎么想的,和盘托出,而且说了以后一定要做到。这个我感受很深,不要轻易地定目标,跟媒体说,比如今年要开放多少,明年要开放多少,今年要举办多少展览,今年要实现什么目标,只要说了就一定要做到,这样才能取信于媒体,取信于公众,因为媒体后面是公众。


原来很多时候我们怕负面,担心有什么报道负面,现在只要负面出来,就是这个区域咱们还有什么要做的。比如在缸上写字的事,我们开始进行摄像头加密,努力实现更加全面的监控,比如发非法一日游小广告的扰乱正常参观环境,我们就开始想办法实名制购票。


我作为院长,我们经常在院里走,我们的安保人员都站得很直,但是我们看不到他背后一面。但是记者不同,他看到的是什么,就是我们有的值班的人在打手机,在交头接耳,《法制晚报》记者拍了照片,发了报道,我们才了解了真实情况。我们就开会告诉我们的安保人员,有观众的监督,你们的岗位的重要性,所以要注意你们的工作态度。这些方面都不断地使我们有所启发,举一反三。所以这些年我们非常感谢社会公众,包括我们媒体朋友对故宫的关注和发自内心的关怀和热爱。


P:你对外一直用「看门人」称呼自己,为什么会用这种谦卑的方式形容自己的身份?


S:因为别人说我是掌门人,我特别不喜欢。我老觉得比如一个企业的老板,或者一个商店的老板,他是掌门人,他有决策权,故宫院长就是服务岗位,真正决策故宫大事的是公众的舆论,就是社会的需求和要求是决定故宫前进的、进步的方向。


故宫又是一个有着将近600年历史的世界遗产,有着90年历史的故宫博物院,所以这90年来故宫形成了「故宫精神」和一套规章制度,院长只是执行,过去故宫博物院有董事会,董事会是权力机构,院长只是执行。我就是执行我们院长办公会的具体事情,我是执行者,不是掌门人。掌门人这个定位不太准确。


看门人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要看护好我们近600年的紫禁城,看护好我们故宫人的精神,看护好我们为观众创造的环境,我觉得这个比较准确。从掌门人变成看门人,不是谦虚,而是我觉得看门人有一种责任感,是一种比较好的称呼。





没看够?

长按二维码关注《人物》微信公号

更多精彩的故事在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