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近的一个热搜话题。“养生”和“显老”是一种网络营销语言的表达方式,它表达的实质是:晒太阳是把双刃剑,而它的“保健功效”和“危害”都来自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
1
、晒太阳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网络上列出了晒太阳对于人体健康的种种“功效”,其中有确切科学依据的是合成维生素
D
。
维生素
D
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但常规食物中富含维生素
D
的并不多,所以如果单靠饮食的话,并不容易摄入足够的维生素
D
。好在人体中有胆固醇,能在皮肤中转化成维生素
D
的前体,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变成维生素
D
。所以,人们可以通过晒太阳来合成维生素
D
,弥补饮食中维生素
D
不足的缺陷。
2
、晒太阳对健康的损害
紫外线会增加皮肤癌的风险。在美国,许多人喜欢日光浴或者用紫外线照射皮肤,每年有
150
万例皮肤癌出现,其中转移性黑色素瘤导致
8000
人死亡。
此外,长期积累的紫外线照射还会导致皮肤干燥和衰老。所以,美国皮肤病学会(
AAD
)建议任何时候暴露于阳光中的时候都要进行防晒。
3
、晒多少太阳合适?
一面是合成维生素
D
解决大多数人都存在的维生素
D
缺乏,另一方面是伤害皮肤增加皮肤癌风险。那么,是否存在一个
“
合适的量
”
,既能合成足够的维生素,又能避免晒太阳呢?
迄今为止,并没有这样的科学数据。因为合成维生素
D
和伤害皮肤都源于阳光中的紫外线
——
紫外线强、晒的时间长,合成的维生素
D
就多,对皮肤的伤害也大;紫外线弱、晒的时间短,合成的维生素
D
就少,对皮肤的伤害也小。
紫外线的强度跟纬度、季节、一天中的时间、空气质量等因素都有关。在低纬度地区,紫外线就强;夏天的紫外线比冬天强;中午比早晚强;清洁的空气比雾霾天紫外线强。
如何在“合成足够维生素
D”
的前提下尽量少晒太阳,目前科学界并没有就此形成共识。有这样几种建议可供参考:
这是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
NHS
)指出,冬天(十月到三月)英国的太阳光中没有足够的紫外线来合成维生素
D
,而在三四月到九月,在上午
11
点到下午三点的阳光中,裸露手、胳膊、下肢且不用防晒霜,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合成足够的维生素
D
。
这是美国
NIH
的膳食补充机办公室建议
“
上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