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动驾驶的理想遇到不赚钱的现实困境,如果你是CEO,会如何做?
致力于重卡自动驾驶技术开发、于2021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自动驾驶第一股”——图森未来(TuSimple),选择将自己曾经的梦想180度大转弯。
12月19日,该公司宣布正式改名换赛道,启用全新品牌CreateAI。
两日前它正式发布了能助力AIGC开发的大模型Ruyi,并称在接下来几年,将活用AI技术对《金庸群侠传》 《三体》等知名IP进行游戏、动画电影等开发。这意味着自动驾驶界昔日的明星玩家,已经迈出向一家AIGC公司跨界转型的第一步。
然而,围绕它的这一转型也存在各种质疑。仅从业务层面来说,从自动驾驶转型内容创意产业,真能改编好这两部鸿篇巨制吗?
近日,《真故研究室》对话了图森未来原总裁兼
CEO
、
CreateAI
现任
CEO
吕程。
“当时就感觉一个灯泡亮了。”
今年3月左右,远在美国的图森未来原总裁吕程,接到了原董事长陈默的越洋电话。电话中,陈默第一次表明了将图森未来转型为一家AIGC公司的想法。听完后,吕程虽然在一些具体细节上还有疑问,但觉得这条路“make sense”(讲得通)。
图森未来在北京的办公室位于朝阳区国际风情区的亮马河畔,周围各国大使馆密布,社区国际化氛围浓厚。数日前,《真故研究室》造访图森时,发现办公室玻璃外墙已经贴上“CreateAI”的胶带。走进办公空间,工位区仍然坐满不少员工,但不算拥挤。在过去几年,图森三次大裁员的相关报道,至今仍见诸网端。
图森未来转型的背后,是整个自动驾驶行业在商业化上的现实困境。
即便这家公司当年众星捧月,各路豪华资本纷纷加持,这也让它难抵一个基本经济规律的现实冲击——这年头公司不能生钱,是万万不行的。
图森未来成立于2015年9月,由CEO陈默、CTO侯晓迪、首席架构师郝佳男联合创立,最初在北京以及美国加州圣迭戈拥有两个办公室,创立初衷是以L4级别(SAE标准—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标准)的无人驾驶卡车技术为全球物流运输行业赋能,也就是将没有任何人陪伴的无人驾驶重卡,开上物流运输道路。
2015年被视为中国的
“自动驾驶元年”
,当年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无人驾驶被列为汽车产业未来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这一年,百度和宝马发布自动驾驶汽车计划;地平线和小马智行(Pony.ai)等如今的自动驾驶明星企业也在这一年成立。从2015起赛道起风,一直到2021年间,自动驾驶行业共发生融资行为402起,融资金额接近千亿。
图森未来就是在这样一个行业背景下成立的。2015年初创时,它宣布获得新浪资本的5000万元A轮融资。之所以能获得新浪关注,在于联合创始人之一的陈默,在创立图森科技之前有过四次创业,其中第三次创立的深蓝兄弟,是一家页游棋牌平台,是新浪等网站棋牌中心的运营商,新浪也曾对其投资并在后来从中受益。在新浪之后,图森未来又陆续官宣,获英伟达、鼎晖资本等投资。英伟达后来与图森未来联合开发了无人驾驶域控制器。
从2015年到2023年的8年间,图森未来做的事可以概括为自动驾驶货运测试、与多家汽车供应商和卡车制造商(比如2020年先后与德国大众OEM子公司传拓集团-TRATON GROUP、美国的卡车制造商Navistar-纳威斯达)等官宣合作造车,以及拿到测试牌照等。
在这中间的2021年4月,图森未来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全球
“
自动驾驶第一股”
,发行价为40美元,对应市值达到84.9亿美元,后来巅峰时达到180多亿美元(2021年6月)。与之对比,上市前一年,即2020年图森未来的营收只有184.3万美元,当年成本等费用却高达1.76亿美元。
图| 图森未来,曾经的自动驾驶第一股
远未构建盈利能力,却能在IPO时获得包括贝莱德、富达和资本集团三大投资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认购,原因在于其主营业务被资本寄予了乐观的期待。行业认为,
自动驾驶技术能解决全球各地的卡车司机荒,其技术方案在未来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然而,当时间来到2022年末和2023年初,自动驾驶行业开始寒气劲吹,甚至2023年被称为
“自动驾驶内卷元年”
。长期高额的投入,商业回报却一直处于超低状态。谷歌旗下的无人驾驶部门Waymo于2023年1月开始裁员,震动行业,其自动驾驶卡车业务Husky也受到影响。
图森未来自然也开始深陷行业的逆风之中。2022年图森管理层频繁剧震,原来作为联合创始人的吕程、陈默等相继出局,另一位坚持自动驾驶方向的联创侯晓迪短时间内掌管公司后,又被董事会罢免,而后陈默和吕程重新返场掌舵。侯晓迪则创办了一家新的自动驾驶公司,名叫Bot.auto。
图| 侯晓迪
高层震荡,本质是脆弱的营收体质下,公司的发展重心出现不稳定局面。
2022年,图森未来营收继续低迷,当年营收936.9万美元,未过千万美元大关。到了2023年前三季度,图森未来研发费用达到1.6亿美元,是其营收的53.6倍。2024年1月,图森未来正式从纳斯达克退市。
图森未来并不孤单,它只是行业诸多公司拉垮营收的一个缩影,行业内其他公司也大致如此。
在现在的吕程看来,自动驾驶商业模式的短板和难点,就在于 “它是一个组合,产业链很长。造车和零部件由别人来做,政策由别人来定。
其实你在求行业各种各样的人
,任何地方(环节)出了问题都会有延迟,况且自动驾驶还是一个比较重资产的商业模式,再加上地缘政治,这几年我们挺难过的。”
某种程度上,图森未来从自动驾驶领域收缩,情有可原,那为何会进入AIGC赛道?
吕程坦言,“是大家一起商议的结果”,但他不否认这和陈默在公司内的影响力和他此前的积累有关。
如前述,陈默曾创立页游棋牌平台深蓝兄弟,有一定行业触感,他本人也对游戏行业比较透明的商业模式相当认同,还在2015年和2020年由其个人设立了水墨侠道和熊熊国文化传播两家公司。个人声称,一个是基于兴趣,一个是要探索互联网业务,无实际运营,这两家公司与图森未来无关。
不过也正是这两家公司,陈默及其管理层后来受到了图森未来股东的质疑,包括背离主业、涉嫌利益输送等。对此,在今年8月中旬,陈默、吕程等做了公开说明,否认相关质疑,并称转型获得了董事会支持。
图| 吕程、陈默、郝佳男公开说明质疑
吕程称,现在转型,光游戏市场就是一个超过2000亿美元的市场,市场盘子大,未来可期。但在图森未来创立时,它也曾兴奋地表示过:
“将为4万亿美元的卡车货运带来变革”。
谁都在江湖上画过饼,这无需羞耻。
只是作为一个内容创意行业的新手,
Create AI
真的行吗?
#02
热门IP,高起点并不代表最终结果
切入内容创意产业,有多种路径。
可以像视频平台一样,买来IP版权,让专业人士来干。但吕程说:“我们是选择最难的一块,自己下场做内容。虽然壁垒最高,但利润贡献最大,且每个环节都可掌控,能形成闭环。”
今年8月,图森未来率先宣布与上海三体动漫有限公司合作开发
《三体》
动画长篇电影和视频游戏。据介绍,《三体》改编将围绕第二部《黑暗森林》展开,这一部被其认为最为精彩。
借这次发布新品牌,图森未来又宣布将与IP
《金庸群侠传》
展开合作,打造武侠动作开放世界RPG游戏(3A级的武侠新游),且这一游戏将覆盖金庸所有代表作品,而不是局限于任何单一作品。
在对话现场,吕程拿出一张中国地图,图上各地画着金庸笔下的代表人物。吕程称,“端游武侠游戏一年有20亿美元市场,其中《逆水寒》等四大游戏占据其中90%的份额,但这些游戏正在进入生命中后期,
我们持有的IP如占据其中四分之一市场,一年就有五六亿美元收入。
”
图|吕程
虽说版权授权是一个开放市场,但作为一个在内容创意领域无任何作品积累的新手,能够拿到这两部鸿篇巨制的IP授权,一个侧面体现了图森以及陈默在这个领域的资源撬动能力和人脉积累。吕程就透露,《金庸群侠传》已经十几年没有授权,此次对方一次性授权了PC端和PS端的开发。
不过,拿到授权只是万里长征走的第一步。现在的IP粉丝基本上已经成熟,对任何作品改编,都抱着相对理智乃至冷静审视的态度。
就拿《三体》来说,从2015年至今,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三体》相关电影、动画、电视剧、广播剧等开发消息,但要么就是“干打雷不下雨”,要么即便是改编发布的作品,基本上多是扑街。这导致了目前《三体》开发的尴尬——
有一个刘慈欣,但缺一群能深刻理解他作品且能改编好的人。
吕程也表示,公司管理层也意识到这一问题,“为了降低风险”,所以搬来了外援。
此次《三体》改编,图森未来称将与日本白组动画公司以及代表——日本著名动画导演
河森正治
展开合作。生于1960年的他是机械设计师出身,后来制作《机动战士高达0083》等代表作奠定事业地位。据称河森正治也是《三体》迷,相关动画作品将拍成2D形式。
图森未来对河森正治团队并非撒手不管,而是采用
“结合制”
。
吕程称,图森未来在日本有对接团队(2023年6月,图森未来宣布进军日本自动驾驶测试市场),且会在中日两地举行面对面沟通。
中日两国在内容制作方面基因不同,日本一个开发项目从立项到制作完毕往往长达5到7年,甚至10年,中国市场环境求快更多,吕程表示,“我们在国际化合作中有经验,会调入一些资源,加快开发。
既要创作团队表达想法,也需要在成本和节奏上进行控制,不能像好莱坞那样。
”
据透露,《金庸群侠传》的游戏作品将于2027年上线,或将成为图森未来转型之后最先接受大众审视的作品。
12月13日,该游戏已经率先发布了PV,承担相关具体游戏开发的是图森未来位于广州的子公司团队——
图森未来互动
。
吕程在受访时表示,“相关游戏的开发将依靠本地GPI团队(包括游戏代码程序员、艺术家、设计师)等”。位于广州的图森未来互动,被认为是目前图森系统中游戏开发的主力之一,但并不是唯一。该子公司于今年7月注册成立,目前正在招聘美术师、技术美术、游戏特效师等岗位,月薪从20K-50K不等。
据天眼查,图森未来互动股权结构中,图森未来占有70%股权,另外30%由大者软件持有,背后实控人为
因陀罗
原游戏公司高管李灼。
因陀罗成立于2014年,曾参与《环形战争》《拉结尔》等手游制作,积累了ARPG经验(动作角色扮演游戏)。2022年,因陀罗资金链断裂,团队成员再创业,今年图森未来互动与其对接上。
图森未来称,除未来互动外,公司在广州还有游戏工作室,此外
还在上海配置了美术团队,北京配置了游戏战斗团队。
不管是电影还是游戏,图森未来都是这两个领域的“行业新鲜人”。从短期来看,图森未来将这两个顶流IP,作为自身“联名成果”去宣传,短时间内能拉抬Create AI这个新品牌的声量和知名度,为未来继续融资、做更多项目都有益处。
另外请来所谓国际的知名团队也有助于彰显其真正来做作品的姿态,并为完成作品提供切实保障。不过内容创意的世界过于复杂,并没有百发百中的爆款规律,本身是一个风险生意。
吕程透露,
目前图森未来账上有4亿美金,能支撑用到2027年。
在不可控的内容创意产业之外,图森未来还需要有个可以依靠的中长期业务板块,才能做到两手都要硬。
图森未来想到的解决方案是做一个大模型平台。
#03
大模型平台,如做成将是最有价值的资产
12月17日,图森未来正式发布图生视频大模型“Ruyi”, 定位开源,采用DiT架构,参数级别为70亿(相当于700亿个可训练的神经元)。
这套大模型,可以看作是图森未来对自家游戏的预练兵。
吕程表示,Ruyi大模型开发仅有半年。而业内一般大模型开发至少需要花费一年半起步,图森能够短时高效开发Ruyi,“来自图森以前开发自动驾驶技术时沉淀的know-how(实际经验),以及积累的基础设施,这是算力、算法、数据之外第四个很重要的要素。”吕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