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光电与显示
华南城电子行业投资资讯圈服务号,欢迎圈友订阅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ZOL中关村在线  ·  Win11史诗级更新!新功能终于来了 ·  19 小时前  
EETOP  ·  EDA龙头“入编”! ·  昨天  
哎咆科技  ·  国行 iPhone 16 七大功能被阉割,扎心了! ·  2 天前  
哎咆科技  ·  iOS 18 新功能开始收费了,你还用吗?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光电与显示

谁抢了你的饭碗——机器人?人工智能?

光电与显示  · 公众号  · 硬件  · 2017-08-17 17:56

正文

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人3.0新生态》报告指出,到2020年,全球机器人技术及相关服务支出将从2016年的915亿美元增长到1880亿美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也是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市场,202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支出将接近600亿美元。


从区域分布来看,亚太市场在全球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预计2020年支出将达1330亿美元,全球占比达71%;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为第二大区域,2016年的支出为147亿美元(约合1014.3亿元人民币);美洲是第三大市场,2016年支出总额为129亿美元(约合890亿元人民币)。


记者同时获悉,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将机器人列入大力推动突破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以来,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0个省市出台了机器人相关政策,如广州确立到2020年培育形成1000亿元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东莞提出力争全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700亿元。除此之外,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有40多个机器人园区,上规模的机器人企业超过800家,形成了东西南北四大产业集聚区。


中国再成世界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冠军。“2017中国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消费总量达8.9万台,比2015年增长26.6%。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最新公布的数据也显示,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增长14%,达29万台。可以说,全球每10个工业机器人中,就有3个在中国使用。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高歌猛进,正在加速向高端产品、人工智能领域迈进。


我国今年工业机器人市场有望突破10万


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都保持着较高的增速,今年前五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50.4%。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0057(台/套),实现了47%的高速增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透露,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总销售量达8.9万台,增长26.6%。其中,国产工业机器人累计销售2.9万台,增长30.9%,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有望突破10万台,累计保有量将达到45万台。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旗下会员企业的订单量数据发现,有43.8%的企业今年新增订单超过30%,另有43.8%的企业新增订单为10%-30%。IFR的官方报告预测,尽管整个亚洲市场都将迎来工业机器人的爆发式增长,但到2019年,全球机器人销量的40%将在中国市场。中国机器人网也预计,未来五年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9.8%,2021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21万台。


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拉动增长


今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延续良好发展的态势,工业机器人发展方兴未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政策方面,智能制造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及其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的发布,进一步推进了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工信部等三部委,工信部发布的《实施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的出台,更是为机器人产业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说,“十三五”将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以机器人应用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将带领中国制造走向新高地。


其次,市场方面,需求巨大。随着工业4.0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人口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驱动,伴国内制造业掀起了一场工业变革的新浪潮,我国机器人产业市场空间巨大。根据工信部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将达到100万台。


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利好下,国内机器人市场迅速升温,机器人产业可谓迅猛发展。


国产工业机器人高端化有待提高


工业机器人需求快速增加,但国内机器人产业总体水平与国外尚有差距,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多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普通存在缺少核心技术、缺少关键零部件的现象。


不过,可喜的是,尽管我国的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但正在往良好的方向发展,正如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总裁曲道奎所言,国产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正朝着高端领域发展。目前,国产机器人的市场占比已达33%,且高端机器人的国产率增速最快,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


目前,我国的语音、图像等专有识别技术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行列,一些龙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机器人公司;一些企业在细分领域具备了一定国际竞争力。以海康威视为例,海康分拣机器人日前刷爆物流圈,海康威视分拣机器人采用相机+二维码精确定位,红外、超声波避障,读码准确率在99.99%以上,读码速度少于1秒。


未来,机器人行业有望成为引导国内制造业整体升级的排头兵,以机器人应用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将助推中国产业经济转型和走向中高端。


数据说话:工业机器人将重新定义制造业


目前,富士康在2016年底已经部署了逾4万台由公司内部研发和生产的工业机器人,而此举将会极大的缩减富士康的对于工人的需求量。之前已经过气的“机器换人”计划的担忧又被人们重新提起。工业机器人和工业4.0时代的到来,势必会引发国内新一轮的工业革命。


1、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情况


目前,中国正在服役的机器人已占全球总量的10%左右,2015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达68556台,同比增长20.71%,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将达到24.40万台。2016年,中国2016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将达到9万台,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将达到30万台。就整体而言,机器人市场需求只增不降。在多种因素的引诱下,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速度将再次提速,步入历史上的第二个繁荣发展期,或将比第一次浪潮还将巨烈。


另外,中国工业机器人在2016年的共生产72426台,同比增长119.50%。而销量为9万台,表明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大于供给,并且随着工业4.0的逐渐普及和工业机器人市场的逐渐成熟,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将会更大。


2、中国工业机器人政策分析


随着《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和《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结合德国工业4.0的构想,智能化生产和智能化制造作为中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主攻方向,势必会对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起到刺激作用。结合中国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国务院、工信部等部门对于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支持力度是空前巨大。


3、中国工业机器人下游市场分析


(1)汽车行业


汽车行业是工业机器人传统需求的最大市场,特别是高端的6轴工业机器人。2016年汽车行业整体销量2802万辆,同比增长13.65%,其中国内制造的汽车销量约2775万辆,同比增长13.75%;带动汽车公司固定资产投资1.2万亿元,同比增长4.5%。中国也是全球汽车行业产销量最大的国家,但是工业机器人密度与美日德等国家相差甚远,所以在2017年,汽车行业仍然会是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主要需求市场。


(2)电子电气行业


电子电气行业是工业机器人传统需求的第二大市场,而其中又以目前最火的3C制造行业为主。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3C制造基地,对相关自动化设备需求较大,特别是一些精密电子器件,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更大。2016年电子器件制造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6947.85亿元,同比增长11.02%。


(3)其他行业


按照IFR在2015年全球的统计数据中来看,汽车行业和电子电气行业是工业机器人应用最重要的两个行业,两个行业销量占比超过60%。而其他行业还有金属和机械、橡胶化工和食品行业等行业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较大。


4、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空间巨大


汽车行业和电子制造业的在2014-2016年的增速情况与工业机器人的增速趋势基本一致,说明下游企业对于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影响是较大的。并且,电子制造业和汽车行业在2016年的增速都超过了10%,相比于2015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所以随着利好政策的出台以及下游行业的高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在2017年的增长速度将会更快。


目前,中国目前工业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大概在40左右,根据《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相应目标: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机器人密度达到100以上。


所以按照国家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可以知道中国工业机器人主要行业的从业人数,按照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平均价格8万元/台来计算,可以推出中国在2015年的市场容量。为80.12亿元。而按照中国工业机器人主要下游行业在2016年的增速情况以及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情况,取年增长率为20%。所以,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容量将超过200亿元。


多地推进机器换人机器人劳动者引发关注


一种“机器人劳动者”正日益引发社会关注。工信部官网显示:浙江率先推进机器换人,计划自2013年起4年多时间,每年实施5000个机器换人项目,实现5000亿元机器换人投资。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称该项目至2015年已累计减少普通劳动工人近200万人;安徽正抓紧推进“‘机器换人’十百千工程”;广东、山东等地则都在自身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领域大力推动“机器换人”,已有不少人工岗位被机器人劳动力替代。


机器人更适合


工业制造服务领域


智能汽车消防救援


医疗护理


高端就业机会


工业数据科学家机器人协调员


工业工程师模拟专家


供应链协调岗位系统设计


信息技术3D辅助设计


机器换人遍地开花


业内专家称,当前我国机器人制造技术日趋成熟,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改革需要、用工成本高以及用工难等因素,共同推动各界对机器人劳动力的期待。


在深圳雷柏科技的生产车间,生产线的主角不是一排排工人,而是一列列灵活翻转的机械手臂。通过研发智能自动化体系,雷柏科技直接生产员工数量从十多年前高峰期的320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800多人,每年节约大量费用支出。


据悉,从2005年开始,雷柏遭遇“用工荒”,人力成本上涨。2011年,雷柏一口气购买了75台工业机器人,人力成本骤降。“以键盘组装为例。现在一条生产线上,5名工人通过管理机器人就可以完成之前100人的工作量。”雷柏机器人运营管理部经理刘慈平说。


根据广东东莞市经信局的数据,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东莞“机器换人”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共1485个,预计可减少8.7万工人。


机器人大大降低了企业人工成本。总部位于浙江绍兴的三力士公司,在投入建设“无人车间”后,仅人工成本就节省了1000多万元,占当年公司净利润的7%左右。


哪些工作更可能被抢?


记者了解到,当前“机器换人”所涉范围,已不局限于工业制造业,一些服务领域的人工岗位也开始被机器人劳动者悄然替代。


小i机器人创始人、董事长袁辉告诉记者,2015年,中国建设银行把客服机器人用于呼叫中心,当年就取代了大量员工。“还有很多银行、运营商、电商甚至地方政府都在开始运用机器人。”袁辉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慧制造研究院院长王田苗认为,机器人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服务领域,以及智能汽车、无人机等方面。


山东临沂申通业务总监吴礼华介绍,为提高效率及避免暴力分拣,目前,临沂申通配备了320台智能分拣机器人,每小时可以处理1.8万个5公斤以内的包裹,准确率基本达到100%。同等工作量所需人工由150人降为30人,削减岗位达80%之多。


江苏常州火凤凰永动型消防灭火机器人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火凤凰”的耐高温消防机器人。公司总经理任曲波介绍,这款机器人除了耐高温,还可以进行毒气探测,能代替消防员进入高危火场、爆炸、有毒环境,执行关闭阀门等任务,降低事故现场的二次爆炸概率。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博士说,服务机器人在我国当前拥有广大的市场与广阔的前景。“例如,我们正在做智能护理设备的临床实验,可以进行各种生理参数的检测。”曲道奎强调,“未来,机器人可以在消防、救援、守护、医疗护理等公共服务等服务领域大有可为。”


山东省经信委装备产业处调研员王桂强认为,人工智能的兴起,可能会造成部分低技能劳动者失业。但也有专家认为,机器人的应用将创造更多高端就业机会。这可能包括:工业数据科学家、机器人协调员、工业工程师、模拟专家、供应链协调岗位、系统设计、信息技术、3D辅助设计、现场服务工程师、销售与服务人员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增的就业岗位专业性极强。


如何面对机器换人?


多数专家业者认为,虽然机器人对人工岗位造成一定影响,但完全没有必要过度紧张。


供职于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的王亚敏告诉记者,虽然自己的工作一度被机器人替换掉了,但通过2个月的培训,她已经重新上岗,从普工晋升成为技术员学员,甚至还加了薪。公司总经理助理罗卫强说,尽管大力推进“机器换人”,但是大部分员工都可以在公司内部得到消化,经过转岗培训后重新上岗。


“人类发明机器人的目的最早是代替人,然后发展到服务人,将来是扩展人。”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丁汉院士说,“目前,工业机器人大多在一些结构化的环境当中工作,在线传感能力都比较差。服务机器人目前还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至于特种机器人,都是需要通过人工遥控操作完成特定工作。”


机器人抢饭碗还是创造就业?且听经济学家说


2017年初,没有连任压力、一身轻松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他的卸任演讲中警告,“美国经济下一波动荡不会来源于国外,而将来自生产自动化不停前进的脚步,它让许许多多中产阶级的就业岗位失去存在的意义。”


这番话还有一个背景是,新任总统特朗普将美国制造业岗位的流失归罪于全球化以及与中国的贸易,并发誓要替这些受损的中产阶级将就业从海外夺回来,但这一论调遭到了主流经济学家的驳斥,后者认为自动化才是导致制造业岗位流失的罪魁祸首。


奥巴马的话不仅代表了美国国内对自动化的反思,更反映了全球对自动化的恐慌情绪,尤其是在近年,当富士康等制造企业在生产线引进机器人减少对工人的雇佣、当摩根大通(87.39,-0.14,-0.16%)宣称要推出一款软件,能在几秒钟完成律师需要花费36万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的时候。


经济学家证实这种恐慌的存在是有理由的:去年,牛津马丁学院与花旗银行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美国,至少47%的工作将受到自动化的威胁;而放大到全世界,这个比例最高可达85%。


自动化是福音还是噩耗?


自动化扼杀就业的逻辑很简单,《纽约时报》去年底这篇文章中有个案例:56岁的SherryJohnson原是报纸印刷厂的工人,然后,机器学会了她的工作,她被解雇了。接下来,她发现在现在这个年龄,已经很难通过学习计算机技术,跟上年轻人的节奏,找到不会被机器取代的工作。


不过,随着自动化对就业影响的争论越来越深入,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基于更广泛的现代和历史背景来看,在这种情况下,自动化对就业更多的是福音,而不是噩耗。


美国财经网站Quartz上周在一篇文章中对他们的看法做了一番详细的阐述。文章说,自动化能够创造就业,是因为它提高了生产力,创造了更多消费需求,导致更多新岗位出现。


“自动化吞噬就业的说法忽视了一个事实,即自动化或提高生产力。《哈佛商业评论》发现,1995年到2005年期间,IT革命导致欧洲、美国和日本劳动生产率提高了0.6%,整体增速提高了1%。


若生产力的提高足够推动需求,那么结果可能是就业增加。在新技术创造了此前不存在的就业(如社交媒体管理人员)时尤其如此。在这些案例中,增加的任何一个岗位都将对劳动力市场做出贡献。”


文章以银行自动柜员机(ATM)机在美国的普及为例指出,ATM虽然短时间内取代了部分出纳员,但成本的降低导致更多网点出现,银行为此雇佣了更多新的出纳人员。纺织业也并没有因为自动化程度的加深而消失,相反,自19世纪至今,纺织业的岗位还在增加。


文章还指出,实际上,自动化完全代替一个岗位的情况并不普遍,更多的是部分的代替,而这种代替反而会促进就业。


“如果一个岗位被完全自动化了,那么该岗位最终将消失。但如果这个过程只是部分性的,那么就业实际上还会增加,因为效率提高了,而且可能影响到了需求。”


“这种趋势甚至在人工智能(AI)时代也适应。在法律界,在审讯的‘发现(discovery)’阶段,利用bot软件筛选大量司法文件,以前认为这减少了执法人员和律师助理的岗位,此前这个工作都是他们来做。但实际上,通过减少发现成本,自动化增加了对这些岗位的需求。自1990年引进发现软件后,律师助理的数量增加了。”


更大的问题可能是不平等


从《纽约时报》和Quartz两篇文章的论据来看,“自动化扼杀就业”和“自动化创造就业”两者之间不存在本质上的对立,只是前者关注的是更短期和更具体的案例;而后者的视野更加宽泛。


这就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对自动化的忧虑,其焦点应该放在自动化影响就业的过程中带来的不平等现象上。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近日警告,未来5-10年将有10%的工作会消失,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会替代一部分工作,这将对中间阶层的民众带来最大打击,加剧收入不平等。


皮萨里德斯是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上做出的这番言论。据财新网上周援引他的话报道:


“计算机的出现使得很多中间层的行政管理工作被替代了,而最上层的研究性工作,以及最底层的清洁和保安的工作仍然存在。这样的替代将加剧收入的不平等。清洁工和保安这类最底层人群的工资会停滞不前;而对存档和行政管理这类的中间层的影响是负面的,他们的工资会下降,甚至他们的岗位会直接消失,导致失业;而研究类的上层人士收入会有较大幅度提高。”


英国《卫报》在上个月的一篇文章中,将这一问题向前推进了一步。文章引用了2013年一项研究结果称,自动化会导致中等技能、中等收入的岗位“真空化”,导致对技能要求最高和最低的岗位需求增加。而2015年一项研究结果称,在美国,近一半的岗位可能受到现在已经普及的自动化技术的影响。


“如果这些预测准确,那等待我们的将是麻烦,因为稳定的中间阶层被视为自由民主的先决条件。但是……我们不知道这种高端自动化短时间内会带来什么威胁……然而,没有人——特朗普可能是例外——怀疑威胁会出现。”


文章还援引经济学家泰勒-科文(TylerCowen)的话说,英国工业大革命期间的转型普遍被视为结局是好的,但人们忽略了农业岗位流失过程中带来的问题。


“‘农业岗位的流失,’他(科文)写道,‘虽然最终几乎给人类整体带来了繁荣,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这一次很可能也不会意外,这就是我们应该(对自动化)怀有忧虑的原因。’


比如,1760年到1831年间,私人人均消费量预计只增加了约22%。科文援引了历史经济学家克拉克(GregoryClark)的预测称,‘从1770年到1810年的40年里,英国人的实际工资可能下降了。克拉克还估计,从工业革命开始,经过了60-70年的过渡期,英国工人的实际工资才真正开始持续增长。’


文章说,以史为鉴,就可以发现摆在我们面前的风险有多大。


“若当今中产阶级也经历这样的收入滑坡,那么可以预见,政治麻烦将会出现。”


如何解决自动化带来的难题?《纽约时报》针对美国提出的建议包括,对劳动人口进行再培训、加强工会影响力、增加公共领域的岗位、提高最高工资、增加低收入税收津贴(earned-incometaxcredit)、加大教育投入等,不过这中间能被特朗普政府接纳的非常少。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则面向全世界提出了一个建议:对机器人征税,一来暂时减缓自动化的进展速度,二来利用此税收重新培训人力。这一说法立刻引发了强烈反响,不过,这已经是另外一个需要争辩的话题了。


机器人不仅抢了人的饭碗人类还要靠机器人找工作


美国科技新闻网站TechCrunch于3月26日发表文章称,自动化和机器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扼杀就业,但美国需要以长远眼光审视这些技术。它们能够让企业降低劳动力成本,加强质量控制,提高产量,保持竞争力,同时可以投入更多资金来推动创新,研发更多新产品,从而雇佣更多员工。对科技说“不”只会加剧岗位流失。


以下为文章全文:


被指罪魁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被某些人指控为美国就业岗位流失的一大罪魁,但在不久前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它们却获得了“缓刑”。大选议题转向了其他一些方面,这主要归功于专横跋扈的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迁怒于中国和墨西哥,声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对美国制造业构成威胁。


实际上,白宫继续对自动化轻描淡写,并不将其视为美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这有悖于白宫希望颁布的,以改善美国劳动力工作生活状况为幌子的政策。3月24日,美国财政部长努钦否认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正在侵蚀就业。他在接受Axios采访时指出:“它们甚至没在我们的雷达屏幕上出现。我认为至少还要等50年到100年。机器人不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取代人类,因此我没有半点担心。我对未来充满乐观。”


然而,就在一些政要试图转移公众对这一话题的注意力时,媒体的目光又重新聚焦自动化的“邪恶”一面。《纽约时报》刊登文章《长期就业杀手并非中国,而是自动化》,美联社也发文阐述为什么是机器人,而不是贸易导致大量工厂就业岗位流失。这些报道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科技正在扼杀制造业岗位。


所有这些报道都有真实一面。机器人和自动化的确与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有关,就连挺技术派业内专家也发生激烈争论。但这样一个简单事实也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复杂问题。我们是否生活在一个空前的就业岗位流失时代?又或者它只是甚至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存在的某种周期的一部分?我们能否对劳动力进行再培训,以便迎接未来变革?受过良好教育和未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人之间的差距会继续拉大吗?


这些都是极为复杂的问题,不可能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政要们的妖魔化抹黑和耸人听闻的言论,只会进一步放大自动化的负面影响。业界和政府需要以长远眼光审视这些技术对各行业的影响,在遏制国内岗位流失的同时,将自动化作为保持美国制造业和创新领导地位的一把利剑。


岗位流失


在接受TechCrunch网站编辑布赖恩·希特采访时,很多力挺自动化的公司和倡导组织代表都用“散布谣言”这样的字眼儿,描述近期出现的犹如洪水般猛烈的负面报道。这些报道对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持警惕态度,认为它们在岗位流失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角色。但在面临压力时,这些公司和倡导组织最终也承认,自动化是导致美国工厂就业岗位流失的一个因素,至少在短期内如此。


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算术题,我们已经不止一次遇到。鲍尔州立大学一篇被很多人引用的研究论文指出,事实证明,自动化是新千年导致就业岗位流失的重要因素。论文称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是美国历史上制造业岗位流失最为严重的一个时期。美国劳工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只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这项研究得出的数据。统计局指出,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在这一年生效)至2000年美国制造业岗位呈增加趋势。在此之后,就业形势趋于恶化,流失了500万个就业岗位。根据鲍尔州立大学的研究,尽管统计数据令人不安,但生产效率却在不断提高。


该研究指出,只有13%的岗位流失与这段时期的贸易有关,自动化是导致剩余岗位流失的主要因素。论文作者迈克尔·希克斯和斯利坎特·德瓦拉杰表示:“1998年,经过通胀调整后的工人人均产出远低于现在。这要归咎于一系列因素,但首要因素是这些行业在这段时期采用了最新的自动化和信息技术。”


在就这一话题接受TechCrunch网站采访时,通用软件研发部门副总裁科林·帕里斯直截了当地指出:“实事求是地说,自动化确实会造成岗位流失。”这种表态非常坦率。但我们不要忘了,帕里斯是通用高管,而通用又是一家在自动化方面投入巨资的公司。帕里斯的观点并没有就此打住。他对自动化的长期影响持乐观态度,他的一些制造业同行也是如此。他说:“对抗岗位流失的唯一途径就是对我们当前的员工进行培训。因为在未来,我们必须拥抱机器人技术。它能帮助我们降低成本。如果能够降低成本,我就可以投入更多资金来推动创新。我能动用的资金越多,所能研发的新产品也越多。研发的产品多了,我自然会雇佣更多员工。”


这种趋势在历史上有过先例。科技对劳动力产生巨大影响至少可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当时一系列岗位的自动化程度提高,所能获得的岗位类型也随之发生改变。在上个世纪之交,美国有41%的岗位由农业或者相关行业提供。一个世纪后,这一比例锐减到1.9%。采用新技术,以及随之而来的短期岗位流失改变了历史上某些行业的面貌,但工作方式的进化并没有导致大规模失业,反而促成了巨大变革。套用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格言,时代的发展变化确实会关闭一些门,但同时也会打开很多窗。


一家大型科技企业的代表指出,完全被自动化取代的岗位就只有一个。波士顿大学2015年末公布的一项研究也持这种观点。论文作者詹姆斯·贝森这样写道:“科技很少会完全消灭一个重要的岗位。很多职业的消亡归结于一系列原因。多数情况下,对某种职业或服务的需求减少(例如寄宿公寓管理员);某些情况下,技术过时也会导致相关职业的需求减少(例如报务员)。自动化并不是这种情况。自动化成为某个职业需求减少和消失的重要因素的实例只有一个,那就是电梯操作员。”如果你工作或生活的楼层在三层以上,你可能会向可怜的电梯操作员倾诉。1950年前后,电梯操作员的数量达到峰值,当时的美国人口普查共登记了9.7万名电梯操作员。现在,这个职业基本上不复存在。


自动化的捍卫者指出,假设岗位自动化已经并且将继续导致某些岗位流失——至少在短期内如此——很多最终被取代的将是那些“没有人真正愿意从事的岗位”或者雇主很难招到人的岗位。先进自动化产业协会的鲍勃·多勒表示:“自动化可能让雇员失去从事我们所说的‘3D工作’的机会,即枯燥、肮脏或者危险工作(“枯燥”、“肮脏”和“危险”的英文首字母均为D)。但同时也有望让他们获得其他岗位,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


帕里斯也引用了“3D工作”这个说法,同时还特别提到了用于在白令海燃烧钻探中产生的易燃气体的火炬塔。“由于竖在海上,火炬塔暴露在环境中。你必须让人爬上去,查看是否生锈和腐蚀。谁愿意干这份差事?它非常枯燥、肮脏和危险。这是一个大问题。”


2月,TechCrunch编辑希特造访工业机器人抓手制造商SoftRobotics的马萨诸塞州办事处,与首席执行官卡尔·瓦瑟探讨机器人取代人类劳动力的话题。瓦瑟表示:“包装行业存在劳动力短缺。我们与那些无法为工厂招到足够工人的公司合作。很多公司的临时工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对培训、质量等等挑战充满担忧。我们希望做到的是,让在40摄氏度高温的仓库里给生面团打包装的工作实现自动化。这不是一份好差事,临时工的流动非常频繁。”


短期VS长期


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大卫·奥托认为,自动化会取代那些没有人从一开始就真正愿意从事的岗位。虽然技术取代的绝大多数岗位并不十分吸引人,但仍有人从事,为的就是一份温饱。奥托说:“我不认为自动化意味着工作的终结,但确实会在岗位分配方面造成严重后果,我对此非常担忧。我认为,如果没有专业技能,那么教育程度低,或者没上过大学的工人将越来越难谋到一份好工作。”


虽然奥托的观点并不像他的某些同行那么可怕,但越来越多的专业岗位依赖机器,导致机器成为贫困差距不断加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失业率攀升导致工人很难或者无法接受更高教育和培训,而这恰恰是他们摆脱贫困所必需的。二者共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奥托说:“我认为自动化对工作结构、技能回报和时间利用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不认为自动化已经导致大规模失业,也不认为未来会出现这种情况。但它让未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人所能获得的机会大幅减少。在我看来,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社会,甚至政治后果。”


经济学家的传统观点认为,虽然自动化会在短期内造成一定的岗位流失,但随着时间推移,自动化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抵消流失的岗位。这种观点让人联想到历史上出现的一些先例,例如农业。某些情况下,自动化提高了生产力和利润率,让企业拥有更多资金,允许他们扩大规模和招聘人数。这可能是导致这种观点的原因所在。


多勒指出:“很多中等规模的公司在使用机器人的同时并没有放弃人类员工,他们看到了员工的价值,尤其是那些为公司效力多年的老员工。引入机器人往往会引发担忧,但我认为一旦人们意识到,机器人是企业的好帮手,他们便会欣然接纳它们,甚至会给机器人起名字。”


这是一幅美妙的景象,但同时也暗藏警告。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即使对员工最友好的公司也无法为所有雇员找到新岗位。多勒指出,工厂虽然提供不同以往的新岗位——与机器人共事——但大部分需要某些专业技能,即使不要求拥有工程学位。


奥托称:“面向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的劳动力市场拥有非常旺盛的需求。这些人继续获得更优厚的待遇。而那些只有大学以下文凭的人所能获得的机会却大幅减少。贸易虽然是一个因素,但自动化的影响更大。在过去几年的不平等加剧趋势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严重现象,没有大学文凭的人的收入和财富不断减少。”


对拥有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这4门学科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教育背景的人的需求不断提高,超过了受过更高等教育的人。这种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对自动化态度的分歧。人们普遍认为生产力提高和成本降低会创造更多就业。随着工厂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走上生产线,将会出现我们未曾预见到的新岗位,进而为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但与某些门槛较低的制造业岗位不同,企业在填补需要大学文凭或者至少具备专业技能的岗位时经常遭遇困难。随着制造业岗位的性质发生变化,分歧也会发生改变。


多勒指出,奖励忠诚员工是企业的最大利益所在,但究竟有多少企业愿意承担培训所需员工的财务成本呢?即便这么做,这种培训又能带来多少回报?拉里·萨默斯对此持怀疑态度。萨默斯曾出任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现在是哈佛大学教授。他曾撰写文章《机器人正在伤害中产阶级员工》。萨默斯在接受TechCrunch采访时表示:“我确信STEM教育程度高是件好事,但我怀疑它能否像某些人认为的那样成为一剂万能药。如果STEM人才短缺,三分之二的工程师就不会就职于工程学以外的领域,所有相关行业都会面临更大的薪酬压力。”


近岸外包


历史上的先例有助于我们审视当前的状况。在2015年撰写的文章《怎么还有那么多工作?工厂自动化的历史与未来》中,奥托引用了1961年《时代》杂志刊登的一篇我们耳熟能详的文章,标题为“自动化型失业”。文章作者这样写道:“过去,新产业雇用的员工远远超过他们造成的失业,但现在的很多新产业并非如此……目前,新产业为非熟练工人或半熟练工人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而自动化吞噬的正是这两类人的工作。”


这篇文章可能早发表了半个世纪,又或者美国的天才们能够找到一条自我修正的新途径。虽然制造业岗位正被无情吞噬,但我们对这种寻找仍抱有希望。美国机器人公司RedwoodSoftware的高管尼尔·金森对TechCrunch表示:“很多报道都在散布谣言,声称就业岗位将在2020年消失。但实际情况却是,2020年将出现一系列我们今天听都没听过的岗位,而我的孩子很可能在未来从事这些岗位。任何巨大的科技进步都会促成这种趋势,不管是已在路上的农业自动化,还是又一场工业革命。我们将看到推出新服务的能力不断提高,进而推动增长和扩大就业。”


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和Redwood公司公布的一项新研究指出,对近期相关经济研究进行评估后发现,机器人和自动化与经济发展是一种正相关关系。近岸外包——让制造业靠近产品输入地的用户群——或许能带来一线希望。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莉塔·冈瑟·麦格拉斯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日本海啸等自然灾害能够摧毁一个多元化不够充分的供应链,让系统冗余能力和多点加工制造能力产生更大的吸引力。正如我们看到的,随着自动化和数字化不断进步,人员成本降低。与所创造的总价值相比,人员成本根本不值一提。这让离岸外包经济的吸引力再度降低。”


在让这个梦想变成现实过程中,自动化和机器人能够扮演重要角色。科技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甚至能够让美国国内制造业的成本具有竞争力。美国AlixPartners公司1月进行的一项研究指出:“10年前,离岸外包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显而易见。现在,确定制造业资产战略分布是一个复杂而高风险的过程。”毫无疑问,自动化是关键要素之一。根据这项研究,三分之二的受调者表示他们计划在未来大力投资机器人和自动化。投资的理由非常充分:机器人和自动化能够让企业降低劳动力成本,加强质量控制和提高产量。当然,即使能够帮助制造业回归美国,近岸外包注定无法成为近期国内制造业岗位流失的一个通用解决方案。萨默斯表示:“随着美国企业用技术取代员工,降低劳动力成本,我认为我们将看到制造业‘回岸’。但这无助于大幅改善就业状况。”


如果自动化能够促成制造业回归美国,即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自动化仍会取代那些一度为人类独享的岗位。但自动化行业的很多人指出,各行业对机器人技术的态度将发生改变。协作型机器人被视为各行业的一个强劲增长动力。具体地说,就是让机器从事“3D工作”,人类员工负责人类更擅长的工作。帕里斯指出:“在采用机器人技术前,我们应尝试研制能够独立完成工作的自主机器人。”现在,很多机器人采用远程遥控,从而创造了新岗位。


协作型机器人往往更实惠,安全性也超过全自主式机器人。在研发协作型机器人的道路上,亚马逊已经行进了一段时间。至少从收购KivaSystems公司那一天起,亚马逊就开始将目光投向这种机器人。Kiva研制的机器人负责在亚马逊的巨型仓储配送中心运送包裹。亚马逊女发言人在2015年接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看到软件、机器学习、计算机算法和员工之间实现和谐。员工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你没有优秀员工参与其中并与技术互动,技术就变得毫无意义。”


保持竞争力


不管岗位是否流失,企业都将继续加大采用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力度。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面对“自动化扼杀普遍认为的低技能岗位”的负面报道,他们可以用降低人员成本,提高生产力和提供安全技术抵消岗位流失的影响。


未来,自动化将应用于各个行业,甚至达到无所不在的程度,但这对就业岗位并不意味着“末日浩劫”。面对自动化对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产生的影响,IBM找到了一线希望。最近,IBM首席执行官弗吉尼亚·罗曼提开始讨论“新蓝领工作”概念,即被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升级的岗位。在致信时任总统候选人特朗普时,罗曼提表示:“美国应重视基础设施投资,整合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从而提高绩效。”


在最近接受TechCrunch采访时,IBM高管格鲁德斯?巴拿瓦与罗曼提遥相呼应。他将创造的新岗位称之为“各种技能岗位”,而不是笼统地称之为“高标准岗位”或者“低技能岗位”。他解释说:“如果你和我在同一个房间,我会在白板上画一幅图表。如果你认为专业技能的分布是一条钟形曲线,高端专业技能处在右侧,低端处在左侧,中等专业技能处在中间。未来,这条曲线将向右移。我们今天认为的高端专业岗位,未来将由员工在机器的帮助下完成。”


这是一幅充满希望的景象。在取代一些岗位的同时,科技也能创造新岗位。巴拿瓦透露了IBM为“沃森”超级电脑设想的角色。这项技术可以应用于从医疗到报税的很多领域,“放大”用户的知识。历史上,每一个行业都曾出现过这样的先例。几十年来,科幻作品不断教育我们要对机器人保持警惕,各行业的不断发展变化只会让我们进一步去适应这种恐惧。它们不代表世界末日,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现实存在。


奥托表示:“被取代的不仅仅是工厂的岗位,与产品相关的其他岗位,办公室职员也是如此。我认为销售人员数量将呈减少趋势。零售业岗位可能减少,因为人们选择网上购物,网购的劳动密集程度较低。如果没有专业技能,低教育程度或者没上过大学的工人找到好工作的机会一定会减少。”


出于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考虑,自动化很容易沦为“代罪羔羊”。近年来,制造业、移民、贸易和自动化都成为舆论焦点,甚至频频遭到炮轰。自动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岗位流失,劳工统计局的数据就是证明。2000年以来,美国制造业流失了500万个非重要岗位。不过,科技也是帮助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因素,对科技说“不”只会进一步导致国内就业岗位流失。为了继续前进,我们需要拥抱技术,既把它当成一个生产工具,同时又作为创造新岗位的手段。


为避免就业形势恶化,美国需要加大教育和培训投入。企业要让高价值员工走上新岗位,教育培训机构要让工人作为迎接新挑战的准备。如果做不到,只会进一步拉大低-高技能工人之间的差距。我们的经济和我们的未来也将深受其害。


人工智能会取代吗


不久前,在中国乌镇围棋峰会上,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与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国围棋职业九段棋手柯洁对战,以3∶0的总比分大获全胜。在此之前,它曾经以4∶1的总比分击败过同为围棋世界冠军的韩国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并在中国棋类网站上以“大师”为注册账号与中日韩数十位围棋高手进行快棋对决,连续60局无一败绩。两年来,“阿尔法狗”横扫中日韩围棋棋坛,并且每次表现都堪称完美。


一直以来,就有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威胁到人类生存的观点,而“阿尔法狗”能在典型的反映人类智慧的围棋比赛中屡屡打败人类,更是加重了一些人的担忧。


那么,人工智能对人们工作、生活的直接影响到底有多大?它具备了人的部分能力,甚至比人类做得更好,未来会不会和人类抢“饭碗”,甚至对我们产生威胁?


具有不可


比拟的优势


未来人工智能可在金融投资、医疗诊断、企业经营、军事指挥等方面进行高水平的预测和决策


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应当说,这种担忧也有一定道理。


近年来,人工智能各方面的发展都在逐渐完善,应用也越来越多,并且在很多方面的表现都超越了人类。


比如,2015年9月,腾讯财经推出了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它能根据算法在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瞬时输出分析和研判,一分钟内就能将重要资讯和解读送达用户。


还有,备受关注的微软小冰,作为一个虚拟伴侣型机器人,它能够模拟人的语气与人对话,聊天时让人感觉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并非机器。


此外,据外媒报道,摩根大通已经开发出一款金融合同解析软件,原来律师和信贷人员每年需要36万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该软件只需几秒就能完成,且错误率大大降低。


青岛智能产业研究院智慧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刘希未说:“在问题求解方面,人工智能程序已经能知道如何考虑它们要解决的问题,即搜索解答空间,寻找较优解答。在无人驾驶方面,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实现长距离复杂路况下的自主驾驶。”


“未来在认知层次,人工智能还将会有广阔应用空间,例如人工智能可在金融投资、医疗诊断、企业经营、军事指挥等方面进行高水平的预测和决策。”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孙哲南说。


而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则认为人工智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将更为巨大。2016年底,他在英国《卫报》发表文章预言说:“工厂的自动化已经让众多传统制造业工人失业,人工智能的兴起很有可能会让失业潮波及中产阶级,最后只给人类留下护理、创造和监管等工作。”


这样的判断还有待未来验证,不过,相比人类智慧,人工智能的确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刘希未说:“和人脑相比,人工智能算法应对数值和符号计算更加精确快速,稳定可靠。特别是对于有确定规则的计算问题,人工智能可以远远超出人脑的计算速度,也更容易找到最优的解答。比如,在数值计算,图形、语音、生物特征、行为姿态等方面的识别,甚至更加复杂的预测推理任务方面,人工智能都有超越人脑的优秀表现。”


不会取代


甚至威胁人类


人工智能不具备感性思维,无法跨越到意识领域


那么,人工智能真的会因此而取代人类本身,甚至对我们产生威胁吗?记者采访的几位专家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首先,专家们认为,当前的计算机架构和编程模式具有本质上的劣势,使得人工智能无法实现与人脑情感、意志、心态、情绪、经验等方面的自然交互。本质上,人工智能仅仅是物质世界范畴的概念,无法跨越到意识领域。


1981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的罗杰·斯佩里博士曾发布著名的“左右脑分工理论”,认为人脑的左右半球有着不同分工:左半脑擅长分析、逻辑、演绎、推理等理性抽象思维;右半脑擅长直觉、情感、艺术、灵感等感性形象思维。迄今为止,人工智能的所有智能化表现仅仅在模仿人类左半脑的理性思维模式,而完全不具备右半脑的感性思维。


“也就是说,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还很难应对具有显著人类主观意识影响的社会文化和意识领域的各类问题,而人脑却可以通过长期在复杂社会环境下的学习成长轻松应对这类问题。”刘希未说。


他进一步举例说,比如人工智能至今也还没有创作出真正具有人性境界的作品。“电脑与人脑,毕竟有着机械性与生命灵性的本质区别,因此,电脑创作与人脑创作之间尚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个性化是人类文学艺术创作的生命,而已有电脑创作系统尚无个性可言,只不过是对已有的艺术作品的模仿、复制与重组。”


那么,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完善,将来是否有可能实现这种自发的情感智能呢?


“情感智能化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让机器本身具有情感,另外一个是让机器理解人的情感,两者是不一样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易建强说,“让机器去理解人的情感,这件事是有可能做到的。目前有一部分机器人系统能够做到部分理解场景、环境及对话内容,并根据其结果做出相应的反应或者表情。但要机器人或人工智能系统完全达到人类的水平,有自发的情感和创造性,那是很难实现的,或者说不可能实现。”


中国自动化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王飞跃对此表示认同,“我个人认为100年内无法实现,或许永远不可能实现,除非重新定义什么是人的情感、理解、推理等等。原因很简单,人们现在都还不清楚这些情感的内涵、产生的过程及其方式。”


将成为人类


发展的加速器


人工智能的确会对人类就业造成一定冲击,但人类的工作不会消失,而是转变为新的形式


科学家们还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只是人类智慧创造的一种新型工具,它有助于人类更快做出突破,提高我们应对那些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难题的能力。


“我们需要人工智能这个强大的工具来帮助处理复杂问题,预测未知,支持我们实现以往不可能的目标。”王飞跃说。


专家们表示,很多划时代的科技成果必然引发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短期内很可能难以被接受,但若放眼历史长河,就会发现,所有重大的科技革命无一例外地都最终成为人类发展的加速器,同时也是人类生活品质提高的根本保障。


“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也同样如此,它的确会对人类的就业造成一定冲击。比如,人工智能更适合处理简单重复、规则确定或者通过案例学习可以找到有效处理规则的问题。像安检、看病理切片和监控视频审核等交给人工智能更为高效可靠,这些工种也因此比较容易受到冲击和替代。”不过,易建强表示,不必因此就担心它会彻底取代人类。“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例,它不仅仅是让人类的既有工作被取代,同时会制造出足够多的新的就业机会。大多数情况下,工作不是消失了,而是转变为新的形式。”


易建强说,马车被汽车取代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当年,汽车开始进入大城市并逐渐普及的过程中,曾经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充当出行工具的马车,面临着“下岗”威胁。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新兴起的汽车行业拥有比传统马车行业多出数千倍甚至数万倍的产值和工作机会。


“现阶段,在一个真正实现人工智能的工作场景中,传统劳动者也并未被‘下岗’,只是改变了角色而已。仍然需要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表现进行监控,进行情报采集与分析,以及开展预测性的实验与评估,引导性的过程管理与控制。”王飞跃说,“我相信将来人类90%以上的工作是由人工智能提供的,就像今天我们大多数的工作是由计算机和各种其它机器提供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