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知识的价值在于分享”,一直是康石石个人信奉的一句话,也是指引康石石个人实践的一句话。其实,知识所蕴含的“广度”远远不止于学术体系之内,它还包含有人生经验所积攒的丰厚阅历,与看待世界、分析世界、认知世界的角度与深度。
世界丰富多彩,康石石希望能够为艺术留学生推开更为宽阔的大门,让艺术留学生的知识与经验能够于康石石公众号汇合交织:你能在伦敦租到高性价比的住房,就能帮助经济并不充裕的家庭前往伦敦留学;你了解UCL的建筑设计课程体系,了解AA的授课方向,就能够给不知何为A校B校的学生指引方向;自己当年年轻吃过的亏,上过的当,后人如何避免...
所以,康石石将为中国艺术留学生开放周三“艺术留学知识共享”栏目,集合大家的艺术设计认知与艺术留学经验,为艺术留学生&预备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交流机会。
分享你的留学经验,请联系文末二维码
本期分享人:Dana
加拿大 诺瓦艺术与设计大学 设计学 MDes
NSCAD x Dalhousie合作项目 设计师
解决非洲妇女就业项目 设计师
汉艺国际 (H-Art) 视传学部 资深平面讲师
内容摘要:
加拿大留学,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关于留学,大家第一想到的基本都是英美,而位于美国旁边的加拿大其实是一个极大的设计发展潜力区。作为加拿大教育的亲身体验者,从末尾淘汰课程设置下“存活”下来,残酷竞争带来的设计能力提升速度更是每天可见。后因个人原因回国,对于学校生活依旧有着很多的热爱,能够和学生讨论设计,帮学生躲过我当年学习的雷,让学生梦想有的放矢,是我如今每天作为老师的幸福所在。
留学加拿大
1. 移民可能性大
想要留学加拿大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其移民政策相对宽松,而对于硕士人才,加拿大更是有开设绿色通道:在加拿大研究生毕业后,学生即可获得三年无条件工作签证,而在三年间工作一年,即可获得PR,即我们所言的枫叶证,作用相当于美国绿卡,享有永久居住权。
而且针对留学生,加拿大也开设了GIC项目,只要大家雅思过6,在加拿大银行存款1W加币,便可获得相关签证,之后大家不必再递交家庭经济证明等文件,十分便捷。
2. 费用便宜
加拿大对于教育的投入和关注极大,在加拿大所有院校均为公立院校,所以学费上会为大家节省一大笔费用,以我就读的诺瓦设计与艺术大学(以下简称NSCAD)为例,每学期的学费约为7000-9000加币,约合人民币3.5W—4.5W,温哥华会稍贵,一年学费也只约为10W。
除多伦多、温哥华之外,其余加拿大国家生活消费情况比较相近,在哈利法克斯市中心,两室一厅的公寓租金人民币约为5000/月,比北京还要便宜许多。最近也和汉艺留学英美的老师们聊天,做了下费用对比,加拿大读书费用大概是英美的一半。
3. 竞争力强
谈及艺术留学,英美是绝对的主流,无论是商业风格还是先锋概念设计都很成熟,一个国家想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声誉,必须在其他方面具备一定影响力。而作为与美国地理距离最近的国家,两国多年间院校或品牌间长期合作与发展,使得加拿大设计在吸收美国设计精华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以设计学举例,学校对我们的定位便是“全公司仅有的设计师”,即使在全为设计师的公司中,如何快速找到自己的定位,将自己的设计能力凸显出来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点。这样的训练下,大家对于自己的优势长处能够更好的得到发挥,即使面对不同的专业及不同性格组员,平衡好整个团队,使得项目顺利进行算是我们的基础技能。
NSCAD
1. 淘汰制课程
近年来,很多人会在社交网络上黑加拿大院校,说教学划水、骗钱等的不计其数,但就以NSCAD来看,并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且加拿大很多院校都实行末位淘汰制度,评判标准除了你的课堂表现、绩点3.5之外,学校会组织老师对每位同学进行面试,如果在这过程中说错了话或者透露出个人移民意向,基本上也就GAME OVER了。
而竞争残酷程度,需要用数据和大家说明:非北美学生均需参与研究生预科课程,以我们当届为例,初入学23人,预科结束仅剩11人;而我们下届同学入学仅有13人,但进入研究生的仅为7人。以上50%的淘汰率仅为预科阶段,研究生三个学期中,前两个学期同样进行淘汰赛。在一个食物热量大国,我瘦了将近20斤,掉了无数根头发。
但这样的课程,却也是加拿大学习给我惊喜的部分,本科的时候,老师教什么学什么,那时也未觉得不会软件是一个多大的问题,因为我学习中并没有涉及,而到了NSCAD如果自己不主动补充知识,便是被淘汰的那位。这样的危机感使得我在预科阶段成功入学了ID、sketchup等,甚至包括视频创作。
2. 跨学科
当下跨学科早已成为设计界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品牌和学校将跨界以及跨学科融入到设计学习中,而作为设计学专业,加拿大的教育中早已渗透这一概念。刚进校时,老师便说我们的课程意义其实在于探究设计和各个其他学科间的关系,所以在课程安排上,我们做了各种设计,如转化设计、健康设计、食品设计等等,也会做一些木工或者塑料,触及领域特别丰富。
这样的学习方式,对跨学科学习的同学而言极为受益,可以说,大家在这里可以充分的去探索平面设计与本科专业的边界在哪儿。很多学习平面的同学到NSCAD会有约束感,因为相比于其他跨学科同学,在其他专业找到自己可以发挥的一个点,其实并不容易,作品有时候会觉得“单调”。
而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来说,我们的本科专业完全可以成为设计优势建议表现。以我个人为例,本科学习纺织专业,在某次项目中我便将一段路程的所见的不同瓷砖材质和声音结合转化成面料,织成一块长布,完成了视觉传达的转化,而工艺及思维是我本科专业带来的,在视觉传达范围下,我扩展了自己的方向,更是找到了自己可以“独特”的亮点。
3. 将设计规则化
正如之前所言,比及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成熟的英美,加拿大的院校另辟蹊径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向便是将设计理论化。设计其实有一定的逻辑规律,但研究的人不多,大家对设计理论化的了解更少,但掌握这种方法论,完全可以让设计格局变得更大,且更严谨。
在NSCAD,一个项目结束后,我们需要去思考提炼出设计中每一个发生步骤,然后考虑他们是如何发生的,这一步对于设计前后有怎样的联系,如果这一步发生了改变,整个设计会出现怎样的变化。这样的思维训练下,之后拿到项目,完全可以去知道这样的主题该如何去发展,会产生怎样一种结果,对于整个设计的把控更为游刃有余。而这一点在如今工作中更是让我给学生更多帮助。
毕业以来一直从事设计教育,见识也解决了各种学生设计问题,其中一点十分普遍:设计以自己为中心,各种阳春雪月,自己强加逻辑,全程自嗨。而我作为一个老师,这个时候需要去给学生泼冷水,让他们明白逻辑到底如何才是妥当的。表达自己是平面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方面,但感性设计一样需要有逻辑加持,一个设计中放入太多主观的东西,结果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
加拿大留学准备
1. 院校选择
加拿大艺术类院校只有四所,大家其实没有太多选择:
且每所院校的教育实力也相似,这种四选一的情况,反而会让大家更纠结。作为亲身体验者,我建议大家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思考:
艺术类院校虽然只有四所,但却基本覆盖了东海岸到西海岸所有热门城市,因此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城市便十分重要,想去稍大城市的同学,可以申请位于温哥华的艾米丽卡尔艺术与设计大学和位于多伦多的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如果想要寻求比较平静的地方踏实学习,剩余两所更为适合。
四所院校中,对于作品集及语言的要求有着很大的不同。比如艾米丽卡尔艺术与设计大学和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两者对于国际生和本国学生收费标准相同,虽未直接表明,但相比于国际生,学校更愿意收接受北美教育的本科生,可以为后续学习安排省去很多麻烦,所以在作品集和语言上,两者要求都会更高,一般来说语言需要6.5+,写作要达到7。
2. 线下面试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作品集作为第一关,可以说是大家的门面所在。而且NSCAD每年收到作品集后,会在北京、上海两地开展现场面试环节,会现场对你的作品集及你个人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这个阶段淘汰率可达到50%以上。作为罕见的一位当场下offer的学姐,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在老师面前刷存在感。
与电话面试不同,线下的面试大家更容易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而提高自己的入学机会,所以如果大家作品集中的项目能够以成品展示,会给考官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我当时甚至扛了我本科阶段各种绘制的大幅作品去和考官分享。
3. 提前准备
加拿大四所院校对于语言的要求都很高,之前提到艾米丽卡尔艺术与设计大学要求为7,我们学校要求则是6.5,小分过6,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还是有着一定的困难。小分任何一个没有达到都需到语言学校进行学习。
但对于国内同学比较尴尬的一点是,距离9月份开学最晚的语言班为5月份,而国内普遍毕业时间为6月,中间一个月的冲突会使得大家必须jump掉一年。而很多同学如果大四毕业才开始做作品集,而语言也没有过,则相当于中间jump掉两年,而这些,只要大家提前准备都可以有效的避免。所以如果有留学想法,建议大家早作准备,避开这些大坑。
以上分享,望有帮助
往期“艺术留学知识共享”栏目
第三十八期
红到发紫的鞋靴设计,你该如何赶上这波“时尚热潮”?
第三十七期
一所“三无院校”,为何却能常年“屠榜”建筑设计?
第三十六期
我在一个中国人“极少”的欧洲“发达国家”学设计
更多艺术留学顶级名校相关问题或作品集创作问题,同学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向康石石留言:
提问方式很简单
希望康石石能帮到每一名艺术生
无论艺术留学,还是艺术设计,或是认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