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16:10-17:30(第三场)
分论坛一
(西主楼3-102会议室)
主持人:赵晓力
评议人:洪 涛
报告人:
韩 潮(同济大学):波里庇乌斯思想来源考
林志猛(浙江大学):奥利金的柏拉图主义
吴功青(中国人民大学):存在与一——皮科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一致性
孙 帅(中国人民大学):没有本质的实体:
路德与亚里士多德
雷思温(中国人民大学):失控的无限性——邓·司各脱论上帝的无限化
分论坛二
(西主楼2-213会议室)
主持人:刘铁芳 评议人:顾 涛
报告人:
江 湄(首都师范大学):《史记·伯夷列传》与中国史学的“隐逸”书写
朱 赢(北京大学):周携王的隐没与重现——两周之际的三种帝王史叙事及其立意
金方廷(上海社科院):从西周时期的同姓诸侯国看周王室的宗族分化
秦际明(中山大学):形上与本体的相逢——中国形而上学建构的历史与问题
分论坛三
(中央主楼212会议室)
主持人:陈壁生 评议人:
唐文明
报告人:
李 震(清华大学):邵雍体用论的渊源、特色与定位
郭 畑(重庆大学):二程师友渊源在南宋的厘定
张锦枝(上海社科院):
道与教的分野与融合——以阳明学为中心
秦 峰(重庆大学):人心具有太极阴阳五行之理——略论刘宗周哲学的义理结构
分论坛四
(中央主楼211会议室)
主持人:柯小刚 评议人:张丰乾
报告人:
向 达(吉首大学):《黄帝四经》“法主德辅”的治道精神及其意义探析
张羽军(成都社科院):论《淮南子》中的圣人与作为一种教化资源的儒学的关系
白延辉(内蒙古大学):汉初儒学的黄老学特色
田 丰(天津社科院):汉代推类思维范式的转型——以王充为中心
分论坛五
(中央主楼208会议室)
主持人:石立善 评议人:何乏笔
报告人:
刘 伟(中山大学):天下的空间性——论《禹贡》中空间的三个维度
刘未沫(中国社科院):古代中国与希腊的宇宙论:算术的VS.几何的?
李 旭(浙江社科院):论儒家乐教的正大和平之境及其感性踪迹
刘 娟(中国人民大学):天师道产生的思想缘起及其政教观
分论坛六
(中央主楼707会议室)
主持人:张 源 评议人:罗晓颖
报告人:
张文涛(重庆大学):赫西俄德《神谱》与希腊正统神义论的确立
陈戎女(北京语言大学):色诺芬与《斯巴达政制》
万永奇(湖南师范大学):
普鲁塔克如何为希腊文明辩护?
罗 勇(中山大学):
“审慎”的哲学——试论普鲁塔克辨证式的柏拉图主义
王双洪(北京社科院):演说术与教育——从西塞罗、昆体良看古罗马教育品质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