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和岛
正和岛,国内第一家专注企业家人群的高端网络社交平台,最低信任成本的人脉金矿。正和岛官方微信聚焦企业家的想法、干法、活法与玩法,每天有独家、新鲜猛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warfalcon  ·  在ChatGPT眼中,你是什么样的人? ·  5 天前  
纯银V  ·  慢鸽入室抢劫爱情专案组 ... ·  6 天前  
王路在隐身  ·  怎样设计规则鉴别中医和玄学的水平?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正和岛

真实的金融黑幕!他们将灵魂抵给了名利与财富

正和岛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6-08-23 19:38

正文

真实的金融黑幕,比小说更惊悚。


每一分在金融圈流动的钱,都没有你想象的干净。


那么,那些以协助富人们避税为己任的银行家们如何抵挡“道德苛责”?


欧洲金牌记者乔里斯•卢因迪克(Joris Luyendijk)在《胡作非为:人性之本与金融暴行》一书中给出了金融世界的真相。


来源 / 正和岛(ID:zhenghedao)

作者 / 乔里斯·卢因迪克

编辑 / 垅青





金融家都是怪物?

 

随着巴拿马文件的披露持续发酵,富人和当权者们如何逃避税收义务的内情和细节被史无前例地公之于众,那些帮助他们从事这些勾当的邪恶的精神病患者——银行家、金融律师、会计师和咨询公司又一次让人们浮想联翩。

 

现在最流行的说法是:“同性恋+金融家是怪物”。我又想起了好莱坞经典影片《华尔街》中的不朽台词“没有比贪婪更好的词语了”,我还想起了《美国精神病人》里嗜杀成性的变态杀人魔银行家,以及前两年上映的大片《华尔街之狼》。

 

尽管如此,事实却和这些电影中的描绘大相径庭——这也不免让人感到更加困惑。虽然金融行业确实存在“问题人员”,虽然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但实际上在金融行业中工作的绝大多数人看起来都像你我一样。他们不是什么妖怪,只是在你可能更愿意将其视为“骇人听闻的组织”中工作和生活。

 

过去的4年间,我采访了数以百计的金融工作者,虽然我的素材和资源遍布东京、阿姆斯特丹和法兰克福,但是绝大部分还是来自欧洲的金融中心——伦敦金融城。完成这样一项调研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因为金融行业受制于一种近乎严酷的内部秩序——缄默之规(code of silence)。那些被抓到和记者打交道的员工将会丢掉自己的饭碗,并面临严肃的制裁。当然,如果这一切都是匿名进行的,有一些人会愿意坐下来和你聊一聊。

 

事实上,金融是一个巨大的行业,那些为大公司和富人们(即所谓的高净值人群)逃税提供便利的部门和机构不过是整个体系的一个微小分支。但是,在面临帮助客户逃税的指控时,相关银行工作人员的自我辩驳能力则和他们在其他领域提供服务出现状况时的反应具有极高的相似度。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人在谈论他们的工作和道德维度时的腔调,那么“就事论事”也许再合适不过了。

 

例如,在瑞典的一家小银行或者芬兰的一家航空公司里,他们会在明知“这帮家伙”对于自己将要购买的东西一窍不通的情况下,语重心长地向“某些人”解释为什么他们需要购买这个精密、高效的金融产品;或者利用媒体大肆宣传,发布关于某家新型高科技企业大量的误导性信息,其目的只是为了帮助其在证券交易所完成挂牌上市;亦或者,花上不计其数的资金构建计算机算法模型以实现在证券市场上用近乎光速的速度实施交易——持有某只股票的时间往往不足几秒钟,但同时却将整个金融市场暴露在了巨大的风险之中。

 

正如我上文所述,银行家们并不是怪物,因此和他们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可行的。


伦敦金融城,炒掉一个人只需5分钟




“你是怎么在忍受他人的冷眼相待中心安理得地熬过来的呢?”

 

许多人最开始的回答是:“你只要不刻意去想这些就行了。”就像一位在某家大银行法务部门供职的员工所说的那样,回头想想几年前的经历,那时她正在维京和开曼群岛负责设立空壳公司,“当时我的工作压力很大,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根本无瑕停下来思考。这么多年后我才意识到,哦,这些产品很可能就是用于逃税的。当你身在其中,你的精力只会完全聚焦于身旁那接踵而至、堆积如山的文件资料。”

 

金融世界中的人们(可能从事法律、咨询或者纯粹的金融业务)工作压力繁重,甚至经常被“剥夺”休息的权利。尤其是那些职级较低的员工,他们往往会变成所谓的“夜猫子”,“刷通宵”是家常便饭,经常是早上6点左右钻进出租车回到家,冲了淋浴,然后又坐着同一辆出租回到办公室开始第二天的工作。

 

“这种压力将蚕食你的道德意识,”受访者们如是说,“你会变得只关注企业生存之类的议题——完成自己的岗位职责。更重要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会如此行事,仅仅是因为内部竞争已经达到了惨烈的地步。”

 

在伦敦金融城,炒一个人的鱿鱼只需要5分钟的时间。那些最推崇竞争性的公司可能会就一个岗位或职位雇佣两个人,看看谁能最终幸存下来。与此同时,一些大名鼎鼎的银行则会为每年裁掉2%或3%“表现最差”的员工引以为豪——无论他们当年为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

 

受访者们谈到了“恐惧文化”和零职业保障衍生出的不忠诚。“如果把你扫地出门只需要5分钟的时间,那么你的眼界也就只有这5分钟。”许多人会反问道:“你怎么能期望我们对待我们的客户或社会要比我们的银行对待我们更好呢?”

 

在这样的企业环境中你很难要求人们能够勇敢地提出道德上的异议。然而,大多数的受访者们却认为恐惧和疲惫并不是问题的核心。“你想知道作为一个银行家或者律师我是怎么做到心安理得的吗?嗯,既然我所做的都是合法的,你指责我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在这一点上,这和涉嫌逃税的那些巴拿马公司提出的抗辩理由是完全一样的,相似的情况还体现在所有金融机构公关部门强词夺理的论据之中:我们没有违反任何法律,因此从理论上讲我们是无辜和清白的。

 

当面对刨根问底的媒体时,金融行业中的工作者们往往会使用两个相互关联的词语为自己辩护:“非道德范畴”和“股东价值”。请记住,他们这里所说的“非道德”和“不道德”完全是两个概念。后者指的是故意违反法律法规。举例来说,道路安全标识警示你车速不得超过100公里/小时,而你却开到了150公里/小时,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相比之下,非道德则意味着你的伦理和道德边界仅仅是由法律的规定来定义的。

 

在金融世界里,你不会关心一份合同在道德上是对或是错,你在乎的是它对“声望风险”的影响。金融律师和监管者们关注的是你的目的是否是“商业友好型的”,你利用税法上的漏洞帮助大公司或者富人们的避税手段是否是建立在“有效税务结构”上的“税务优化”。

 

一旦你就此拧开自己的耳朵,类似的例子就会一拥而入,对于在金融世界打拼的这些人而言,研判他们行为的字典当中早已将能够激起道德讨论的词汇剔除一空。在这里最大的恭维就是说上一声“专业”。

 

他们把灵魂抵给了名利与财富

 

它意味着你可以把情感从工作中剥离出来,当然也包括道德和信仰——这些都是儿女情长的家事。在我绝大多数的采访当中,“道德”这个词只会在一种情况下可以和“工作”链接在一起出现,那就是对上司的惟命是从。

 

如果非道德范畴在今天的金融行业中是占有支配地位的思维范式,那么“股东价值”则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基础架构。几乎每一个受访者都讲到了这一点,他们解释说,就像今天大部分的国际化公司一样,大型的全球化银行也都是由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这类机构投资者所持有和控股的企业。

 

这对银行在合法合规前提下的盈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可能多地获取更多的利润是股东们判断银行经营业绩的唯一标准。正因如此,银行家们向我抛出了这样的问题:是否赚钱?是否合法?当我们的实际所有人仅仅只看重这两件事情的时候,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行为方式更加符合道德标准的要求呢?

 

一位伦敦的交易员用简短的几句话为我分析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假设你是一家养老基金,并持有摩根士丹利的股份。如果你看到作为其竞争者的高盛今年实现了50%的收益,那么你会感到非常不悦。这些数据会让你的投资看上去很失败。于是你会向摩根士丹利的高层施压,比方说,‘我给你们18个月的时间来改变现状,要是不见起色那么我只有就此抛售手中的股票。’”

 

于是,摩根士丹利看到了合法避税的契机并认识到:要是我们也涉足这一业务,那么我们就能获取更多的利润。这样做是合法的,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们。

 

很多人将银行视作赌场,但和这一观念形成强烈对比的则是事实上在银行内部有几个被称作“合规”“法务”和“内部审计”的巨大部门,它们的职责就是确保银行的所有经营性活动都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尽管如此,绝大多数受访者对此却表示:“问题是,我们怎么才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参与系统的博弈呢?”

 

于是,我们看到了整个行业都在为富人们的逃税创造便利,而内部人则将他们自己从道德责任的囹圄中解放了出来。

 

但至少在采访中我依然会义正言辞地给出我的反论点:


如果你所处的行业本身就会对国家的立法施加影响,你们又怎么能躲在法律的背后呢?看看竞选捐款和财务支持,本质上说这就是政治腐败;


想想为政治家们专设的肥得流油的“第二职业”,他们可以给予金融行业想要的一切;


再回忆一下声势浩大的财经游说,不论是在华盛顿、伦敦、布鲁塞尔,或是其他监管权力的中心,动辄就是数以千计的“雇佣大军”;


还有那些政治说客,他们会告诉你:合法与否是由我的行为决定的,我必无罪。

 

这是多么令人沮丧和无助的图景啊。在这里,高尚的品行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采访中,我认识了一个搭建避税金融工具的专家,他是我见到的所有受访对象中最有趣的人之一。在过去的10多年里,这个所谓的产品设计师每年可以挣到100万欧元左右的薪水,加上极强的储蓄意识,以至于在30多岁的年龄他已经可以悠然地享受自己的人生了。但就在最近,他刚刚辞了职,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

 

他解释道,这就像浮士德博士的故事,“他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而我把我的灵魂抵给了世俗的名利和财富。魔鬼的开价让我在道德上破产了。很长时间以来,我都觉得这些无所谓,但渐渐地我开始醒悟了。是什么触发了内心的变化呢?其实并不存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每天早上起来,站在镜子前看着镜中的自己,我勾勒出了一幅未来的图景:我的子女们问我,爸爸,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我该何言以对呢?”


(备注:本文摘编自《胡作非为:人性之本与金融暴行》,作者:乔里斯·卢因迪克。本书打破了人们对金融世界的想象,为人们展现了血腥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