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荣茂观察
作者:李荣茂,THLDL大课堂、清大领导力创始人;原清华大学领导力创办人;资深投资人。站在中国立场分析国内外政经走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GiantPandaCV  ·  MoE之年的总结和MoE 推理优化的一些认识 ·  2 天前  
卤猫  ·  开工大吉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荣茂观察

深夜传来重磅消息!美元霸权遭重击!

荣茂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9-19 11:29

正文

一、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信号、影响与未来展望

【财联社】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从5.25%至5.50%下调至4.75%至5.0%,降幅达到50个基点。这是自2022年3月美联储启动本轮紧缩周期以来的首次降息。

【荣茂观察】

昨日,印尼已经先行一步,宣布降息25个基点。印尼央行行长预测,美联储在今年内将降息三次,每次25个基点,而2025年则将降息四次。然而,美联储的实际行动却超出了市场的普遍预期, 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这可能与美国金融政策调整的节奏有关,但也间接宣布美元金融收割战略失败了。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随后的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上,对降息决策进行了详尽的解释。他强调,美联储并非急于降息,而是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同时,他也提醒市场不要将此次降息视为新的趋势开始,而应理解为这是美联储根据当前经济状况做出的具体决策。鲍威尔的讲话有效引导了市场预期,避免了因过度解读降息而导致的市场波动。

从最新公布的利率点阵图来看,美联储官员对未来三年降息的预期力度有了显著的提升。他们预计,在今年内将合计降息100个基点,这意味着在首次降息50个基点后,今年还可能有一次降息50个基点的行动。而对于2025年和后年的利率预期,也分别有了75个基点和25个基点的降幅。

那么,美联储的这次降息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首先,降息的启动有利于美债、黄金以及亚洲货币的走强。随着美元可能因降息而走弱,这些资产的价格有望得到提升。其次,降息也有助于缓解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虽然首次降息超出了部分人的预期,但美联储通过预期管理,成功地避免了市场的过度反应。

然而,我们也需要看到,降息并非万能良药。它虽然能够刺激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带来通胀等潜在风险。因此,美联储在未来的货币政策制定中,需要权衡各种因素,确保货币政策的稳健和有效。

对于投资者来说,美联储的降息决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在面对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时,投资者应保持冷静和理性,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二、34项台湾农产品,大陆叫停零关税

【环球时报】由于台湾地区单方面对大陆产品出口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严重阻碍两岸经贸合作,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近日发布公告,自2024年9月25日起,停止执行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鲜水果、蔬菜、水产品等34项农产品免征进口关税政策,相关农产品进口关税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荣茂观察】

近日,民进党当局在面对中国大陆取消台湾34种农产品零关税优惠后,终于感受到了切肤之痛。9月18日,岛内农业部部长陈骏季公开表示担忧,指出凤梨、释迦、柚子及白带鱼等农产品将受到巨大冲击,尤其是去年刚刚恢复输陆的释迦,其前景更是堪忧。据统计,仅今年前六个月,释迦就已售至大陆6080吨,价值高达1790.1万美金。如今,随着零关税优惠的取消,这些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的成本将大幅上升,无疑给岛内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这一局面的形成,完全是民进党当局咎由自取的结果。 长期以来,民进党当局在两岸经贸关系上采取了一系列单方面限制措施,拒绝履行相关协议中允许大陆产品进入台湾市场的承诺。截至目前,仍有1000多项大陆农产品被单方面限制输入台湾。这种不公平、不合理的做法,严重阻碍了两岸经贸的正常发展,也损害了台湾农民的利益。

然而,民进党当局似乎并未从中汲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地推行其“台独”分裂活动。赖清德上台后,更是顽固坚持“两国互不隶属”的立场,拒绝改口,并试图将台湾问题“国际化”,在联合国2758号决议上做文章。这种行为不仅严重伤害了两岸人民的感情,更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公然挑衅。

面对民进党当局的挑衅,中国大陆当然有理由采取相应措施来表明立场。取消34种农产品零关税优惠,就是对其单方面限制大陆农产品输入的有力回应。这一举措不仅让岛内农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也让岛内各界更加清楚地看到了民进党当局的真实面目。

赖清德的态度和做法,不仅让两岸关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局面,也让台湾老百姓遭遇了实实在在的损失。这笔账,完全应该算在民进党身上。 民进党当局应该认真反思自己的错误行为,停止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回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台湾老百姓的利益,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台湾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民进党当局更应该保持清醒头脑,不要妄图通过挑衅和冒险行为来谋取政治私利。任何试图将台湾问题“国际化”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只会给台湾老百姓带来更多的灾难和痛苦。

综上所述,民进党当局应该为其错误行为承担全部责任,并立即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回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台湾老百姓的利益和福祉,促进两岸关系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发展。

三、美国政客的“中国威胁论”新论调:冷战微不足道?

【DW中文—德国之声】9月18日,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表示,与中国带来的多方面挑战相比,冷战显得微不足道。与中国的竞争给美国带来的挑战超过了冷战时期。

【荣茂观察】

9月18日,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的言论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他声称,与中国所带来的多方面挑战相比,冷战时期的紧张局势简直微不足道。此言一出,似乎暗示着当前美国所面临的挑战已超越了与苏联对峙的那个时代。

然而,细品坎贝尔的话,不难发现其中的夸张与偏颇。他口中的“全方位挑战”似乎涵盖了从全球南方到技术领域的各个层面,但这种笼统的指责恰恰暴露了美国政客在看待中国问题时的片面和狭隘。

面对这样的言论,我们不得不提出几个关键问题:中国是否真的视美国为对手?中国是否主动挑起争端,寻求与美国的对抗?在美国持续对中国施压的背景下,中国是否仍在努力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中国从未将美国视为敌人,更未曾试图挑战其国际地位。相反,中国一直致力于与美国建立和谐共处的关系,希望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分歧。然而,美国政客却似乎执意要将中国描绘成威胁,这种偏执的态度实在令人费解。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一个始终致力于稳定中美关系的国家,如今在美国政客眼中,竟然比冷战时期的苏联更具威胁。这种荒谬的逻辑不禁让人怀疑,美国政客是否真的了解中国,是否真的愿意看到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

面对美国的无端打压和敌意,中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必要的反制措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这有助于让美国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健康的中美关系才是真正符合其自身利益的。只有这样,美国才能学会以平等、尊重和互利共赢的态度来与中国打交道。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坎贝尔发表此番言论之际,中美两国在经贸、科技等领域仍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现实情况与美国政客所宣扬的“中国威胁论”形成了强烈对比。或许,是时候让美国的政客们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总之,坎贝尔的言论不过是美国政客“中国威胁论”的又一例证。面对这种无端的指责和敌意,中国既要有理有据地进行反驳,也要坚定不移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这个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时代,合作与共赢才是各国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中国高教新现象:研究生人数超越本科生,挑战与机遇并存

【综合新闻】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研究生毕业人数超越了本科生。2024年,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达到16.6万,相比之下,本科毕业生人数为13.7万,两者相差近3万,呈现出人数倒挂的现象。这一现象不仅在北京凸显,全国范围内也普遍存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60多所高校均出现了研究生毕业人数超过本科生的倒挂情况。

【荣茂观察】

深入分析这一数据,我们发现几个显著特点。首先,各地高校的人数倒挂比例大致在1.25左右,部分高校和地区甚至超过3.0,且这一比例在发达地区尤为显著。其次,目前我国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约为1:5,但预计未来五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1:3,即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硕博生。这无疑将加剧“人均硕博”的拥挤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