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广东科技情报事业创立暨广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创建60周年座谈会在广州举行。在当天举行的高端学术论坛上,广东科技情报事业创立暨广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柳卸林发布《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
报告结论认为,2017年,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一位。
该报告展示了广东省内各市的创新能力综合指标,指出近年来广东省的研发投入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同时也指出广东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的创新转型压力较大等问题。
报告主要结论如下:
广东省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创新能力快速提升。2017年,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一位。
一是研发投入强度继续提高。2016年,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约占GDP的2.56%,比2015年提高0.0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8%),研发投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省内科技创新在全国继续保持“领跑”创造了有利条件。技术自给率达71%,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7%,基本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同时,各地级市对创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研发投入也普遍呈上升趋势。
二是专利产出全国领先。全年专利申请受理总量505667件,增长42.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155581件,增长49.7%。全年专利授权总量259032件,增长7.4%,居全国首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8626件,增长15.4%。全年《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23574件,增长55.2%,居全国首位。全省有效发明专利量168480件,居全国首位。
三是高新技术企业稳步提升。2016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共有19857家,比2015年增加8752家,增长高达78.8%;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1万亿元,增长13.0%。
四是创新创业载体不断丰富。2016年,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扎实推进,累计建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4家、新型研发机构180家、国家级质检中心75家。推动专业镇创新发展,新建专业镇协同创新中心6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迸发,国家和省“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进展顺利,新增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6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达634家,提前实现倍增计划,在孵企业超过2.6万家。推进“互联网+双创”“四众”平台创新发展,众创空间达500家。
区域不平衡性对协调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一是领先地区创新优势明显。以深圳、广州为龙头的珠三角地区的发展速度、经济规模大幅领先于粤东西北地区。同样,研发投入、专利产出、高技术企业培育、企业创新创业氛围活力等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珠三角也均处于领先地位。
二是粤东西北地区虽然也有很大改观,交通有了很大进步,但整体增速仍偏慢,对创新创业的响应能力还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从珠三角地区、省外及国外引进先进生产力,鼓励企业创新,提高企业创新活力,加速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并加强地区配套环境建设。
三是转型地区创新发展压力较大。传统工业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人才吸引存在困难,新旧动能转化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也面临巨大压力。转型中面临改善社会环境、提高人口素质、改变传统观念等问题,政府应避免短视行为,清醒意识到转型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推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