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6氪
36氪(36Kr.com)是中国领先的科技新媒体,我们报道最新的互联网科技新闻以及最有潜力的互联网创业企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谷歌CEO盛赞DeepSeek#:#谷歌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港股爆发A股大概率开门红# ... ·  3 天前  
新浪科技  ·  【#日经225指数跌超1000点#】#日股汽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36氪

互联网时代,「隐私」可能需要部分放弃;「梗」也可以成为投资的源动力?「羊群效应」是什么? | 本周「开氪」精华

36氪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4-09 10:39

正文


每周日早上,我们为你带来这份精心准备的 「开氪小报」 。我们将从上一周5个 「开氪」 专栏十余篇精彩文章中,为你摘出「5个1」: 1个概念,1个数字,1个观点,1组预测,1个问题。


enjoy~




整理 | 开氪团队


1个概念

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 :一种从众行为,是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在品牌语境下,指的是当一个群体中一部分人开始关注某个东西的时候,整个群体就像传染一般,所有人都开始关注。 这种着急、盲目地跟进潮流的情况,在营销界尤其突出。


而所谓潮流,其实就是当我们做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时候,研究了一些新潮的东西,其他竞品看到后立马也去研究这个潮流。这个现象在营销圈存在,在其他领域,包括我所在的投资圈也时有发生。


而急于紧跟“潮流”,盲目地陷入了“羊群效应”,则是做品牌及社会化营销的一个大忌。


来自李倩专栏《300天品牌思维修炼》

文章 注意力稀缺时代,品牌营销容易犯的错误


一组数字

3.5亿本驾照与1.1亿辆私家车


汽车的分时租赁解决的是十到五十公里的用车需求,在这个阶段用分时租赁是最划得来,最有性价比优势的。

中国目前有3.5亿人持有汽车驾照,但是私家车数量只有1.1亿。高达两亿持有驾照的人有自驾需求但没有车, 按照行业内百分之五的渗透率测算,全国的市场规模大概在六百多亿。

分时租赁在一个城市发展的好不好,主要看几个条件。第一是政府的支持力度;第二是城市的交通情况,整个城市的教育水平,人口总量,包括自驾用户的密度、旅游场景、停车空间。像是重庆、深圳、海南这样的二线城市,是接下来大家重点要关注的。

来自曲凯《5分钟创业课》专栏

文章 《社群分享总结--共享新能源汽车》


1个观点

「互联网上能够产生梗的地方,都值得投资」




内容载体一直在发生变化,比如从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一直到现在的直播。看似是载体的变化,但实际则是内容本身所承载的信息丰富程度的变化,也就是「信息密度」的急剧上升。


举例说明,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发一个文字或图片的朋友圈都是简单、自然的,但并非每一个人都可以直播一段非常好内的内容。信息加剧导致的结果是对内容制造者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两年相对比较火的APP:足记、Nice、FaceU、B站,足记最早的产品形态是在图片上加字幕,标签是Nice做的,滤镜是最常见的,所有关于图片美化的产品都在做滤镜、弹幕。


在产品功能层上,我们看这几个产品在过去几年做的对的一点,就是内容再加工:基于已有的内容载体上进行再加工。 所有这些东西都是产品端的展现,这些东西最后就是一个事情:信息密度的加大,在原有信息内容本身上再加一次深层次的内容。


我之前做投资的时候,曾经有一个朋友说在互联网上能够产生“梗”的地方都是可以投资的。比如说暴走漫画、B站、今天的微博、今天的直播(比如说前两天的“皮皮虾”,大家每天都在说的“666”都是直播平台产生的「梗」)。 产生梗的地方都是值得投资的,原因就是信息密度加大导致了出现新平台的机会。


来自专栏《投资人的秘密》

文章 《信息的密度之争》


一个预测

三四年间,会出现基于 区块链 的类推特、优步工具



在传统世界里,我们提到打车,会想到滴滴、Uber等公司作为中心来协调相关服务和资源,它们是整个生态的核心。但在新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建立一套协议,用一套软件代码来规定游戏规则,在永不间断的公共区块链平台上完成所有协调任务。

现在互联网上最成功的受益者,通常都有某种网状结构,有非常强的黏性,具有网络效应,同时他们的游戏规则也有固定属性。 如果能把这些游戏规则抽象出来,能不能建一个区块链上的更有效的平台?

个人觉得三四年间,会出现一个至少在一个领域里广泛应用的,基于区块链的类推特、优步工具。应该不会太远了。

来自徐涛专栏《硅谷早知道》

文章 《在硅谷看懂区块链》


1个问题

为了享受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

你愿意(部分)放弃自己的 隐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