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产观察家
专注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发展,提供综合性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拥有公众号、微博、视频、音频等多个内容产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黑龙江生态环境  ·  决胜十四五 新年新气象——双鸭山篇 ·  2 天前  
黑龙江生态环境  ·  决胜十四五 新年新气象——双鸭山篇 ·  2 天前  
河南环境  ·  大年初七,万象更新!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产观察家

AI与大数据技术如何在知识产权行业高效应用

知产观察家  · 公众号  ·  · 2025-02-04 09:00

正文

在全球、全产业范围内,人工智能(AI)如今都已经成为当仁不让的最热门词汇之一。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生成式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化应用,AI渗透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速度早已超出了绝大多数人曾经的想象。对于知识产权行业而言,AI带来的既有无限机遇,亦有未知挑战;从业者既对AI在知识产权行业的深入应用充满期待,也亟盼解决AI技术应用造成的现实或潜在问题。


有鉴于此,2025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发展新年论坛暨知识产权经理人年会特别设置分论坛,以“提质增效——人工智能大数据的IP应用”为主题,邀请来自司法、学术、实务界的知名专业人士展开对话交流、分享精彩观点。


刘影  北京理工大学数字经济与政策智能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本场分论坛由北京理工大学数字经济与政策智能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影主持,摩知轮创始人兼CEO张锐、北京路浩集团法务咨询中心副总经理夏文广、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发展部主任朱欣昱博士、知产宝公司董事长助理周柄含先后作主题发言。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专利负责人刘军、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董事长张昌利、RWS中国区副总裁张颍帅、北京逻辑跳跃科技有限公司CEO龙明涛参与论坛对话环节。


张锐  摩知轮创始人兼CEO


张锐 首先以“商标品牌全球化发展大数据AI应用新趋势”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AI大模型尤其是国产大模型近年来发展迅猛,具体到知识产权服务行业中,统计调查报告显示,行业中AI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比例每年都在提升,机器学习、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比例已将近30%,反映出整个知识产权行业都在适应和学习AI技术。与此同时,随着AI技术在商标申请方面的深入应用,近年来商标申请的代理率逐年下降。AI在商标命名、信息更新、风险管控方面所带来的革命性体验,已经重塑了企业的商标管理模式,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企业借助AI+大数据技术进行商标自主申请、自主管理,将成为主流趋势。此外,AI技术在商标监测预警、审核审查乃至司法裁判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人才+AI”将成为未来驱动整个知识产权行业发展的最大动力。总而言之,新质生产力替代落后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AI技术虽然不会取代人类,但必然将取代人类既往使用的工具。


夏文广  北京路浩集团法务咨询中心副总经理


夏文广 以“AI大模型知识产权布局策略与分析”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相比于传统模型,AI大模型的参数规模、框架、训练数据、算力需求都更为庞大,准确率、召回率等性能指标明显更高,在多个领域或不同任务中的通用性明显更强,同时还包括了大量的无监督和自监督的学习。在AI大模型的相关知识产权领域,主要的专利布局方向包括大模型数据层、计算层、优化层的优化改进,核心算法、自然语言处理、视觉/音频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以及丰富的应用场景等。针对AI大模型制定高价值专利保护策略,首先要做好专利布局现状分析,针对行业技术布局的热点、空白点着重发力;其次要结合发明人与知识产权工作者的努力,从通盘角度入手,制定合理的申请策略,并做好专利挖掘工作。此外,对于AI大模型而言,如何结合专利申请与技术秘密保护策略是一个重要问题。对于核心算法、核心数据集、模型框架、调参与优化技术等,要着重做好保密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设置访问权限、签订保密协议、完善入离职管理、强化行为追踪以及泄密后的应急处置等。


朱欣昱  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发展部主任、博士


朱欣昱 以“大模型技术为知识产权全链条业务带来的变革与机遇”为题发表演讲。他表示,自2022年后,AI技术的语义理解力、通用型知识储备、判断学习和融会贯通能力都有了极大提高。2024年,国内AI大模型领域的“百模大战”已经进入下半场,即从卷训练、卷技术获取难度、卷智能感,向卷使用成本、卷算力、卷行业应用转变。新的一年里,AI大模型的行业应用将更加深入,目标是颠覆和重新定义整个行业的业务流程。对于知识产权服务行业而言,AI技术在检索分析、专利运用与转化、知识服务、保护与维权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在检索分析方面,对话式的技术百科能够逐步替代检索式以辅助检索,同时AI技术也能够快速生成包含技术布局及脉络信息的专利分析报告;在专利运营与转化方面,AI大模型能够充当业务大脑,提升专利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在保护与维权方面,AI大模型也能够发挥辅助识别侵权线索等作用。总的来说,AI大模型在知识产权行业的使用门槛正变得越来越低,未来各个行业的智能体有望逐步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更大的智能体。


周柄含  知产宝公司董事长助理


周柄含 以“AIGC技术红利与行业新范式新生态”为题发表演讲。她表示,在当今这样一个技术快速变化的时代,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如果我们失去了对AI技术发展趋势的深入理解和及时跟随,将很快被新时代的行业新范式、新生态所颠覆。知识产权行业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行业,在AI时代应当主动做出选择。知识产权行业从业者也无需担忧AI技术的应用造成自身工作岗位被替代,这是因为AI技术能够将从业者从低效劳动中解放出来,为行业带来跨越升级的历史契机,衍生出更多的发展机会。事实上,从国外的实践经验来看,AI技术在专利撰写等方面的辅助应用,不仅并未影响专利代理的市场价格水平,还有利于提升代理工作中技术钻研的深度。当然,对于中国代理机构而言,在当前以工时计费的主流服务模式下,有必要注意不应让AI成为推动行业进一步内卷的工具。在运用AI技术辅助进行专利检索、挖掘和输出的过程中,代理机构和AI技术开发者都应从算法和产品规则入手,避免AI被集中用于进行非正常专利申请。



进入圆桌对话环节,刘军、张昌利、张颍帅、龙明涛先后发表观点。


刘军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专利负责人


刘军 表示,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各行各业,知识产权行业从业者应当保持学习和追赶AI发展潮流的紧迫感。知识产权行业从业者不仅要思考如何应用AI技术优化既有的业务流程,更有必要探索如何利用AI技术实现生产和服务模式的突破乃至颠覆性变革。对于知识产权行业而言,未来AI技术将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将成为行业的基础设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应当有意识地将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服务需求与AI这一新型基础设施结合起来,以打造新的服务体系。


张昌利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张昌利 指出,AI技术的发展将给各行各业及全社会带来革命性体验,这是一种确定性趋势,而确定性中也潜藏着不确定性,包括AI大模型数据来源的追溯、AI生成物之权利归属的法律定性等。在AI将大规模应用于内容生产及技术发明的背景下,人类为了证明自身在AI创作与创造中的参与和价值,有必要使用可信时间戳作为追溯工具;针对AIGC的大规模应用可能带来的侵权问题,可信时间戳也能够有效辅助人类进行真实性举证。同时,可信时间戳技术也将借助AI的力量不断迭代成熟。


张颍帅  RWS中国区副总裁


张颍帅 表示,AI在每个行业里的应用有三条比较明确的底层逻辑,即自动化执行、辅助决策和自动学习,这三条逻辑在知识产权行业都有着对应的应用场景。例如,根据数据库标签进行的专利检索,就能够运用AI技术进行自动化执行;通过专利分析探索行业技术热点和空白点、确定研发方向,则是AI辅助决策的典型场景;专利翻译则可经由人工标签、机器持续性学习、大语言模型输入和输出的反复过程,不断提升翻译质量,是AI自动学习的典型应用场景。


龙明涛 北京逻辑跳跃科技有限公司CEO


龙明涛 指出,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水平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对于知识产权服务行业而言,AI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整个行业的质量下限,解决了大量小微企业在知识产权申请方面的迫切需求。而针对中大型企业更加精细化的知识产权布局和保护需求,AI技术同样能够在服务需求方和提供方的工作中发挥价值、帮助其降低工作成本,在某些场景下推动服务机构变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式赋能。与此同时,基于训练数据的有限性,AI产出的技术方案可能大量混杂有价值与无价值信息,人们未来还需探索有效的甄别手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