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不良资产大事件
不良资产行业那些事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科院物理所  ·  蛇毒为何如此令人敬畏? ·  昨天  
中科院物理所  ·  哪吒电影里的岩浆海真的存在吗? ·  2 天前  
中科院物理所  ·  物理学中真有“魔法”,它代表一类量子资源 ·  3 天前  
中科院物理所  ·  橡皮能不能黏住尺子?小学生都知道DeepSe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不良资产大事件

2020年不良资产包交易量价双升 四大AMC高层:行业面临重大战略发展机遇

不良资产大事件  · 公众号  ·  · 2020-12-16 16:53

正文



据中国华融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末,今年不良资产公开市场推包成交规模较去年同比增长约17%,市场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比高出近5个百分点。面临未来国内外诸多不确定因素,化解和处置金融风险的任务愈发艰巨,不良资产行业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


2020年,我国经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直接冲击,第一季度经济增速深度下跌,第二季度恢复了正增长,第三季度表现出了强劲复苏势头,但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不稳定性,随着风险不断产生和暴露,化解和处置金融风险的任务会更加艰巨。

东方资产党委书记、董事长吴跃12月在《中国金融》上刊文表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必须坚决落实“相对集中、突出主业”的监管要求,以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为发力点,以问题企业和风险机构为经营对象,以实质性重组为重要手段,发挥特色优势,聚焦金融风险化解,顺应环境变化,加强业务创新,纾困实体经济,大力疏通经济金融运行中的堵点和痛点,高效率畅通国民经济各层次良性循环。 而中国华融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徐勇力昨天也表示,从当前内外部的形势看,我国不良资产行业仍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


不良资产包交易量涨17%
未来供给或上涨20%


2020年12月15日,中国华融举办“双循环格局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发展”线上投资者开放日暨第三期“乘风破浪”不良资产推介会。中国华融资产经营事业部、股权事业部和重组事业部三大业务条线负责人参与专题访谈并在线回答投资者提问。
有网友提问今年不良资产包市场的出让量是否有明显的增加?资产包的收购价格如何?市场的趋势情况如何?

中国华融资产经营事业部龙志林总经理回答: “据我公司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末,不良资产公开市场推包成交规模较去年同比增长约17%,增长趋势比较明显。”

他还表示,受疫情冲击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影响,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实体经济仍将面临压力,银行出包规模可能持续放量;信托业风险加速暴露,新增违约有所上升;破产重整企业数量增长明显,相应的不良债权资产也在增加; 个贷不良资产转让即将落地 。在多方面因素推动下, 我们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不良市场供给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或将高于历史同期20%以上。
今年以来四大AMC先后在公开场合表示今年将加大不良资产收购力度,化解金融机构风险。中国华融公开表示,在收购力度上“逢包必调、适包必竞”。

截至2020年11月,中国华融收包规模已接近1400亿元,市场占比超过40%。而2019年华融收购不良资产规模千亿左右。 华融表示,自身的收购价格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中国长城资产党委书记、董事长沈晓明在2020年年中会上表示,上半年,长城资产累计收购金融不良资产本金383.84 亿元,非金融类不良资产135.13亿元。就算按照市场3毛来计算,其实际支出也近120亿。

东方资产则上半年新增不良资产业务投放302.84亿元。成功落地19个“总对总”不良资产包项目,累计收购债权本金79亿元。下半年,中国长城资产计划出资800亿元收购金融及非金融类不良资产。

中国信达2020年业绩中报显示:截至上半年,其从银行业收购的不良资产金额99.27亿,其中大型商业银行55.93亿元,同比增加47.92%。


一级市场收包价格4折左右
未来回落可期


针对交易价格,昨天龙志林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市场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比高出近5个百分点,但与2017年成交价格相比下降幅度较大。


不良资产头条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时不良资产一级市场的成交价为4.3折,2019年回落到3.4折,以此推算,2020年收购价格应该是3.57折,涨幅不大,对市场整体影响有限。

而随着金融机构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市场供应增加,再结合2021年金融风险充分暴露,不良资产包一级市场价格甚至有望回落。


不良资产仍处于重要战略发展期
实质性重组、投行化处置是未来方向


对于不良资产行业的发展,今年以来,包括长城资产总裁周礼耀、东方资产党委书记、董事长吴跃等多位四大AMC高层在权威杂志刊发文章表达了长期看好的观点。

东方资产党委书记、董事长吴跃日前在《中国金融》上表示,历史实践充分证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化解银行体系巨额不良资产风险,从根本上保障了我国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

随着金融发展深化,金融风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实体企业和资本市场等同样存在大量风险亟待化解。不良资产处置需求正从商业银行端扩展到企业端;处置标的从传统的非标不良债权扩展到标准化不良债权;经营对象从传统的不良贷款处置扩展到问题机构与企业重整救助;经营手段从早期的“三打”(打折、打包、打官司)升级到“三重”(重组、重整、重构)等多元化措施。

为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要深耕“大不良”经营战略,要持续加大不良资产收购和处置力度,除了进一步丰富与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业务合作模式,还要积极拓展信托、证券、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实体企业的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