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方人物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人物  ·  单亲妈妈,带两个女儿住进烂尾楼 ·  昨天  
人物  ·  我的父亲,被疾病和衰老偷走了 ·  4 天前  
南方人物周刊  ·  把自己重新养一遍,治愈各种拧巴内耗 ·  4 天前  
南方人物周刊  ·  影响莫言、余华的神级作家,看完我直接跪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人物周刊

见非凡|单霁翔:一双布鞋行走古今

南方人物周刊  · 公众号  · 人物  · 2024-12-02 17:30

正文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人生中,你我总会有一些时刻,憧憬着能够打败生活的曲折坎坷,创造非凡。

见非凡品牌计划,希望与众多领域的“非凡大师”们相遇,从一张张面孔、一个个故事里,看见非凡,听见非凡,遇见非凡。本次,南方周末对话单霁翔,讲述他为文化遗产“守门”的人生。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格林

编辑 /  周建平 阮白卿

单霁翔最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在他的七年任期中,故宫以一个更加开放和现代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每年迎来超千万人次的游客,聚焦着世界的目光。


尽管已经退休,单霁翔仍然为文物和文化遗产四处奔走。他几乎一天换一个城市:在贵州毕节开研讨会,在湖北随州调研擂鼓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连云港做文化交流,在郑州讲博物馆发展,去景德镇开申遗研讨会……


脚上的一双布鞋是单霁翔最忠诚的伙伴,因常年走访历史建筑,脚下踏着的每块砖瓦都有千百年历史,他从1970年代开始就一直保持着穿布鞋的习惯。我们在文化东城会客厅与单霁翔对话,这里是皇城根遗址公园内保存至今的唯一一栋历史建筑,古朴幽静,我们身处其中,好像并存在千百年的时空里。


从“旅游景点”到“故宫博物院”


20121月,单霁翔开始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这座收藏着全世界最丰富的中国文物、也接待着最多游客的古代宫殿建筑群,迎来了新的“守门人”。


在国家文物局工作多年的经历让单霁翔形成了这样一条职业准则:“再小的事在文物面前都是大事。”面对故宫这么一个恢弘的文化圣地,小到卫生清洁,大到科普传承,单霁翔丝毫不敢松懈。


在单霁翔的带领下,故宫博物院提出了三个口号——“平安故宫工程,确保故宫平安”、“从故宫走向故宫博物院”和“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从当下到未来,规划着故宫的发展方向,最终要将这块文化瑰宝永久传承下去。


平安是前提。故宫的1200栋古建筑、186万多件文物的安全,每个走进故宫参观的游客的安全,都是单霁翔关注的重点。单霁翔一上任就动员全院员工开展故宫环境大整治。堆满200个房间的空箱子、堵在通道里的旧门窗、古人遗留的被褥毯毡,被一一清理出来织补、修复,再存放到专门的库房。故宫的9371间房间,每一间单霁翔都要亲自查看、拍照,那些已经十几年没人进过的屋子,也在这次整治中重见天日。


木制古建筑最怕梁架糟朽,但屋顶的杂草会把根扎在瓦垄里,导致雨水灌入。单霁翔下决心对杂草宣战,光“拔草”治标不治本,就把屋顶的瓦片一片片揭开、清扫,再一片片盖上。这是游客极少注意到的细节,但单霁翔带着员工们坚持清理了整整两年,“1200栋古建筑上一根草都没有”,在故宫建筑群的规模而言,不可不谓奇迹。


花了三年时间,故宫被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体面”只是第一个小目标,当时的故宫是一个“知名的旅游景点”,看着每天流水般的游客,单霁翔常常扼腕叹息。


“观众进了故宫都跟着导游的小旗子走,同样的路线,看皇帝坐在什么地方上早朝、什么地方大婚,一套标准动作结束以后,御花园集合,去恭王府了。看着人们离去的背影,我真的觉得太遗憾了。”单霁翔说,“人们难得的一次文化旅游究竟获得了什么?我们这么丰富的文化资源究竟给人们贡献了什么?我们真的不缺资源,我们缺的是人文关怀。”



单霁翔所期待为参观者提供的“人文关怀”,是从每件小事着眼。过去故宫买票要排一个小时长队,进了门也精疲力尽,于是他大力推动全网售票“预约制”;机动车一律不允许进午门的规定,也是他主张的,就是为了参观者可以最快速度进入故宫。单霁翔提出一个口号,叫作“把工作当学问做,把问题当课题解”,观察游客觉得哪里不方便,对应做出改进。于是故宫在各种细枝末节上变得更加人性化。这种便捷,体现在岔路口新增的512块标示牌上,体现在扩大建设的女士卫生间和母婴室上,体现在能够让1万名游客可以坐下来的椅子上……过去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单霁翔的努力下变成可能。人们开始真切地感受到故宫的活力,怀抱着参观博物院的心情走进来,而不再把这里当作一个走马观花的打卡景点。


单霁翔做过很多全新的尝试,把故宫的“不一样”展现给人们,譬如春节时在故宫里办文化集市,也曾在正月十五第一次点亮了故宫的“上元之夜”。但作为博物馆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要办好展览。单霁翔认为,今天的展览不能再像过去一样简单地区分“书画”“陶瓷”,而是要做“综合的、研究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展览”。


单霁翔至今记得2015年的“石渠宝笈特展”。那是故宫为庆祝建院90周年推出的最重磅展览项目,近300件书画藏品中,包含了稀世的528厘米《清明上河图》,全卷铺展在武英殿。


“当时发生了非常著名的‘故宫跑’,人们一开门就争先恐后地跑向武英殿。过去排个十米八米就叫长队了,那次一下就排了几百米,一直到晚上闭馆前还有上千名观众在排队。”单霁翔回忆。为了不让任何人抱憾而返,开幕那天,故宫决定等最后一个观众参观完再闭馆,结果一等就等到了第二天凌晨4点。而单霁翔也把人文关怀做到最细,为每一位彻夜排队的观众准备了水和方便面。放眼世界,这也是前所未有的举动,又一件“不可能”的事,在单霁翔手里变成了“可能”。


人们越来越喜欢走进故宫,触摸历史,触摸文化。故宫与游客都在改变,单霁翔用长达7年的时间证明,他们这一代故宫“守门人”可以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先让文化鲜活,再让它走进生活”


早在2006年,单霁翔就开始推动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并发现相当多年轻人被吸引着走进来。从那时起,他就希望博物馆能够成为年轻人的学习空间,“不是到此一游,而是享受文化。”



执掌故宫博物院后,单霁翔把“贴近年轻人”的策略一以贯之,将故宫文创品牌做得风生水起。过去故宫售卖的纪念品大多是复制的书画瓷器,“文化产品”即便做工再精美,也仍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距离。单霁翔深知,真正能激发年轻人兴趣点的,正是文创产品的“创”——创意。他开始思考:“我们的1862690件文物里边,究竟哪些能够结合人们今天的生活需求?我们要把这些文化资源挖掘出来。”


单霁翔开始组织员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参观者研发文创产品。“考虑到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接受信息的工具,他们需要怎样有趣味、有知识性、有参与感的东西,我们做系列的研发。”故宫有一幅《乾隆皇帝大阅图》,“乾隆皇帝是画得不怎么好,但马画得极好”,于是设计团队把马提炼出来,做了一款水果叉。年轻人喜欢博物院里的野猫,单霁翔精准地捕捉到了他们的情绪,大力宣传“故宫猫”的世界,进而研发了一系列故宫猫主题的产品。到了2018年底,故宫文创产品的种类高达一万多种,“覆盖了全国的博物馆的半壁江山,也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故宫文创的火热,又引领了全国各大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蓬勃发展。当南京博物院的“小粉炉”和国博的“凤冠冰箱贴”被抢购一空,单霁翔所期待的“让文物贴近年轻人”在实践中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在单霁翔看来,故宫在年轻人当中的“风靡”不能仅是一时,历史和文物必须要持续地贴近每个时代的年轻人,为此,必须不断有年轻的血液进入故宫的员工团队。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发生在2016年,这一年由单霁翔担任总策划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爆出圈,这部摈弃宏大叙事、聚焦文物保护和工匠精神的纪录片在豆瓣上获得9.4的高分,屡获大奖,连带效应是激发了无数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投身故宫文保的事业。纪录片播出的第二年,就有上万应届生报考故宫博物院,最多的一年报考人数竟超过了35000人。


这批新鲜血液使故宫顺利在退休潮中更迭出了一个具有活力的形象,“故宫的面貌逐渐跟得上时代,跟上年轻人的需求,跟上科技的发展,拥抱世界。”现在人们说起故宫,不再只是肃穆、神秘的皇家建筑,还有雍正表情包、故宫口红,也有“数字故宫”小程序、“数字文物库”里图文并茂的藏品。


“博物馆应该是人们学习的一个大课堂,也应该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片文化绿洲。”单霁翔说。他使故宫走入更多人的生活,故宫的出圈也让他“被网红”。互相成就之后,单霁翔把这根握了7年的接力棒交给了继任者。



2019年,65岁的单霁翔退休,结束了热闹也“如履薄冰”的七年,不必再担忧哪块瓦垄上又长了一棵草引起木梁糟朽,或是一扇忘清理的旧窗户引发了火灾。那天,单霁翔退休的消息上了热搜,像是大家来为他饯行。当事人倒是无暇抒情,只是跟自己说了一句:退休快乐。


一生一事,做好每件寻常的小事


退休后的单霁翔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博物馆领域,而是回到了“老本行”文化遗产保护里。


单霁翔的职业生涯,似乎完成了好几次“跨界”:虽然读书时一直专修建筑学,但最开始工作时从事的是城市规划,后来又转到文物保护,担任过国家文物局局长,退休前的重心则移至博物馆学。


但事实上单霁翔觉得,建筑学、城市规划、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学这几个领域之间,应当是互通的。“过去我们文物部门没有建筑师,建筑规划部门没有文物保护工作者。我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搭建起部门和部门的桥梁。”单霁翔说。而能够把这些领域串联起来的主线,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


早年的“文物保护”与如今的“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着很大差别,单霁翔希望传达给社会公众的基本理念,第一个就是“什么是文化遗产”。万里长城、遗址墓葬是文化遗产,历史街区、传统村落也是文化遗产;宏大叙事的宫殿、寺庙是文化遗产,普通人生产生活中的乡土建筑、商业老字号同样是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真正的目的,是把古代人创造的灿烂文化,经由我们的手、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城市,完好地健康地传给我们子孙后代。”单霁翔说。


单霁翔在国家文物局期间,曾推动了十几项世界遗产的申报工作,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始终饱含热情。退休后,他也希望能“拾回老本行”,继续做这项工作。最近,最令单霁翔兴奋的莫过于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他从小生活在这条中轴线上,在四合院里长大,目睹过中轴线的变化,也曾亲身参与过中轴线的整治工作。实际上,在申报的过程中,“中轴线”的定义一度受到挑战。


“这条从永定门到钟鼓楼、延续7.8公里的中轴线,是元代、明代、清代、近代、当代这些不同的时代历经七百多年形成的,但很多人认为近代和当代的建筑群不应该纳入,他们认为你就应凝固在古代。”单霁翔严肃地纠正道,“中轴线是活态的,是有生命历程的,是我们一直从古到今不断强化的一条中轴线,它还要走向未来。所以我们对每一处文化遗产,在保护的过程中,要保护它的动态,保护它的活态。”


如同北京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和建筑群,如同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它们有生命,人们还在其中生活。“但是今天要确立它们的保护方向和保护标准,使人们尊重它,才能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单霁翔说,“先让文化鲜活,再让它走进生活。”


为了传递这些观念,退休后的单霁翔不断写书,出版了《大运河漂来紫禁城》《人居北京:唤醒工业遗产》等19本著作,也不断参加电视节目,希望带动人们正确理解文化遗产的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不再是政府和文物部门的专利,是亿万民众的责任和权利,要把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收益权交由亿万民众掌握。”


现在单霁翔的日常时间是这样分配的:24小时一分为四,一份用来睡觉,一份用来读书写作,一份用来参加会议和讲座,还有一份用来录制节目。他总是在工作,零散的碎片时间也不愿意闲着,那19本书的写作,有时候在飞机上,有时候在火车上,三四个月就写完一本。“每做一件事,回望的时候,都是激励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做更多的事情,要永无止境地一直做下去。”



单霁翔常常想到自己的老师吴良镛,“在高龄的时候半身不遂,当时根本动不了,下不了床,他就在床上开始做手工捏泥巴,然后坚持下床。我每次去看他,一定不叫我搀扶,他要自己爬楼梯。后来他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坚持要走上台去领这个奖。”单霁翔说,“为什么要这样地坚守?就是他要坚持把自己热爱的事业继续推向前去,这些精神我认为都是非凡的,都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


延续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本就是一件非凡的事业,它关乎历史,关乎未来,也关乎人类的文明和演化。但这个非凡的宏大叙事在单霁翔看来,也不过是平凡地做好每一件寻常的小事,一直守正创新,一直年轻健康。就像他穿了几十年的布鞋,“也许不能走得很快,但可以走得很远。”


敢于非凡,方见非凡。在华为见非凡品牌计划系列访谈中,单霁翔令我们看到一种始终如一的使命感,通过朴素的工作,让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活力。


今天故宫能够成为每个历史文化爱好者的“朝圣之地”,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成为北京中轴线上最耀眼的明珠,背后不可缺少的正是单霁翔这样的平凡人,将一间间屋子清扫整理,为一把把椅子修缮加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保护,其实也正是由无数件平凡的小事积累而成,甚至细致到一双布鞋对砖瓦的爱护。很多件看起来“平凡”的小事汇聚起来,使一个宏大的、关于人类文明的历史命题从不可能变为可能。


而这种韧性同样推动着一个企业不断探索,并挑战“不可能”。华为将与来自多个领域的非凡大师碰撞出人生的智慧光点,通过这些非凡大师的真实人生,看见非凡,听见非凡,遇见非凡,并传递出一种强烈的精神——对脚踏实地、心无旁骛的共鸣。非凡,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源于对时代的捕捉、对朴素工作的敬畏,和忠于初心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