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橄榄古典音乐
全国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公众号。听音乐,长知识。《橄榄古典音乐》杂志季刊全国发行。因为有橄榄,生活更精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封面新闻  ·  铜梁龙马明日开跑! ·  昨天  
封面新闻  ·  铜梁龙马明日开跑! ·  昨天  
宁德广播电视台  ·  出行请注意!宁德这条路将封闭施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橄榄古典音乐

9位不得不知道的英国音乐家,9种别样的英伦范

橄榄古典音乐  · 公众号  ·  · 2018-10-26 09:30

正文


◆ 听古典音乐的很多是 德奥粉 ,比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瓦格纳、约翰·施特劳斯...

◆ 也有很多 俄罗斯粉 ,比如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斯特拉文斯基...

◆ 当然,还有 法国粉 ,像拉威尔、德彪西、圣桑、比才...

◆ 更不用说 意大利粉 ,像威尔第、罗西尼、普契尼...


然鹅,提起它们的邻居 英国

emm 容我想想

...



想不出来? 敲黑板!

下面这 9位 英国作曲家

你真的不得不知道!





1. 亨利·普赛尔
Henry Purcell,1659-1695


英国古典乐界最憋屈的大师



在巴洛克时期,英国的音乐还是非常辉煌的 普赛尔 就是那时最著名的英国作曲家之一,被誉为“大不列颠的奥菲欧 ”。他广泛吸收法国与意大利音乐的特点,创作出独特的英国巴洛克音乐风格。然而可惜的是,他只活了36岁,并且死法奇特——因回家太晚被妻子拒谙门 外,而 感冒冻死了


普赛尔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器乐、歌曲、话剧配乐及少数歌剧。其中那部“半歌剧” 《仙后》 ,优美动听,广受观众喜爱。


▼普赛尔《仙后》选段






2. 乔治·弗雷德里克·亨德尔
Georg Friedrich Handel,1685-1759


与巴赫同期的单身贵族



另一位巴洛克时期的英国作曲大师 亨德尔 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他 和巴赫同年出生 ,两人被认为是巴洛克音乐集大成的代表人物,但他们两人的家庭生活则完全不同,巴赫一生穷困而子嗣众多,亨德尔没有婚姻却一生享有盛名和荣华。 他创作的 清唱剧《弥赛亚》 、管弦乐 《水上音乐》 《皇家烟火》 等经典作品,都被后世代代传颂。


其中关于《弥赛亚》里最著名的 合唱《哈利路亚》 还有个小故事,据说1743年这部作品在伦敦首演时,亲临现场的英王乔治二世听到这里就情不自禁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其他观众见国王起身,也跟着肃立恭听。自此之后,每逢唱到《哈利路亚》时,观众都会从座位上站起来。

▼亨德尔《F大调水上音乐第一组曲》HWV.348,前5首

↑↑↑↑

可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哈利路亚》合唱

太震撼了!





3. 爱德华·埃尔加
Edward Elgar,1857-1934


英国音乐复兴的功臣之一



英国音乐,自普赛尔和亨德尔之后,在世界上就一直默默无闻。直到19世纪末,这种情况才开始改变。 英国音乐重新登上舞台 是20世纪西方音乐的一件大事,而令英国音乐得以复兴的,少不了 埃尔加、沃恩·威廉斯、霍尔斯特、戴留斯 等人。


埃尔加 擅长高雅脱俗的表达与流行风格相结合,音乐性格既亲切又忧郁。著名的作品有《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管弦乐《谜语变奏曲》《威仪堂堂进行曲》、音乐小品《爱的赞礼》等等。其中 《威风堂堂进行曲》 中的第一号音乐慷慨激昂,被称为 英国的第二国歌


▼埃尔加《威风凛凛进行曲》Op.39,前三首


↑↑↑↑

动画片《 诺亚方舟》里也用了《威风堂堂进行曲》第一号




4. 沃 恩·威廉斯

Vaughan Williams,1872-1958


英国味儿最纯正的作曲家



沃恩·威廉斯 是继埃尔加之后 20世纪英国音乐复兴的领袖人物之一 ,早年师从布鲁赫和拉威尔。他的作品率直、纯正,其创作 灵感多来自于英国民歌 或拉威尔等人的欧洲传统。例如《第五交响曲》、《云雀高飞》、《绿袖子幻想曲》等耳熟能详的曲子。


据说,那首著名的 《绿袖子幻想曲》 表现了的 是国王亨利八世的一段爱情:亨 利八世在英国历史上被认为是一个性格暴戾的男人,然而他却真心爱上一位美貌的民间女孩,那女孩穿一身绿色的衣裳却因为身份避开了他。 他日思夜想,但斯人如梦,再也寻找不到, 亨利只得命令皇宫里的所有人都穿上绿衣裳,以解他的相思之情。


▼沃恩·威廉斯《绿袖子幻想曲》

▼沃恩·威廉斯《云雀高飞》

▼沃恩·威廉斯《第五交响曲》第二乐章





5. 弗雷德里克·戴留斯


音乐家中的水彩画家



戴留斯 有时被看作一位“印象派”作曲家,和德彪西相提并论,虽然这种说法未必确切,但 他的音乐确实和德彪西有相似之处 ,瞬即逝的爱情和对大自然的诗情描绘是戴留斯音乐中经常出现的主题。 比如著名的 《孟春初闻杜鹃啼》 ,便用音乐表现了一幅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戴留斯《孟春初闻杜鹃啼》

▼戴留斯《河上夏夜》

▼戴留斯《晚安》

莫奈《鸢尾花》




6. 古斯塔夫·霍尔斯特

Gustav Holst,1874-1934


在今天依然有超高曝光率



霍尔斯特 ,是一位有着瑞典血统的英国作曲家。受家庭的影响,霍尔斯特18岁时,就已担任管风琴师与唱诗班指挥,并开始进行音乐创作。 他最被人们广为熟知的,就是那部《行星组曲》


《行星组曲》中的乐章 常作为电影、游戏配乐或被改编成流行歌 ,比如 《木星》 就常被填词演唱,例如英国民谣《我宣誓向祖国效忠》,后来英国歌手莎拉·布莱曼演唱改编该民谣的《Running》等等。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之“木星”
▼英国民谣《我宣誓向祖国效忠》,改编自“木星”
▼莎拉·布莱曼演唱《Running》,改编自“木星”





7. 本杰明·布里顿

Benjamin Britten,1913-1976


少年成名的天才型作曲家



1934年初, 埃尔加、霍尔斯特、戴留斯三位大师相继离世 ,英国音乐仿佛又一次披上了重霾。然而就在埃尔加去世的当晚,BBC 直播了《一个男孩诞生了》的首演,这是本杰明·布里顿创作的一套无伴奏声乐变奏曲。当年作曲家20岁,一位新人华丽入场,他就是 布里顿


虽然身处在20世界现代音乐潮流中,但布里顿的创作语言并不像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那样激进,基本上是 比较抒情,甚至简朴的 。他还用亨利·普赛尔的主题创作了一部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是一部特别棒的普及乐队知识的作品。


↑↑↑↑

布里顿《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8. 埃里克·科茨

Eric Coates,1886-1957


电影《邪不压正》让中国人认识了他



英国作曲家、中提琴家 埃里克·科茨 ,他的音乐作品风格轻松,尤以技巧完美、配器无懈可击和旋律别具一格著称。


姜文电影《邪不压正》 的上映,让更多人认识了他的名字。他的那首 《在沉睡的湖边》 ,被填词改变后,变成了影片中 王菲演唱的《 偶遇》 。当这段旋律在影片中响起, 人们翩翩起舞,沉迷当下。

▼埃里克· 科茨《 在沉睡的湖边》

▼王菲演唱的《偶遇》,改编自 在沉睡的湖边》





9. 马尔科姆·阿诺德

Malcolm Arnold,1921-2006


奥斯卡获奖作曲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