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作者四年前在一个大学论坛上的发言,主要讲述了传统媒体的困境和其在新媒体冲击下的生存问题。文章从作者个人的经历出发,描述了传统媒体在面对新媒体冲击时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包括渠道被封、流量被分割、公信力受损等问题。同时,作者也提到了自己在探索新媒体过程中的一些尝试和思考,如矩阵号、直播、电商等,并强调了传统媒体需要寻找自己的出路,既要执着于理想,更要纯粹于当下。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自己在探索新媒体过程中的一些尝试和思考,如矩阵号、直播、电商等,以期寻找新的出路。
作者在文中强调了传统媒体需要保留品牌公信力,这是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应对新媒体冲击的重要武器。
作者提出了“既要执着于理想,更要纯粹于当下”的观点,表达了传统媒体人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和坚持。
原标题│“既要执着于理想,更要纯粹于当下”,四年前一个论坛上的发言一字未改居然没啥违和感
2020年在江西师范大学上了最后一堂研究生课,我提了一个问题:今年看过电视的同学请举手。在场50多位同学,没有一个举手。作为一家传统电视频道的老总,心里感到很难过,甚至有点悲哀。是我们的渠道被封死了吗?我该怎么办?
谈到媒体的融合,深度融合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上升到“十四五”规划战略。今天谈融合过程中“借船”和“造船”的问题。
我们的“船”,从某个角度上讲是一条“旧船”,不敢轻易出海。电视如果没人看了,可能就是渠道被堵死了。
当年纸媒很难过的时候,我开玩笑说报纸的日子比我们好过,为什么?早死早超生!电视媒体大概在2016年左右最难过。
2015年,江西都市频道《都市现场》开始做微信公众号,当时全国也没有多少公众号。《都市现场》公众号到了20几万粉丝怎么也上不去了,我们用了一家技术公司开发的软件,实现了大屏小屏联动的方式,两个月后粉丝数量达到50万人。
这是我们最早涉及所谓的新媒体,《都市现场》公众号在渠道上打开了一条小道。粉丝量涨到60万人、70万人,《都市现场》公众号开始赚钱,广告公司主动找上门,300万元接手运营公众号。
到了2017年2018年,3年下来《都市现场》公众号的营收开始下降,从300万元下降到220万元到150万元,这说明《都市现场》公众号的影响力冲高又往下走。
为了应对这种危机,我们策划成立了新媒体部做了一组《都市现场》矩阵号,今日头条、百家号、抖音号等50多个矩阵号一起做。
2018年,矩阵号的流量分成大概赚到了500万元。到2019年,全国媒体都在做矩阵号,流量被分割,到2020年流量分成只剩下几十万元。
2020年疫情来了,新媒体通道找到了出口。我们通过网络送外卖,用抖音做了一场直播,为商家从网上卖出了30单火锅产品;房地产受疫情影响房子没人看,我们请主持人庆元“云”看房,从网上销售了好几套房子。因此,我们立刻建立了自己的直播号,选择什么平台我不管,我只要求用户体验舒服,取名为《都市2直播》,于是我们的直播平台在疫情期间就这样应运而生。
《都市2直播》带来的效果,让我感受到了网络直播的威力,2020年为我们带来的直接、间接效益至少1000万元。我们从刚开始的2万元一场带货,到5万一场,到15万元一场。《都市2直播》敢跟江西任何一家本土媒体包括央媒做的直播PK。
我们在运用新媒体的时候,都认为做得很热闹,其实一点都不热闹,因为都不是我们的,这才是痛点。所以是“借船”还是“造船”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我们最难过的问题。
2020年12月20日,我带领30多位同事开了7个小时的闭门会议,除了吃中饭,其他时候都老老实实地在开会。7个小时全都在谈“痛点”——我们的流量全被割走了。
都市频道2020年一年的数据流量达到20亿元,但没有一个在自己手上,全是别人的。如果建一个自己的客户端,这就是所谓的“造船”,我们有了通道,20亿元的流量,一个流量赚一毛钱也有2亿元。但是目前一个流量只赚了几分钱。
都市频道在江西广播电视台的创收任务是1.4亿元,我们赚得千辛万苦,别的平台赚10亿元却轻轻松松,这种感受让人极其不爽。我知道不少受众喜欢我们,而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
所有人都在说融媒体重要,但没有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办,没有人给我解决方案。我们天天摸着石头过河,石头都被摸圆了,我们还走不过去,因为不敢走,怕被淹死。
那天开7个小时的闭门会议,我们探讨拿得出钱就做一个自己的APP。说心里话,我想做一个,因为人家的“船”是“大船”,随时都可能开走,我连逃跑的小汽艇都找不到,我要造一个随时可以逃命的“船”。传统媒体确实到了这个地步,造还是不造,这是我们面临最大的困难。
我们把《都市现场》队伍打散,叫《都市现场》融媒体报道中心,设立采访、编辑、技术中心三块,记者采访回来立即到编辑手上,由编辑分发,技术做好保障,以最快的速度抢时效。
上次昌赣高铁开通,我们《都市现场》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居然是归纳其他媒体的内容发布,我们派出的3个记者,没有发回一点消息。记者回来解释说没有时间对付新媒体,只有时间应付晚上《都市现场》的电视直播节目。
我对着制片人吼:这样下去是会被淘汰的!不要说自己是电视记者,你是内容记者,什么内容都在你手上,及时通过自己的渠道发布出去你才赢了,否则你就输了,只有走这样的路才有活着的机会。
我们每一个“借船”的合作都会被“割韭菜”,而你只能眼睁睁看他割,我们只有保住“韭菜蔸”。“韭菜蔸”是什么?是我们传统媒体的“品牌”,而这个“品牌”的核心还是公信力和影响力。
既然被别人“割韭菜”成为必然,我们要做的是,忍受别人割,自己割一点。因为我们是借了别人的“地”种的,哪怕种子都是你的。如果“韭菜蔸”都被别人挖掉了,那你就死了。
“韭菜蔸”保住了,就决定1.4亿元能不能赚来。破坏公信力的钱都不要,因为我们没有“大船”,无非是把种子生发出“韭菜蔸”,让“韭菜蔸”还能不断地长出“韭菜”,在被别人割之前抢先割一把,才能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面临的更多的是困惑。参加中国国际广告节,和所有强势地面频道的老总坐一起,大家第一件事问的就是“活得怎么样?”。很可怜!江西都市频道算很稳的,其他以前3个多亿元的地面频道,现在才8千多万元。4个多亿元的地面频道下降到了1个多亿元,日子真的很难过。
都市频道也做了电商《都市放心购》,但是效益不好,因为马云都来抢菜蓝子了,我们哪抢得过呢?我们只要不亏本就算胜利。
我们也要找活路,深入到各大学、医院食堂,只要进去,就算是有本事。我从一个纯粹的新闻人,被完全逼成了黄世仁。
2020年都市频道的数据流量20亿元,每个流量只赚了几分钱,真不要得意。那天7个小时的闭门会议,我说“我很想执着于理想,但我不得不纯粹于当下”。当时30多人没人知道这是谁的诗,只有技术部主任知道是北岛的诗。
我继续开玩笑说,都说自己有文化,还不如人家理工男。同事取笑我天天“凡尔赛”。用这种语言,就是说我们做什么都要有点网感才活得下去。所以我说:既要执着于理想,更要纯粹于当下。
作者注:这是我在整理电脑桌面无意点开的。四年前自己在一个大学论坛上的发言,论坛上有很多全国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界的院长、教授们,我也顾不得自己说得是否会让学者们见笑,把自己业界的困惑一古脑地说了出来。希望能抛砖引玉,以期学者们给我们提供理论支撑并指点迷津,整整四年过去,我对自己的困惑没有任何改观。今天如果拿这个稿子再去发次言,估计不会有太大违和感。还有100天要退休了,后面该如何融合,关系到传统媒体如何生存的问题。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透视影视热点,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长按二维码可订阅。
请点“赞”和“在看”,第一时间接收行业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