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
答:
胆!固!醇!
不接受任何反驳!哼╭(╯^╰)╮
这是作为一名不折不扣的吃货
不禁发出的感叹!!
来来来,
下面跟小编一起探索下胆固醇的奥秘吧
多数人都知道胆固醇
但又不了解胆固醇
其实
胆固醇是人体内固醇类物质的一种贮存形式
也是细胞膜的基本组成成分
有研究发现,缺乏胆固醇可增加红细胞的脆性,从而引起细胞的破裂,严重时导致血管破裂。不仅如此,胆固醇在肝脏转化为胆汁酸,能乳化脂肪与消化酶混合,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并且胆固醇也是人体肾上腺皮质、多种激素以及维生素D3的前体物质,能调节钙磷代谢,也是脂溶性维生素消化与吸收的必须条件。
人体内含有胆固醇约140克,分为内源性胆固醇和外源性胆固醇。内源性胆固醇占多数,约75%,是肝脏和小肠利用糖和脂肪代谢合成的,每天约产生1-1.2克;而外源性胆固醇则是通过食物来摄取,约占总量的25%。这些提供胆固醇的食物主要为动物性食物,以动物内脏(尤其是脑)中的含量最高。
喜欢涮火锅吃脑花的小伙伴们要注意哟
你知道膳食胆固醇每天应限量多少吗?
在2013年,我国营养学会去掉了膳食胆固醇的上限值(之前为300毫克/天)。
啥?上限取消了?
小编今后是不是可以随便吃肉了呢?
其实
取消上限值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节制的摄入胆固醇
血液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确实是有关系的,但血液胆固醇含量和膳食胆固醇含量的关系并不密切。因此,对于具有慢性病或血脂偏高的成年人,仍需注意高饱和脂肪食物的摄入。
除此之外,美国2015-2020年版膳食指南认为,人体中的胆固醇的量已足够发挥其本身的机体功能,因而不需要额外的从食物中摄取。新指南不再单纯限制膳食胆固醇的摄入量,而是强调通过健康饮食模式对膳食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进行控制,比如降低红肉及加工肉类的摄入来限制胆固醇的摄入。
有些消费者因顾忌鸡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认为吃了外源性的胆固醇就会诱发血脂升高,因此不敢吃鸡蛋,尤其是蛋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蛋黄富含胆固醇,但同时也含有丰富的卵磷脂,人体食用鸡蛋后其体内的卵磷脂能使胆固醇颗粒变小,并保持悬浮状态,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沉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建议“每天一个蛋、蛋黄不能丢”。因此,不必因顾忌胆固醇而不吃鸡蛋或蛋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