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生研究所
每晚22:00 给你一个成为美好的理由  ̄ω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生研究所  ·  35岁女白领禁欲生活曝光:存款800万,过不 ... ·  5 小时前  
人生研究所  ·  别再乱穿衣服了!现在流行「lulu风半拉链长 ... ·  5 小时前  
人生研究所  ·  这样回你微信的人,一定很爱你 ·  2 天前  
印象笔记  ·  谁的运不是国运呢?|一周收藏排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生研究所

35岁女白领禁欲生活曝光:存款800万,过不上理想生活

人生研究所  · 公众号  · 学习  · 2025-02-24 21:40

正文



你觉得一个人需要攒够多少钱,才能“提前退休”?



最近两年,“提前退休”的相关话题在年轻群体中蔓延开来。


豆瓣“提前退休生活”小组的成员高达23万人,小红书上的相关笔记比比皆是。


并逐渐衍生出“回三四线城市生活”、“去东南亚养老”等热门词汇,引发广泛讨论。


先攒钱,后享受,在法定退休年龄之前实现财务自由,然后去尽情度过剩余人生,这样的生活听起来确实充满了诱惑力。


不过,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攒够资金、提前退休,真的能让我们彻底告别社畜身份、和996彻底说再见吗?


答案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



提前退休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国外的「Fire运动」,全称是 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Retiring Early。

该运动的理念是逃离工作和消费主义,以极简生活,在30岁出头的年纪快速储蓄到25倍的生活费用,提前退休,再用4%的理财收益来渡过余生。

简而言之就是, 只要攒够了每年开支的25倍,靠着收入理财利息的方法,提前退休就能实现了。


小红书上随手一搜,我们可以看到,号称已经提前退休的博主数不胜数:

30岁提前退休,姐的人生已经是next level!
29岁裸辞,我存了150W提前退休啦
4个步骤,教你提前躺平退休

似乎“提前退休”这件事,只要愿意,就能做到。


只是,“提前退休”的过程,真的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轻松吗?

立志要提前退休的博主@小叶,每个月给自己设定了3千块钱的花销额度。

为了攒钱,除去房租水电、通勤饮食等基础的生活需求后,已经没有多余的钱供她休闲娱乐。

因此,@小叶 不得不拒绝了一切社交应酬,每天在上班和回家之间,过着单一乏味的两点一线生活。

执着于低价采买的她,发现自己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计算各种满减、蹲点抢购上,反而耽误了日常的工作和学习。

情绪价值锐减、浪费时间精力,提前退休的过程变得漫长又煎熬,@小叶 在坚持了一年后选择放弃:

“没必要把自己逼入极端处境,还是及时行乐吧。”


和@小叶 不同,博主@天菜帕尼尼 在31岁这年,已经攒够了一笔储蓄,正式宣布开启“提前退休”生活。

@天菜帕尼尼 的本职工作是平面设计师,辞职后,想象中的“躺平”并没有如期而至。

为了避免与社会脱节,争取获得进一步的财富积累,@天菜帕尼尼 每天靠着之前在职场上积累的客户资源接私活。

一边居家办公,另一边尝试开办咸鱼小店铺,有些时候常常忙得分身乏术。

“看到身边的人都在努力,躺平会有罪恶感。”

“努力工作就是为了不工作”这句话并没能在提前退休后实现,对@天菜帕尼尼 来说,充其量不过是换了种生活方式继续做牛马。

发现了吗?提前退休的执行难度其实远比大家想象中高的多。

它关注的不仅是财务状况,还有身体素质和心智能量,需要周密严谨的思考和对未来的预判规划。

极尽克制物欲和迫于压力的居家兼职,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提前退休。

而是一种盲目跟风后的自欺欺人。


“提前退休”意味着摆脱社会时钟,离开社会主流赛场,投入自己的生活世界。
可是,不上班,然后呢?

很多时候,提前退休考验的不仅仅是财富的有无,还有人性与欲望的沟壑。

@Vivian 在工作了15年之后,第一次开始尝试不上班的生活。

在坚持了10个月之后,她将这段日子定义为:醉生梦死。

“每天醒来就喝酒,喝完就睡觉。”

明明退休应该是人生更上一个台阶,为什么事实是更加堕落了?

更糟糕的是,随着与人交流的减少,她发现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逐渐减弱。

与社会脱节的生活节奏,也让她的判断力和行动力产生了严重偏差。

在许多夜深人静的时刻,@Vivian 时常扪心自问,提前退休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眼见体重日益增长,身体愈发憔悴,10个月后,无法接受自己颠倒生物钟的@Vivian 选择重新面试、入职,投入中关村996的工作节奏。

“既然做不到自律,那就回到一个我比较熟悉的生活状态里,用‘他律’来纠正。”

很多时候,看似自由无拘的生活,恰恰需要一颗最严谨有序的内心。

没有规划的退休,只是停留在美好想象中的黄粱一梦,极易让人生轨迹偏离正途。

2019年,积攒了800万储蓄的安娜,放弃了优渥的工薪条件,提前退休。

在她眼里,一辈子像领导那样忙于办公室政治,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辞职后的三年,安娜享受到了充分的自由。

她去泰国考瑜伽教练证书,飞到西班牙旅居,上烘培课,探望老友,在网红城市市中心闲逛。

在一个明媚的午后,安娜百无聊赖地坐在某个公园广场旁边观察鸽子,一股前所未有的空虚感包裹了她:

“如果我做什么都可以,那我到底要做什么?”

她突然意识到,内心的自洽正在被一点点消解。


2022年,安娜结束了提前退休的生活,接受了一份可以在家远程办公的工作,重回审计老本行。

“Fire生活,真的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要对自我的真实需求想的很清楚。”

在《时间贫困》一书里提到过这样一段话:

“一天中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于2小时,会焦虑紧张,幸福感下降;

2~5个小时自由支配时间最佳,超过5个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效率会降低,无所事事,幸福感反而下降。”

许多人在提前退休后才猛然惊觉,自己其实并没有过上理想中的生活。

倘若没有严苛的自律、强大的内心、稳定的内核、面对未知的勇气,自由,也许会变成另一种束缚的枷锁。


开启提前退休的初衷千篇一律,结束提前退休的原因却五花八门。

除了精神世界的匮乏,现实意外的挑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作为Fire运动的先驱者之一,46岁的Sam Dogen是一名亚裔,目前和家人定居在旧金山。


34岁那年,Sam已经拥有了250万美元的净资产,靠着股票分红和存款利息,每年能获得8万美元的收入。

Sam认为,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年的生活费不会超过5万美元,靠着被动收入就能完全覆盖,于是开启了提前退休的模式。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