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按照预定计划,写完一套书稿交给出版方,原以为很快就能出版,所以当时一直和读者朋友们保证:“年底就出、年底就出”,结果出版时间一拖再拖,遥遥无期。
因为这套书稿写的是
世界史
,现在的世界局势又太敏感,导致绝大部分出版方都不清楚红线在哪里。为了保证安全,不出,就是最优解。
2023年底,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的黄董和陆主任,他们看了一遍书稿,然后就给出两个明确答复:
“这套书稿,也只有我们,有把握方向和分寸的能力。”
经过半年的努力,我们完成了申报、审核、校对、修改、排版、印刷等一系列流程,现在终于上市了,书名定为
《大国浮沉500年:经济和地理背后的世界史》。
在此,我必须感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感谢黄董、陆主任以及为这本书付出努力的刘兵编辑等。
呐,新书就是这样的——
书里的内容,都是两年前在公号里发布的世界史相关文章,如果你不喜欢看纸质书,打开《
文章合集
》,划到《环球同此凉热》的栏目,就能看到所有文章。不收钱。
因为开始写系列文章的时候,我就是按照出版的标准来写的,每篇文章的题目和角度,我都是用心拟定的,而且写每篇文章之前,我都要查阅大量的专业著作和论文,力求做到客观公正。
细
算的话,每篇数千字的文章,都有十到三十万字的资料做支撑,“拿破仑”和“世界大战”等万字长篇,甚至是读了五六本大部头著作,才开始动笔的,这还不算参考的国内外论文。
就这样写了一年半,我写完这个
单独成篇但有内在关联
的系列,等到收笔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姿势水平也有很大的进步。
现在,这个系列集结成书了,那一年半的努力,终于可以画上圆满的句号。
如果你也喜欢纸质书,不妨点下面的链接,下单支持一本。这本书的装帧很精美,纸质很考究,内容很过硬,无论自己收藏还是送亲友,都不会落面子。
据拿到新书样书的上海某出版集团老总说:“这本书超好读,很赞”,并且推荐给集团的员工。
《大国浮沉500年:经济和地理背后的世界史》以世界大洲为标准,把所有文章分成五个部分——美洲篇、欧洲篇、亚洲篇、非洲篇、其他。
如果让我选一篇最满意的文章,自始至终都是欧洲篇里的《战争爆发以前,一切都有预兆》。
这篇文章站在“1913年”的时间点上,给世界各大国做了一个横切面,以奥匈帝国的民族问题、俄国的阶级矛盾、英国的孤立主义、德国殖民地诉求、法国的美好时代为突破口,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爆发。
记得当时有个读者留言说:
“这篇文章给我的
感
觉,就
像是我坐在壁炉
边,听一个绅士给我讲述一篇很有内涵的故事,漫不经心中透露着现实的答案,很值得我思索。
”
哈哈哈哈,这个留言让我感觉很温暖。
再说说另外几篇吧。
《国际悲歌歌一曲:
你可能没读懂的一首诗
》,把
巴黎公社、国际歌的诞生、国际歌如何传入中国并影响中国、教员指挥红军闹革命
这条草蛇灰线的脉络串联起来,并把《国际歌
》和《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结合起来,分析了教员的诗意。
我
写了那么多的教员相关
文章,这篇是目前唯一正式出版的,能做到这一步,我都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