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杂志社的官方公众号。小火慢炖暖心汤,挑三拣四好文章。来约,不让你失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永远不要吹灭别人的灯 ·  昨天  
青年文摘  ·  原来“拉鸡蛋”这活儿这么难 ·  3 天前  
李峰的投资圈  ·  一切随缘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文摘

鸡年话鸡,大“鸡”大利

青年文摘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1-28 17:58

正文

恭贺新禧,鸡年大吉


2017年是农历乙酉年,也称鸡年。鸡在民间被视为吉利的象征,深受人们喜爱。


鸡,早在几千年前,就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家鸡的国家,据考古发掘,北方地区至迟在距今六千多年前即已饲养家鸡,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早于仰韶文化)的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及河北武山磁山遗址中发现有家鸡;而南方的长江流域或更南的地区则可能是家鸡的首先驯化地。自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家鸡已是南北各地普遍饲养的主要家禽和人们膳食构成中的主要肉食品种。




鸡的家庭庞大,品种约有100多个,变种已达300多个。在鸡的家族中,有不少奇闻趣事,如法国遗传学家马丁,曾培养出一种四翼六足的超级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格兰特-西尔耐斯花了7年时间对罗德岛大红鸡用杂交和再次杂交法培育而成的白斑鸡,估计是当今世界上最重的鸡;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茨堡市比尔和鲍勃-克诺斯兄弟喂养的一只打谷场矮脚鸡,一跃飞出192米远,创造了飞得最远的鸡的世界纪录。



齐白石《鸡趣图


鸡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成语有“闻鸡起舞”“鸡飞狗跳”“杀鸡取卵”“鸡毛蒜皮”等,谚语有“放着鸡毛不知轻,顶着磨子不知重”“鸡叫有早晚,天亮一齐亮”“偷鸡不成蚀把米”,歇后语有“鸡毛搁秤盘——没有分量”“黄狼躲鸡棚——不偷也是偷”“两只鸡打架——各不相让”“半夜鸡叫——乱了时辰”。



清·郎世宁《锦春图》


鸡,也是文人墨客吟咏的题材,如李白的“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梅尧臣的“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陶渊明的“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等,堪称咏鸡诗中之玑珠,低吟高哦,妙趣横生。



明·唐寅《鸡》


在联苑中,有许多嵌有“鸡”字的趣联妙对,别有情趣。

 

清末政治家林则徐一天放学回家,路过一池塘,但见众乡人对着池塘里游来游去的鸭子,欲作对取乐。其中一人吟出上联:“母鸭无鞋空洗脚”,众乡人却对不出下联。此时,在旁的林则徐思索了一会,对道:“公鸡有髻不梳头”。众人皆啧啧称奇。



任伯年《菊花白鸡


广西桂林漓江对岸有座斗鸡山,不远处又有一个龙隐洞,有人为此撰联:“斗鸡山上山斗鸡,龙隐洞中洞隐龙。”联语组合奇巧,读来盎然成趣。某地,有一家专门经营颜料的商店,为招徕顾客,店主请人撰写了一副门联,联云:“鹅黄鸭绿鸡冠紫,鹭白鸦青鹤顶红。”联语自然贴切,生动有趣,令人驻足吟咏。



李苦禅《育鸡图


“鸡”谐音“吉”字,民间视之为吉祥。农历正月初一,有“贴画鸡于户上,悬带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的习俗,人们在门户上贴上鸡画,以示驱邪纳吉。鸡作为吉祥动物的艺术形象,常常出现于剪纸、漆画、米塑等艺术作品之中,如中国美术馆藏品“小鸡”漆画,描绘的是一窝刚孵化出来的雏鸡,毛茸茸的羽毛,因金箔贴片点缀而倍增生气,经过螺钿镶嵌的眼睛,神采奕奕,而又稚嫩可爱。云南大理火柴厂于1985年推出的24枚“鸡”火花图,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陈大羽《公鸡报春图


在民间,有一些与鸡有关的风俗民情,情趣盎然。白族有一种传统信仰,即鸡信仰,在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起房盖屋、建功立业等人生活动中,都有鸡参加,如以鸡血酒为祭,发誓许愿等。“鸡陪祭”为纳西族传统的丧葬习俗之一。女方去世以公鸡一只陪祭,男方去世以母鸡一只陪祭。



江寒汀《鸡》


最有意思的恐怕是斗鸡,即以鸡相斗的游戏。斗鸡历史悠久,《战国策-齐策一》:“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芋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斗鸡时,主人各捧一鸡相对而立,两强相见,大冠高翘,血眼暴突,犹如利剑,迫不及待振翅交锋。斗鸡开始,主人放手,斗鸡猛力扑向对手,嘴啄爪抓,顿时场上尘土生烟,羽毛散落,两只鸡相斗不休,不惜死活,场面惊心动魄。



徐悲鸿《晨鸡图


鸡在我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以鸡为原料烹制的名馔辈出,如陕西的“葫芦鸡”、贵州的“宫保鸡丁”、云南的“汽锅鸡”、湖南的“东安鸡”、上海的“三黄油鸡”、安徽的“符离集烧鸡”、辽宁的“沟帮熏鸡”、北京的“贵妃鸡”、山东的“德州扒鸡”、河南的“道口烧鸡”、江西的“流浪鸡”、福建的“鸡茸金丝笋”、江苏常熟的“黄泥煨鸡”、广东的“太爷鸡”、杭州的“叫化童鸡”等名鸡馔,风味各具,素负盛名,成为食苑中朵朵璀璨的奇葩。■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