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给大家介绍过许多著名或非著名的电影人。
但电影里另一个重要的元素——电影海报,
影单猫好像一直都没有跟大家细致地谈过。
从1895年12月28日,
法国卢米埃兄弟在《火车到站》这部短片中贡献出第一张海报开始,
电影海报已经伴随整个电影行业走过了114年的历史。
世界上第一张电影海报《火车到站》
这其中,有些电影海报其实已经脱开电影本身,
独立成为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而还有一些电影海报,影单猫只能说,他们很强悍。
这些电影海报卓尔不群,勇于挑战人类的审美;
不卑不亢,
甘于沦为大众的笑柄;
超凡脱俗,敢
于突破现有所有艺术设计流派的束缚。
在浩荡灿烂的人类艺术史上,开创出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小天地。
今天,影单猫就凭借自己过猫的阅片量,
带大家盘点五类,为人类艺术史做出了卓越贡献的电影海报流派!
四年前,《逐梦演艺圈》横空出世。
不仅创下了整个华语电影的新记录,
更带领设计界集体重回windows 98时代。
你看海报上,
蓝天白云绿草地,活力四射年轻人,还有背景那虚化的手捂耳麦略显忧郁的导演。
以及那集齐彩虹七色的片名设计。
不施粉黛,不作修饰,
却无声无息地让过客们感受到了整部电影所洋溢的那份低调而孤独的才华。
且不论内容如何,
单是这纯粹而简单的色彩运用,就足以在电影院纷繁的海报中脱颖而出。
还有海报上最下面那行“Amazing film innovation in China”
在影单猫看来,何止是电影鹅妹子嘤了中国,
那份返璞归真的设计理念,也如春风化雨般地嘤嘤了许多电影行业的设计师们!
很多人不肯理解毕导的这份良苦用心,
但直到最新的北京电影节海报也紧随毕导脚步,
影单猫终于相信,
反璞归真派的艺术理念,早已成为未来电影海报势不可挡的趋势。
团圆,一直是中国人眼里最美好的字眼。
即便到了电影里,团圆依旧是中国人难以割舍的情感。
在素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
就始终流传着这样一句经典名言:
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齐齐整整。
所以这种传统理念,也被充分运用到了电影海报的设计中。
就这样,一代代国产片的海报设计师,
秉承着凡是电影中出现过的角色,
就要一个不落地全放到海报上这样一种崇高的人文思想和设计理念,
为我们锲而不舍地奉献了一张张难以入眼的经典海报。
比如,在赵薇的这部《致青春》里你可以看到,
即便有些演员的名字,压根就没出现在海报上。
你依旧能在海报上看到他们骄傲的身影与飘逸的姿态,
倔强地压榨着海报上的每一寸空间。
作为中国电影海报最大的流派,阖家欢乐派几乎活跃在各种类型的国产片里,
除了上面提到的《致青春》,
将这一流派发挥到炉火纯青的还有大名鼎鼎的《爵迹》,《封神》等等不计其数…..
电影海报不仅仅是美的展现,
有时,它也像是导演或者整个制作团队向观众发出的一道谜题。
因为有些海报乍一看去,你完全不知道它要表达的是什么!
比如这部德国电影。
首先,海报上有两个人,两个并排躺在一起的人。
上面的女人微睁双目,看起来好像已经挂了。
但诡异的胭脂粉却掩盖不住她对人世的留恋与不舍。
再看下边那个满脸写着生无可恋的男人,
他伸出手攥紧了裹在身上的袋子。
迷茫的双瞳仿佛能看到他下面那瑟瑟发抖的身体。
所有元素都在告诉你,这是一部惊悚恐怖片!
可谁能想到,这部名叫《樱花盛开》的电影非但没有半点惊悚的元素,
还是一部煽情到能够让你掉足两公升眼泪的唯美治愈片!
真相大白后再看海报,你仿佛能听到设计师本人站在海报后面朗声说到:
来啊,你猜啊,你猜破脑袋也绝对不会知道我这片子到底是个啥!
其实,在各国的电影海报里,
影单猫还是最服那群怀揣着满腔中二的日本海报设计师们。
来,影单猫先带大家欣赏下上面这张海报。
虽然整张海报飞车金刚高达大锅乱炖的布局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但凭借自己0.3级的日语水平,
影单猫还是一下就看到了海报上那大大的“最高初体验”五个字。
可直到影单猫怀着羞涩紧张的心情点开这部影片,
才发现自己应该向岛国的设计师道歉。
影单猫的无知与浅薄,竟让自己没能发现这是《头号玩家》日版海报。
后来的影单猫跨过山河大海,也穿越人山人海,
依次领略过《金刚》,《釜山行》等日版海报,
鉴赏过诸如“世界大狂热”,“史上最顶点”等等种种夸张字眼后。
才明白,日本的海报设计师们大概都是来UC震惊部取过经的。
在这里,影单猫友情提醒日本的海报设计师们,你们这样子是真的违法广告法的!
初见《女娲日记》海报,
影单猫猜它的设计师一定是位对艺术有着自己独到见解的奇男子。
C位出道的男人面带愁容,身后的变异女子目光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