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是第75集团军某特战旅正式组建的日子。巧合的是,这一天也是该旅前身作为主攻部队,在33年前取得老山战斗胜利的纪念日。
就在这一天,历史与当下交织出一幕奇妙的场景:上午组织纪念仪式,肃穆的军乐声中,旅领导带头向陈列在旅史馆中的英模雕像献花;下午紧接着举行旅成立大会,全旅官兵向军旗致敬,迎接从步兵到特种兵的转型挑战。
旅政治工作部拿出的第一套教育计划就包括——旅史馆全天候开放,官兵系统深入地学习本单位和新融合单位的经典战史、英模事迹,把优良传统点点滴滴“读”进心里。
新单位创建之初,工作千头万绪,任务十分繁重,把继承传统摆到这么高的位置,投入这么多的精力,有没有这个必要?争议面前,旅政委王文跃的一番话让全旅官兵跳出当下思考未来:重塑,不仅需要汰旧换新,也需要继承发扬。就好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飞得更高……
组建近1个月之后,记者踏访该旅时,能够深刻感受到官兵那种生发于心的崇敬和自豪之情。
几乎每名官兵,哪怕是转隶分流刚刚融入这个新集体,说起旅队的英雄故事都能如数家珍:“我部前身是老山主攻团,在自卫还击作战中涌现出了史光柱、张大权、臧雷、王建川等一大批战斗英雄和英模人物,诞生了白刃格斗英雄连、老山英雄连等被授予荣誉称号的战斗集体……”官兵们说,不论是新兵下连,还是老兵退伍,他们都会驻足旅史馆,从集体的荣誉和英雄的光芒里汲取一份最打动人心的力量。
“这是一种神圣的仪式,更是一枚光荣的烙印。”三营第24任营长罗鹏至今犹记,4年前部队由师改旅,被誉为“军中保尔”的战斗英雄、原三营营长臧雷专程从北京赶来为官兵打气壮行。
营区的三角梅轻轻飘落,臧雷讲述的战斗故事像一记记响鼓激荡在战友们心间——一级战斗英雄、原五连副连长张大权,在战斗中3次负伤,肠子被打了出来,他把肠子塞进肚里,又接着战斗,直至壮烈牺牲;一次战斗中,作为主攻连的八连,在敌阵地前遭猛烈火力压制,一时动弹不得。营长在电台中质问八连连长:不行的话就退下来,我让七连超越你们的战斗队形,接替攻击!八连连长当即立下“军令状”:我没有钳子,就是用牙咬,也得把敌阵地这颗钉子咬下来!最终,血染的军旗在敌阵地高高扬起……
回忆着老英雄激情澎湃的话语,罗鹏说:“当年英雄们靠着血性虎气攻克了敌人的座座山头,现在我们身处改革大考,攻克的何尝不是一座座新的山头?”
群星洒落,化为星河。为了让红色血脉根植灵魂,这个旅把战斗英雄的故事汇编成册,并以战斗英雄为“参照系”,紧贴官兵岗位职责,区分领导和机关干部、基层党员干部、普通战士3个层次,从12个方面120余项具体标准入手,制定了“‘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量化评估标准”。大学生士兵熊洁在下连后的日记里写到,“浸染英雄魂,誓当新传人!”
“有天大的决心,更要有天大的本事!”八连二班长唐辉说起了一段去年参加首届“国际陆军体能与战斗技能”比武竞赛的往事。刚到集训队时,他30分钟只能完成270余个俯卧撑,其他队友却能做到800多个。“祖国给了我这个舞台,我怎么能在国际赛场上丢八连的人?!”当别人休息时,唐辉就在地上摆4张A4纸,直到汗水把纸张全部打湿才结束加练。最终,唐辉在竞赛时突破极限,半个小时内完成1600多个俯卧撑,引得国外队员一片惊叹。
特战一连上士牛家军也加入了吐露心声的队伍。入伍11年,军事素质过硬,曾20发子弹打出200环的好成绩。一段时间里,他却因资格老、荣誉多等原因变得懈怠消极。反复诵读王建川烈士的战地诗和战地日记后,他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扪心自问: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这才是“战士”的真义。王建川是个新兵,尚且有这样的觉悟,我一个老兵却“不进反退”,未免太掉价了!随后,他自我加压,主动申请担任特战训练的小教员,把一身武艺倾囊相授。
“不怕苦累甚至负伤,就怕辜负那些英雄的嘱托和期待,不能传承他们的光荣与梦想。”与八连连长兰超交谈时,他一直把手藏在身后,经战友“举报”,记者才发现他的双手关节都已经肿大,长期高强度、超负荷的训练使他的手指都已变形……
满天星河,谁能化身一颗璀璨的星?就像唐辉、牛家军、兰超一样,无数官兵把伤疤当成最美的勋章,把荣誉当作最珍贵的履历,自觉投身于这场转型升级的改革洪流中。
结束采访时,我们无意间又看到枝头烂漫的三角梅。33年前的今天,它们应该也如这般绚烂,也是这样默默注视着营区里青春正盛的战友们吧?我们由衷期待着来年更加灿烂的花季。
(张磊峰 武元晋)